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

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摘要】童话都是借助幻想,把许许多多平凡的常见的人物、事物、现象错综地编织成一幅幅不同寻常的图景,在读者面前展开一个超乎现实之上的奇妙的世界。

童话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同时也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此,在教学中引入童话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从童话的概念、小学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意义和童话教学的具体方法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方法
1.童话的概念
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2.小学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意义
2.1童话是小学生的生活需要
一个明亮的空间,还能帮助儿童把日常生活中复杂的、分辨不清的事情简单化。

可以说“童话就是儿童真实的世界”,儿童缺少童话,就是缺少真实的生活。

2.2童话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需要
也是儿童生活的良方妙药。

它能充分引导学生求真、从善、爱美,
使他们体现出最佳的人文状态。

2.3童话教学能提高小学生的能力
的语文素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3.小学教学中童话教学的具体方法
3.1描出“形”——将学生带入情境
习。

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老师可依据他们爱幻想的特点,在整体感知课文时,配上音乐、图片,描述故事内容。

运用描述的表象进行直觉的形象思维,引导儿童走进童话中的幻想世界。

例如《熊妈妈收菜》这篇课文,由于现在的小学生对蔬菜的认识不足,生活经验较少。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逛一逛菜市场,从颜色、形状、香味等方面辨认一些蔬菜。

在上课时,可要求每个学生带一种蔬菜,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一起学习、讨论怎么分辨蔬菜。

通过这样的方法,很容易将学生带入童话中的意境,更容易理解童话中的内涵。

又如《小鱼的梦》这课就可以充分创设情境。

教师和学生都带上小鱼的头饰,在教室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然后在催眠曲的音乐声中进入梦想。

在课堂中,教师可让学生想象小鱼做了甜甜的梦,它会梦见什么?每个小朋友都做过梦,在他们亲身经历的基础上,让他们参与讨论,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3.2读出“趣”——悟真情
是最适合朗读的体裁之一。

因小组读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学生在自我朗读中也会有所感悟,语感也得到培养。

3.2.1扮角色读,读中悟情
感在自己朗读中表现出来,有效地把情感融入读中。

对于童话中对话多的文体,教师要充分利用分角色读,把学生引入童话的角色中去,从语言、情感、思想的交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袋麦子》一课时,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分别读出小猪、小牛、小猴、土地公公等角色的语气。

通过这样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能帮助学生品味童话语言的情感美和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3.2.2示范朗读,以情传情
重要。

老师应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调为儿童示范读,充分展现童话的语言美和蕴含的情感,把学生吸引到童话的故事中去。

他们能从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

3.3在表演中感悟
好动、擅于模仿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
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童话的启迪作用,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犹如春风化雨般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田。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扮演小蝌蚪、鸭妈妈、小鸭子、青蛙、大鱼、大乌龟、大白鹅,让他们在表演中感悟。

其实课本中《美丽的小路》、《陶罐和铁罐》、《小熊住山洞》、《巨人的花园》、《纸船和风筝》、《小马过河》等都很适合表演。

通过表演获得的体验是他们在读书中难以体会到的,更是教师用任何生动的语言讲述都难以奏效的。

表演不但能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同时又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了生动的语言训练;而且在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中,使儿童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3.4帮助学生拿起笔写童话
、比喻、拟人等方法形象的表现内心世界,这时的学生其实就成了一个“童话作家”。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写童话,激发儿童天生的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4.1续写童话
了秋天,小松鼠没有看到一颗花生,它感到很奇怪,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教师可以抓住最后小松鼠自言自语说的这句“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展开讨论。

教师可这样启发学生“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那么小松鼠该去问谁呢?它能找到花生吗?请小朋友们帮一
帮小松鼠,好不好啊。

”通过这样的思路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把这个故事编下去。

3.4.2仿写、改写童话
故事中小鸭和小鹰妈妈对孩子说的话使孩子明白了很多事情需要
自己去做的道理。

而故事中的小鸭和小鹰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游泳和飞翔。

教师就可以激发孩子继续想象,“你能不能找一个小动物也来编一个故事,说说它自己学会了什么呢?”
3.4.3根据情景创编童话
活环境和情景相融合的产物,创作思路离不开情景的诱发。

这要求老师要把学生带入情境,发展创造性思维。

3.4.4联想创编童话
让学生联想可能发生的事情,把普通的生活现象变化为奇异的童话故事。

比如:用“钢笔、火车、货船”写一篇童话故事。

在写之前,一定要了解它们的有关常识,了解它们的特点。

再比如:“小溪、小河、大海”让学生根据词语中所产生的内在联系构思童话,拓展学生的思维。

的各种有效措施,使学生在童话的世界里、知识的海洋里留连忘返,从而调动了学生发展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想只
要我们辛勤耕耘,童话教学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