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模拟试题3

教育学模拟试题3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题100一、单项选择题1、在学生咨询中,______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 )A.行为契约法 B.鼓励表达法C.深入共感法 D.身体放松法2、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3、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 )。

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4、班级上课的特殊形式是( )A.单一教学 B.复式教学C.分组教学 D.复杂教学5、学生的诸因素( )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A.德、智、体、美 B.知、情、意、行C.德、才、个性 D.胸襟见地6、“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A.环境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C.二因素论 D.遗传决定论7、学校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场所及校园环境卫生等均属于学校的( )。

A.制度文化 B.组织文化C.物质文化 D.观念文化8、课的类型是由( )课的种类。

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 B.教学的任务决定的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的 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9、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是( )。

A.自我评价能力 B.自我激励能力C.自我调控能力 D.自我分析能力10、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是( )。

A.遗传 B.社会生活条件C.教育 D.社会活动1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12、目前,我国中小学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C.分组授课制 D.单元授课制13、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课外活动C.生产劳动 D.社会活动14、教育的终身化是( )的特点 ( )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C.20世纪以后的教育 D.后工业社会教育15、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填空题16、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落后状况必须从______着手。

17、我国最早的教育教学专门论著是______。

18、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难点在农村,最大的难点在我国农村的______。

19、在我国首次规定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制的学制是在______年。

20、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_____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1、______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基础,______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2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3、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影响的捷克教育家。

年轻时期他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______。

24、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和______。

25、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______、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26、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______。

27、教育对个体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______价值。

28、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_____教材和______教材。

29、品德评价是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诸因素作出事实分析和______,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为德育决策提供依据。

30、教育(狭义)三、判断题31、教育功能指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32、“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 )33、少年期,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 )34、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 )35、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36、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原理和程序语言。

( )37、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德育方法。

( )38、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 )39、学生考试作弊表明其品德存在问题。

( )40、学校课程就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

( )四、简答题41、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4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础特点。

43、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44、教师如何备好课?45、简述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五、案例分析题46、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

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

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

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

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 主要咨询方法中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鼓励表达;深入共感;身体放松);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系统脱敏法;行为契约;模仿学习);还有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关于游戏及艺术活动的运用;关于团体咨询;关于环境因素。

2、A[解析] 班级组织建构主要是为了教育,所以其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3、C[解析] 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4、B5、B[解析] 德育过程就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得到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这四者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6、D[解析] 题干过分夸大了遗传的影响,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

7、C[解析]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形部分。

校园结构和布局、场所及校园环境卫生属于学校物质文化。

8、B[解析]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9、A[解析] 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10、C[解析]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在这三大因素中,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提供的是现实基础,而教育则在人的整个身心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因此,对人身心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是教育。

11、A[解析] 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12、A[解析]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班级授课制开始在全国推行。

至今,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3、A[解析] 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情操、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所以,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4、C 15、D二、填空题16、改革教育体制 17、《学记》18、贫困地区[解析] 基础教育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最大的难点在我国农村的贫困地区。

当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基础相当薄弱,总体水平还不高。

19、1922 20、作业检查与批改 21、遗传素质社会环境 22、客观规律23、自然性24、特朗普制[解析] 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这是20世纪后半叶在美国一些学校进行试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

其基本做法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

首先是大班上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最优秀的教师任教;然后是小班讨论研究,每个小班20个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学生负责,研究和讨论大班上课的材料;最后是个别作业,其中部分作业由教师指定,部分作业由学生自选,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5、辅导26、“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解析] 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每一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

如果离开这个教育体系,他不至于被迫终身放弃利用各种教育设施的权利。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27、延时 28、感知;理解29、价值判断[解析] 品德评价是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诸因素作出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为德育决策提供依据。

30、教育:指学校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

三、判断题31、B32、A[解析] 洛克在其所著的《教育漫话》中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33、B 34、A35、A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班级形成的基础就是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和支持;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的奋斗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教师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制定适当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36、B 37、B 38、B 39、B 40、B四、简答题41、[答案要点] (1)复杂性。

教师劳动属专业性工作,从事精神财富的生产,教师劳动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是很复杂的脑力劳动。

(2)创造性。

这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教师劳动既要讲科学,又要像艺术家那样进行创造性劳动。

(3)示范性。

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4)长期性。

教师劳动的根本意义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成才,达到这一目的必然是长期的。

42、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②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③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43、(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3)形成良好班风;(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5)加强班级常规管理;(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7)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44、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