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诊疗常规
[诊断]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
(一)孕妇突感有液体白阴道流出,继而少量间断性排出。
腹压增加时羊水即流出。
(二)肛诊时触不到前羊膜囊,将胎先露部上推时见到流液量增多。
(三)阴道液偏碱性,pH值≥7.0。
(四)阴道液干燥片检查可见羊齿状结晶。
(五)羊膜镜检查,可以直视胎儿先露部,看不到前羊膜囊。
[治疗]
(一)胎膜早破孕妇住院待产,密切注意胎心音变化。
胎先露部未衔接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侧卧为宜,防止脐带脱垂。
如并发脐带脱垂并经回纳未能成功,而胎儿已能成活者可考虑剖宫产。
(二)若未临产,又无感染征象,胎儿已达妊娠足月,可观察12小时。
若产程仍未发动,应给抗生素预防感染;破膜24小时仍未临产,则给予引产。
(三)若胎龄未达37周,无产兆,无感染征象,应保持外阴清洁,争取适当延长孕龄。
应用子宫收缩抑制剂和胎肺成熟药物。
(四)距预产期尚远,应检查胎儿成熟度。
若未成熟且要求保胎者,应安静休息,侧卧,保持外阴清洁,给抗生素和子宫收缩抑制剂,在严密观察下继续妊娠。
孕龄小于30周者,最好经阴道分娩。
(五)若有羊膜炎,应设法及早结束分娩,不考虑胎龄。
妊娠近足月或感染明显,可考虑剖宫产。
(六)新生儿应注意呼吸变化及给子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