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特点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特点

便秘患儿的溢粪—大便失禁
2. 排便相关症状
除排便困难外,便秘患儿常见腹痛,33%的便秘
儿童存在非特异性腹痛。 因肛裂导致出血和排便疼痛。 9%~13%有便秘症状儿童存在泌尿系统症状, 如尿失禁
3、便秘对儿童的生理健康影响 便秘儿童尤其婴幼儿可伴有营养吸收障碍,
并由此可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以及
DHP注意事项 为渐进性训练,训练过程以儿童为主,依据儿 童兴趣、能力逐步训练,一般在27个月后开始 准备便器,置于易使用位置 , 便器高度应使双 膝高于臀部,双足可着地以便用力 指导小儿学会排便用力方式(Valsalva 技巧),
学会协调肛门内、外括约肌运动
DHP时间:根据胃结肠反射安排,餐后3060min进行,每次5-10min较适宜。避免排便 时久蹲。
排便习惯训练(DHP)
合理饮食 足量饮水及增加活动量
预防粪便干结除设法改善结肠传输功能外,足
量饮水亦至关重要
儿童足量饮水因年龄及体重而异 随季节、气温及运动量适度调节,需观察患儿 粪便以经常排解4、5级粪便为宜
年龄 每日所需水分 每日粪便排出水分 除饮食外需补充水分 (岁) ml/kg ml/kg ml/kg
聚乙二醇4000(福松)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氢键固
定水分子,使水分保留在结肠内,增加粪便含水
量,恢复粪便体积和重量,促进排便的完成。
不被结肠内细菌分解产气,不出现纤维素和糖类
泻剂可能导致的腹胀或胃肠胀气。
不导致水盐代谢紊乱
我科与国内7家单位进行的多中心研究结果表
明,乳果糖及聚乙二醇均对患儿排便次数和大
贫血等疾病表现
4、便秘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 便秘不仅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并对其社会心理发育造 成不良影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Melanie C.C等对51名FC患儿进行儿童生活质量 问卷调查(QOL*), 发现便秘患儿评分明显低于健 康儿童,其父母问卷得分更低。
* QOL, peadiatric Quality Of Life:包括儿童physical, emotional, social and school functioning在内的调查问卷,评分高提示好的生活质量. * Melanie CC, Chee SC, Janet WC, et al. Quality of life in children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2008(43):320 –324.
不同类别食物中DF含量:
麦麸中含量最高,粪便重量增加最多

DF含量
谷类中含DF较多者为高粱米、玉米
水果、蔬菜可使粪便量中等度增加,如 韭菜、胡萝卜、红薯、梨、香蕉等 豆类仅使粪便小量增加,含量高者为红 小豆、芸豆及黄豆

儿童DF需要量:
Williams建议美国儿童DF安全摄入量为:
* Merit MT, Nicole B, Marjolein YB,et al. Nonpharmacologic treatments for childhood constipation: systematic review. Pediatrics ,2011 ,128(4): 753 -761.
肛管直肠测压显示肛管直肠的静息压、最大收 缩压及反射检测,反映肛管直肠的控制能力, 有助于判断肛门直肠功能
婴幼儿FC需注意与婴儿排便困难、功能性粪便储
留等相鉴别 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鉴别
神经源性病变:如先天性巨结肠、神经源性发育不 良、脑脊膜膨出症以及脑瘫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继发便秘:甲状腺功能低下、 隐性糖尿病、肾小管酸中毒、高钙血症
① 教育家长相信FC可安全有效治疗,但需要时间
② 了解婴幼儿特点,避免盲目排便训练
③ 解除直肠内粪便嵌塞,每日服用非刺激性泻剂,
逐渐软化粪便直至粪块排出
④ 维持治疗的关键在于保证无痛性排便至婴幼儿感
觉排便能舒适并同意进行排便训练
排便习惯训练(DHP)
合理饮食 足量饮水及增加活动量
DHP是指人为的对儿童进行有规律的强化训练, 使其形成排便习惯,是重要的便秘基础治疗方法 婴儿期排便为反射性排便,对儿童早期进行DHP 可较快进入意识性排便,使小儿按时排便,生活 规律化,防止便秘及大便失禁
便性状有明显改善作用,福松治疗组明显优于
乳果糖。
二者均可明显改善患儿腹痛症状,福松组在缓
解便秘患儿腹痛方面优于乳果糖 。
* 王宝西,王茂贵,江米足等。福松治疗儿童便秘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7,9(5):429-432。
国外研究亦显示聚乙二醇与乳果糖比较而言, 其在排便频率,粪便的性状,腹痛缓解情况效 果更好,在治疗慢性便秘的应用中优于乳果糖 。 以聚乙二醇较于乳果糖而言,因其不被结肠细 菌发酵,故不增加气体的产生。
* Lee-Robichaud H, Thomas K, Morgan J, Nelson RL. Lactulose versus Polyethylene Glycol for Chronic Constipatio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 Jul 7;(7):CD007570. * Candy D, Belsey J.Macrogol (polyethylene glycol) laxatives in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and faecal impa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rch Dis Child. 2009 Feb;94(2):156-160.
配方奶冲调比例不合适、蛋白质含量过高
膳食总量不足 缺少膳食纤维 水分摄入不足 食物过敏
未进行系统排便习惯训练(DHP),缺乏良 好排便习惯、未掌握正确的排便方式是婴幼儿 常见的便秘原因 入园入托等环境因素改变导致的心理压力及 排便习惯的改变
肠神经系统(ENS)异常 肠道运动相关神经递质异常 Cajal间质细胞(ICC)与肠动力异常 平滑肌异常
是否发生此种情况决定于所使用的便器
婴幼儿多选择便盆,不会出现堵塞厕所场景。在
尚未普及现代化厕所的家庭目前尚难确定此项
明确是否便秘
除外有无器质性疾病所致便秘
必要时行辅助检查以了解FC分型 儿童便秘常用检查方法:结肠传输试验, 肛 门直肠测压,排粪造影
不透X线标记物法
便秘患儿口服不透X线的标记物,72小时后摄腹部
DHP过程遭遇失败,家长应理解并予心理支持。
对训练中可能出现的后退现象,如强忍粪便不解
为训练中正常现象,不代表失败,父母应接受这
一事实不必焦虑或对儿童施加压力。
排便习惯训练(DHP)
合理饮食
足量饮水及增加活动量
合理饮食是便秘患儿治疗的重要方法
在于侧重膳食纤维(DF)摄入
目前国内儿童膳食现状:粗杂粮摄入减少,特别
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由于婴幼儿难以表述 主观感觉,常表现为尖叫、哭闹、排便费力等, 较大幼儿则表现为踮起脚尖、双腿僵直、背向前 屈、双手紧紧抓住身边的家具或物品。 如有排便后伴有肛裂出血,在排除外痔后,高度 提示排便疼痛与费力。
确定此项须依赖肛指检查,但必须取得家长和患 儿的配合,强行检查有时会造成患儿心理恐惧, 遗留痛苦的回忆,或引起不良的行为反应
国外诊治情况 医院有便秘的专科门诊及教育网站 规范化的便秘诊治指南,如 NASPGHAN婴 儿 与儿童便秘诊治指南
目前依据诊断标准----美国消化疾病周罗马III标准
新生儿/幼儿 FC罗马Ⅲ诊断标准(G7)
(1)每周排便≤2次 (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
每周至少有一次失禁发作
(3)有大便潴留病史 (4)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 (5)直肠内存在大量粪块 (6)粪便最大直径曾堵塞过厕所
<1 1-4
110-155 100-150
Hale Waihona Puke 11-15.5 10-15
14 12
不同年龄婴幼儿对水分的需求
泻剂
容积性 泻剂
麦麸
PEG4000
渗透性 泻剂
山梨醇 乳果糖
软化剂 /润滑剂 开塞露 石蜡油
促动力剂
微生态 制剂
西沙比利 红霉素 布拉氏 酵母菌
泻剂
分为渗透性泻剂、容积性泻剂、刺激性泻剂等
慢性便秘首选容积性泻剂(膨松剂)和渗透性泻
剂,仅在必要时使用刺激性泻剂 使用泻剂后症状有改善者应维持最小剂量或逐渐 减量,而不能突然停止 如超过1周仍不能纠正便秘,应仔细寻找病因
渗透性泻剂
如山梨醇、乳果糖以及聚乙二醇4000(福松)。
在肠道不被吸收,并具有高渗透性,增加肠腔内
水分,刺激肠蠕动。
系结肠内容物不自主排出,可发生于直肠有粪块 潴留的婴幼儿,常被误认为是腹泻 也可出现于睡眠时、疲劳或肛门排气时,多反映 盆底肌肉或肛门括约肌松弛 在询问病史应注意区分鉴别,接诊医师对患儿 “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发作”应予足够重视
该症状经常在询问病史时被忽略,实际情况为与 大便次数减少相伴而行,在大便超过/1次3 d的 病例中,大多数患儿的大便量颇多 因此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粪便量的情况
0~3个月
母乳喂养
配方奶
5~40
5~28 5~28 4~21 3~14
2.9
2.0 1.8 1.4 1.0
6~12个月 1~3岁 >3岁
排便次数减少、 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 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疼痛等)、粪便 嵌顿时溢粪或大便失禁 除外肠道或全身器质性疾病以及药物性
因素引起的便秘,约占儿童便秘90-9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