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现优秀品质的文言文小故事

体现优秀品质的文言文小故事

体现优秀品质的文言文小故事
以下是体现优秀品质的文言文小故事:
一、《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居其父杭知永州,素以图书为友,因累巨木为枕,名曰“警枕”,其莱根伟硕,名“迂叟”,视书枕根,随枕警醒。

及觉,已皓首穷经者,垂老不衰矣。

这个故事讲述了司马光为了时刻提醒自己读书学习,用一根巨木制作了一个枕头,称为“警枕”,并且将这个枕头放在自己的床头。

每当夜晚睡觉时,他就会把头枕在这个枕头上,以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勤奋的学习态度。

这个故事体现了司马光的勤奋好学和自律精神。

二、《祁黄羊举荐贤才》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何焉?”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也,何焉?”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这个故事讲述了祁黄羊两次推荐合适的人才担任合适的官职,不论是被推荐的人是否与自己有仇或与自己有关联。

祁黄羊的公正无私和为国家着想的品质得到了人们的赞扬和尊重。

这个故事展示了祁黄羊的公正无私、大公无私和有远见的优秀品质。

三、《杨震暮夜却金》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教授于州郡,学者皆称其为“关西夫子”。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这个故事讲述了杨震在夜晚收到别人送来的十斤黄金,但是他拒绝了这份礼物。

他强调了公正、廉洁的品质以及为子孙后代留下清白遗产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展示了杨震的正直不阿和廉洁自律的优秀品质。

四、《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

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
丧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遂迁居市旁,又近屠者肆,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

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处子也。

”遂迁于学宫之旁。

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

孟子见之,一一习记。

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

”遂定居焉。

这个故事讲述了孟母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断搬家的故事。

体现了孟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重视,同时也表现了孟子的好学和进取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