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4.确定各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值 5.确定设计重现期P、地面集水时间t1 6.求单位面积径流量q0 7.列表进行雨水干管的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 8.绘制雨水管道平面图及纵剖面图。
5 雨水管渠设计计算举例
定线 划分管段并编号 划分汇水面积 计算径流系数ψ=0.5 确定P=1a、t1=10min 确定起点埋深h=1.30m 确定暴雨强度公式,算q0 计算
I=0.0028 V=1.02
例2 已知:n=0.013,Q=400L/s,该管段地面坡度为i= 0.002 求:D、v、i
v=1.4 I=0.004 D=600
v=1.0 I=0.0018 D=700
例3 已知:n=0.013,Q=500L/s,上游如例2 求:本段D、v、i
5 3 2
9
10
11 12
16
17
18
19 3
1
3.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 各设计管段汇水面积的划分应结合地形坡度、汇水 面积的大小以及雨水管道布置等情况而划定。 地形较平坦时,可按就近排入附近雨水管道的原则 划分汇水面积; 地形坡度较大时,应按地面雨水径流的水流方向划 分汇水面积。 将每块面积进行编号,计算其面积的数值注明在图 中。 汇水面积除街区外,还包括街道、绿地。
V=1.0 I=0.0015 D=800
明渠和盖板渠的底宽,不宜小于0.3m。 无铺砌的明渠边坡,根据不同的地质按下表采 用;
用砖石或混凝土块铺砌的明渠可采用1:0.75—1:1 的边坡
4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水力计算
步骤: (1)管道定线:根据地形特点,布置雨水管渠,雨水 应以最短的距离尽快排入水体。 (2) 划分干管和支管的服务面积,进行编号并计算 出面积的大小。 (3) 确定干管和支管的检查井位置和编号,并计算 设计管段长度和管渠总长度。 (4) 列表计算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地面径流系 数、暴雨强度和集水面积的乘积。 (5)列表进行水力计算。 (6) 图纸绘制:根据管道定线结果绘制平面图;根 据水力计算最终结果,绘制的纵断面图。
3.合理布置雨水口,以保证路面雨水排除通畅。
4.雨水管道采用明渠或暗管应结合具体条件确定。 在城市市区或工厂内,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 较大,雨水管道一般应采用暗管。 在地形平坦地区,埋没深度或出水口深度受限制地 区,可采用盖板渠排除雨水 在城市郊区,当建筑密度较低,交通量较小的地方, 可考虑采用明渠。但明渠容易淤积,滋生蚊蝇,影 响环境卫生。 在每条雨水干管的起端,应尽可能采用道路边沟排 除路面雨水。这样通常可以减少暗
应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图或工厂的总平面图,按实 际地形划分排水流域 雨水干管基本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在排水流域地势 较低一侧 为了充分利用街道边沟的排水能力,每条干管起端 100m左右可视具体情况不设雨水暗管 雨水支管一般设在街坊较低侧的道路下
2.划分设计管段 在管道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有支管 接入处或两条以上管道交汇处以及超过一定 距离的直线管段上都应设置检查井 把两个检查井之间流量没有变化且预计管径 和坡度也没有变化的管段定为设计管段。 并从管段上游往下游按顺序进行检查井的编 号。
5.设置排洪沟排除设计地区以外的雨洪径流。
2 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
1.设计充满度 管道设计充满度按满流考虑,即h/D=1。 由于雨水较洁净,不产生有害气体,而雨后管道 自然排空,无需保持输水时段管内通风。另外, 雨水溢出地面带来的影响较污水轻,且雨水从管 道外溢地面的现象也不可避免。 明渠则应有等于或大于0.20m的超高。 街道边沟应有等于或大于0.03m的超高。
4.最小埋深与最大埋深 具体现定同污水管道。
另外: 雨水管渠通常采用管顶平接
3 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方法
常用计算方法 水力计算图p173 水力计算表p87
计算举例
例1 已知:n=0.013,Q=200L/s,该管段地面坡度为i= 0.004 求:D、v、i
I=0.0092 V=1.6 坡度太大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1 雨水管渠系统平面布置的特点
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分散出水口式雨水管布置
集中出水口式雨水管布置
2.根据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 雨水管道应平行道路布设 布置在人行道或草地带下,而不宜布置在快车道下, 以免积水时影响交通或维修管道时破坏路面 若道路宽度大于40m时,可考虑在道路两侧分别设 置雨水管道。 雨水干管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应考虑与其它地下构筑 物在相交处相互协调 雨水管道与其它各种管线(构筑物)在竖向布置上要 求的最小净距见p174
2.设计流速 雨水管渠满流时管道内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明渠 内最小设计流速为0.40m/s。 雨水管渠的最大设计流速规定为:金属管最大流速为 10m/s;非金属管最大流速为5m/s。
明渠中水流深度为0.4—1.0m时,最大设计流速。
3.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 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300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 0.003 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最小坡度为0.0l。
当管道接入明渠时,管道应设置挡土的端墙, 连接处的土明渠应加铺砌;铺砌高度不低于设 计超高,铺砌长度自管道末端算起3—10m。宜 适当跌水,当跌差0.3—2m时,需作45º斜坡, 斜坡应加铺砌。当跌差大于2m时,应按水工构 筑物设计。
明渠接入暗管时,除应采取上述措施外,尚应 设置格栅,栅条间距采用100—150mm。也宜适 当跌水.在跌水前3—5m处即需进行铺砌。
计算步骤 (1)从管道平面布置图上量得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
计算步骤 (1)从管道平面布置图上量得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 (2)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并列入水力计算表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