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信阳市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河南省信阳市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河南省信阳市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2/题,共8分)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七律(lù)等闲(xián) 云崖(yá)B . 迤逦(yí)铁锁(suǒ) 逶迤(yí)C . 长征(zhēng) 磅秤(bàng)磅礴(páng)D . 蒙骗(méng)岷山(mín)乌蒙(méng)2. (2分)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下划线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贝壳(ké)B . 正月(zhēng)C . 提供(gòng)D . 潮汛(xùn)()(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竹匾(biǎn)B . 祭祀(sì)C . 伶俐(lín)D . 闰土(rùn)()(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畜生(chù)B . 仿佛(fó)C . 熟练(shú)D . 一匹猹(chá)()(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刺猬(cì)B . 秕谷(bǐ)C . 五行(xíng)D . 允许(shǔn)()3. (2分)选择正确的读音,“拿”的读音是()。

A . nāB . nàC . naD . ná4. (2分)多音字组词还hái________huán________更gèng________gēng________二、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项含有错别字(2/题,共8分) (共4题;共8分)5. (2分)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巾飘带舞一碧千里顾影自怜B . 孤芳自赏宠然大物全神贯注C . 翠色欲流花色斑斓熙熙攘攘D . 千钧一发斩钉切铁一泻千里6. (2分) (2017五上·福田期末)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小心翼翼依依不舍不容争辨银光闪闪B . 星罗棋布心灵手巧受用不尽神气十足C . 不动生色大喜过望源源不断庞然大物D . 垂头丧气月光如水筋疲力尽与重不同7. (2分) (2019六上·官渡期末) 下面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A . 咆哮B . 斗蓬C . 澄碧D . 暴露无遗8.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为难萝筐恩惠偶尔寸草不生B . 铿锵杀菌收获爱慕日夜不停C . 韵味警觉茅停缠绕端端正正D . 欣赏温润治疗咂嘴连绷带跑三、哪一个词语和划线字或词语的意思最接近?(2/题,共8分) (共4题;共8分)9. (2分)为加下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落荒而逃。

()A . 下降B . 离开,逃去。

10. (2分)下列几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 名扬四海抑扬顿挫B . 胆战心惊浴血奋战C . 筋疲力尽一网打尽D . 兴高采烈振兴中华11. (2分)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A . 明显B . 表露C . 有名声D . 有权势地位(2)父亲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A . 细长而尖的毛B . 一点儿C . 毫米12. (2分)选择加横线的字的正确意思。

咬定青山不放松()A . 松树B . 松散C . 经济富裕D . 使事物松动四、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括号处最恰当?(2/题, (共3题;共6分)13. (2分)“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一句中,划线词语可以用下列哪一项替代而意思不变()。

A . 欣喜若狂B . 喜不自胜C . 喜上眉梢D . 欢天喜地14. (2分)下面划线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 . 喝水喝酒喝彩吆喝B . 更新更改五更更好C . 夹击夹板夹心夹缝D . 挨打挨骂挨饿挨近15. (2分)选择说法正确的。

()A . “风景旧曾谙”的“曾”是多音字。

B . “玩赏”和“游览”意思相近。

C . “变化多端”的“端”的词义是:项目。

D .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缩写成“我攀登过泰山,游览过香山”,这是错的。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共8分) (共2题;共8分)16. (4分)(2018·浙江模拟) 点击名著,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1)《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A . 三打白骨精B . 大闹天宫C . 大闹阎罗殿(2)《汤姆·索亚历险记》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在姨妈眼里,他是个()。

A . 顽童,调皮捣蛋B . 足智多谋的人C . 有理想有抱负的形象(3)《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_____国小说家_____,是以第_____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A . 英;笛福;一B . 美;笛福;三C . 法;笛福;一17. (4分)吴国少年借“________。

”(八字成语)的故事巧妙地劝阻吴王攻楚,从故事中我们懂得了________。

六、古诗文积累(2/题,共10分) (共5题;共10分)18. (2分)给诗句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霜叶红于二月花。

()A . 那经霜的枫叶像二月的花朵一样红。

B . 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朵还要红。

19. (2分)下列诗句中咏梅的诗句是()。

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 . ①②③⑤B . ②③④⑤C . ①③④⑤D . ①②③④20. (2分)下面诗句中与季节、现象不能对应的是()A . 草长莺飞二月天——春——东风拂面B . 接天莲叶无穷碧——夏——烈日炎炎C . 停车坐爱枫林晚——秋——落叶纷纷D . 梅子黄时日日晴——冬——银装素裹21. (2分)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只缘身在此山中()A . 因为。

B . 沿着。

C . 边。

22. (2分) (2017五下·惠州期末) 下列朗读停顿最正确的一项是()A .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 .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 .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 .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七、阅读理解(2/题,共22分) (共2题;共22分)23. (11.0分)阅读短文,回答练习。

风筝风筝,是一种玩具,也是精美的特种工艺品。

风筝,又叫纸鸢(yūn),鹞(yào)子。

是用细竹扎骨架再糊上棉纸,着色而成。

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有禽、鸟、鱼、虫,还有人物故事图形等。

最早用纸扎制风筝的是我国五代时的李邺(yè)。

他在纸鸢头部装上竹笛,风入竹哨,鸣声如筝,故名“风筝”。

最长的风筝是我国山东民间艺人杨同科制作的龙头蜈蚣,由350节“腰子”组成,全长320米;最小的风筝是我国微型风筝制作家夏振国精心扎制的长约4厘米的“纱燕”风筝,在1988年2月10日山东潍坊风筝会上,引起了中外人士的极大兴趣。

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运动项目,深受全世界风筝爱好者的欢迎。

(1)解释划线的字。

①着色而成________②形态各异________(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风筝既是一种________,也是精美的________。

②最早用纸扎制风筝的是________五代时的________,因为纸鸢头部装有竹笛,________,________,故名风筝。

③最长的风筝是________制作的________,最小的风筝是________制作的________。

(3)短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________①放风筝这项运动已深受全世界风筝爱好者的欢迎。

②风筝是一种玩具,也是精美的特种工艺品。

③风筝的来历、种类以及有关的情况。

(4)你最喜欢什么图案的风筝?在下面的方框中画一画或贴一贴。

24. (1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找春天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爸爸来到公园找春天。

找呀,找呀,找到了!春天在树上,在公园一角的几棵桃树上,长出了红色的花蕾(lěi)。

爸爸告诉我:不久,桃花要开啦!春天也在柳枝上。

我发现一排柳树上,都挂着鹅黄色的枝条,风一吹,就飘起来,像是披上了一层半透明的薄纱。

春天,还在树林中。

那冬青树暗绿色的叶子中间,长出了黄绿色的新叶。

更有趣的是,梧桐树的枝头,吐出了半透明的青里带红的芽,就跟小小的佛手一样。

我望着这春天的美景,心里想,我们的祖国就像这春天的花园。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春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望着这春天的美景,心里想,我们的祖国就像________。

(3)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A . 我和爸爸去找春天。

B . 描写春天的美景,赞美我们的祖国。

八、作文(30分) (共1题;共30分)25. (30分)习作注意要保留主要内容意思准确、完整,语句也要通顺连贯。

请仿照《景阳冈》缩写《草船借箭》。

参考答案一、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2/题,共8分) (共4题;共8分) 1-1、2-1、2-2、2-3、2-4、3-1、4-1、二、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项含有错别字(2/题,共8分) (共4题;共8分)5-1、6-1、7-1、8-1、三、哪一个词语和划线字或词语的意思最接近?(2/题,共8分) (共4题;共8分)9-1、10-1、11-1、11-2、12-1、四、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括号处最恰当?(2/题, (共3题;共6分) 13-1、14-1、15-1、五、按课文内容填空(共8分) (共2题;共8分)16-1、16-2、16-3、17-1、六、古诗文积累(2/题,共10分) (共5题;共10分)18-1、19-1、20-1、21-1、22-1、七、阅读理解(2/题,共22分) (共2题;共22分) 23-1、23-2、23-3、23-4、24-1、24-2、24-3、八、作文(30分) (共1题;共30分)2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