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任审计实施方案

离任审计实施方案

离任审计实施方案
离任审计实施方案
一、背景
离任审计是指在一定的审核时限内,对领导干部履职期间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核、审计和评估的一种机制。

离任审计对防止和惩治不合规行为、保障公共利益、促进公共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编制和实施离任审计实施方案成为了各级政府和机关单位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二、目的
本文将介绍离任审计实施方案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
1.权责一致。

通过离任审计,督促领导干部履行职责,防止出现权责不对称、领导责任难以明确的问题。

2.保障公共利益。

通过离任审计,发现和防止政府金融风险,保障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定位责任。

通过离任审计,定位领导干部的责任,推进行政体制的改革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三、实施步骤
1.离任审计前期准备:
离任审计的实施,需要准备以下工作:
(1)建立项目团队。

领导审计团队需要具备生产与运营
实际经验、财务审计、税务等相关资格或从事过相近的工作经验;建立主审负责人,确定审计工作的细分任务和审计范围,策划审计项目的时间和计划。

(2)明确审核标准。

根据政策法规、相关标准和规定,
明确审计的具体侧重点,责任、权利和绩效的契合度等方面的内容。

(3)确定审计目标。

根据审计明确的任务、范围,明确
审计目标,对审计的内容、质量、环节、时间等进行细化。

2.出具审计报告:
审核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在制定审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审计范围内的信息资料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比对、检查和验证,出具了公正、独立、全面、可信的审计报告。

(1)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范围包括审计目标及依据、审计范围、审计过程、审计结果、审计发现及风险提示等。

编制审计报告时,应当特别注重对发现问题的全面、深入和准确预测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等方面的评估。

(2)报告评审。

在对审计报告进行报告评审时,需要对
清单和审核总结进一步强化和加强校验。

(3)修订完善。

在完成报告评审和修改修正后,将最终
修订的内容进行汇总,最终审计报告为建议总结性条款等部分。

四、实施难点
1.审核范围的界定和事项的细化。

在制定审计方案时,如何把握审计范围,细化事项,是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难点。

需要充分清晰掌握范围参数,发掘和回顾实际业务环境与规矩所规定的严密性。

2.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

在审核、评估过程中,需要对所有资源、信息和资金进行资产调查,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护以避免资料泄露或是其他恶意事件的发生。

3.保密相关事宜鉴定。

涉及公共利益的机构和业务领域需要考虑一些保密相关事宜鉴定,确保离任审计的相关信息和报告不受干扰,保护机密级别的信息。

五、总结
离任审计是一种既需实操又需理论的工作,总体上需要在制定方案、执行过程、总结报告三个阶段进行一定的考虑和策划。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始终遵循理性、公正、透明、依法合规的准则。

只有这样,离任审计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推进公共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标不断接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