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实验室检测
培养 24 小时后检查平皿,此时没有菌生长的 平皿应继续培养至 48 小时,仍无菌生长才可 丢弃,作出淋球菌培养阴性的报告。
对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的直径在0.5~1mm,
无色、灰白色的半透明菌落应作进一步鉴定。
淋球菌培养-观察结果
淋球菌培养-淋球菌的初步鉴定
初步鉴定淋球菌的主要依据
菌落特征 氧化酶试验 革兰染色
梅毒患者经过抗梅治疗后,TPPA试验仍可阳性,故 TPPA试验阳性不能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
TPPA阳性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应结合非梅毒 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结果进行诊断。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结果解释示意图
治疗前
一期 二期 早期潜伏
治疗后
早 期
晚 晚期潜伏 期 三期
阳性
阴性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结果解释示意图
淋球菌培养
培养条件 : 35 ℃ ~ 36℃,含 5% ~ 10% CO2,湿润(70%湿度)的环境。
CO2环境可由CO2培养箱、CO2产气袋及烛缸提供。 使用烛缸时,应使用白色、无芳香味的无毒性蜡烛。 在烛缸底部放些浸水棉球以保持一定的湿度。
培养时间:24~48小时
淋球菌培养-培养条件
淋球菌培养-观察结果
检测方法-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TPPA
TPPA试验原理与TPHA试验基本相同。TPPA试验用 梅毒螺旋体致敏明胶颗粒替代TPHA试验中致敏羊红细胞, 此致敏颗粒与人血清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 可见的凝集反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明胶粒子为洋红
色,在操作部步上也较为方便,出结果较快。
TPPA/TPHA
实验室诊断的必要性
HSV实验室诊断的必要性
生殖器疱疹感染的临床表现变化多样,临床诊断的准 确性不足50%~70%,常常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手段来 证实 亚临床感染: 孕妇、性伴的检测等
进行HSV分型的必要性
HSV-2是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但近年来HSV-1所致生殖 器感染正在增多,约占该病的10%~40% 两型HSV感染的预后(复发性与复发频率)不同
+
+
+ --
-+
二、淋
病
概况-病原学
淋病是指由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简称淋球菌)引起的各种 化脓性感染,是一种经典的常见的性传 播疾病. 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大小约 0.6~0.8µm。通常成对生长,两菌接 触面平坦。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直接显微镜检查;
革兰染色:多形核白细胞增多
美兰染色
直接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男性淋菌性尿道炎的尿道标本 敏感性及特异性可高达95%~99%,具诊断价值。 宫颈标本、无症状男性尿拭子及取自直肠的涂片时 敏感性仅40~70%。
不推荐直接显微镜检查诊断直肠和咽部淋球菌感染。 亦不能用于疗后判愈。如果在多形核细胞外见到形态 典型的革兰阴性双球菌,需做培养进行确证。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原理示意图
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 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RPR试验特点: 在USR试剂成分的基础上 加入黑色碳颗粒 作为沉 淀的指示物 用白色的硬纸片替代玻片 血清不需要灭活 不需要显微镜观测结果 可作定量试验 有现成的试剂盒 携带方便 操作简单 价格便宜 试验的结果可长期保存
核酸扩增检测
核算扩增检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世界卫生组织 已推荐为扩大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的“金 标准”。
核算扩增检测不仅可用于宫颈、尿道标本中沙眼衣原体的
检测,也可用于男女性尿液标本的检测。 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有关部门考核取得开展临床
核酸检测技术资格证。
生殖器疱疹
+
Sheep red cell T.pallid um Sensitise d cell
+
Sensitise d cell Specific Antibody
Hemaggluti nation
检测方法-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FTA-ABS
剂(用Reiter螺旋体制备而成)吸收过的梅毒患者血清形
其原理是将有完整形态的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加上经吸收
行动缓慢而有规律 - 围绕其长轴旋转中前后移动 - 伸缩其圈间之距离而移动 - 全身弯曲如蛇行
检测方法-病原体检查
梅毒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梅毒的最佳方法。
诊断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时,可取患者的渗 出液或淋巴结穿刺术得到的组织液,在暗视 野显微镜下观察螺旋体的特征性形态和运动 方式. 病原学检查的主要方法有暗视显微镜检查、 镀银染色法和直接荧光法
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加入荧光素(FTIC)标记的抗人
免疫球蛋白,与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形成荧光的抗原 抗体复合物。在荧光显微镜下,螺旋体显出苹果绿色的荧 光,即为阳性反应。 FTA-ABS试验是检测梅毒的“金标准”试验。
检测方法-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的临床意义
作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RPR等)初筛阳性标本 的确证试验。
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甲苯胺红试验(TRUST)特点: 其原理和成分与RPR试验相同 用红色的甲苯胺红替代了碳颗粒 其余的特点均与RPR相同
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临床意义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方法简单、快速、敏
感性和特异性较好。适用于大量人群的筛查。 早期梅毒硬下疳出现1周-2周后,血清可呈阳性。 经治疗后血清滴度可下降并阴性,故可作为疗效 观察、判愈、复发或再感染的指征。
治疗前
一期
治疗后
早 期
二期
早期潜伏
晚 晚期潜伏 期 三期 阳性 阴性
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总汇
USR RPR VDRL _ TPHA TPPA FTA-ABS _
意义
排除梅毒 一期梅毒的早期 艾滋病患者合并梅毒 现症梅毒(梅毒孕妇所生 的婴儿除外) 生物学假阳性 早期梅毒经治疗后 前带现象
淋球菌的鉴定特征
菌落形态
革兰染色
淋球菌样
革兰阴性双球菌
氧化酶试验
过氧化物酶试验
阳性
阳性
快速糖发酵试验
G+ L-
M- S-
淋球菌氧化酶阳性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的微生物
衣原体有特殊的发育周期,可见2种不同的结 构 -原体:感染型,较小,呈球形 -始体:增殖型,大,呈圆形或卵圆形
分离培养淋球菌;
非培养技术检测淋球菌细胞成份如抗原 或DNA(EIA, PCR/LCR)
直接显微镜检查
染色方法: 革兰染液 美兰染液
姬姆萨染液
荧光抗体
革兰染色为一传统方法,因简便、快捷及价廉、仍然 为最广泛采用的方法。革兰染色将菌分为二大类,即染成 紫色的革兰阳性菌及染成红色的革兰阴性菌。
革兰染色: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
2.
3.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检测方法-血清学检测
根据检测所用抗原不同,临床血 清试验分为两大类:
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所有的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的抗原基本 成分都一样,其基本成分是心磷脂 、卵磷脂 和胆固醇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 凝集成网状沉淀 颗粒 被肉眼所见 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基本相似
沙眼衣原体感染-实验室检测
细胞培养
抗原检测试验
快速抗原试验
核酸扩增检测(NAAT)法
细胞培养
1.
2.
原理: 沙眼衣原体专性细胞内寄生,将其接种 于易于其感染的敏感细胞,在适宜培养条件 下,可在细胞中形成胞浆内包涵体,染色后 镜检可见。 方法: McCoy细胞或Hela229细胞单层包被96孔 微量板中小圆盖玻片;标本接种;培养。
检测方法-病原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1.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镀银染色和荧光抗梅毒螺旋体单克 隆抗体等检查方法,直接镜检到梅毒螺旋体,在临床可 确诊梅毒,且具有快速、方便、易操作的特点。暗视野 显微镜检查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性病实验室必备项 目之一。 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现症梅毒的最佳方法,对于患者 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和尽早切断传染源都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如未见到梅毒螺旋体,并不能排除患梅毒的可能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评 价
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直接免疫荧光法相似
敏感性:79-97% 高 特异性: 97-99% 高
试验结果阴性时,不能完全排除沙眼衣原体感
染,有可能是沙眼衣原体数量不足或标本采集
不当的缘故
抗原快速检测
试剂盒如Clearview Chlamydia(C-C),即立明 试验,为乳胶免疫扩散法。
淋球菌培养
培养法为诊断淋病的金标准. 对女性淋病的确诊应做淋球菌培养 从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出淋球菌即可诊断淋病。 培养的敏感性81~100%。 培养的优点有: — 特异性极高(100%); — 可发现无症状淋球菌感染患者; — 可确诊儿童性虐待; — 可用于进一步作药敏试验; — 可用于治疗后的判愈试验。
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特点
前带现象
指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中,有时血清中 存在高浓度的抗体时出现的弱阳性、不典型或阴 性反应的结果,而临床上又象二期梅毒,此时将 血清稀释后再进行试验,出现了阳性的结果,该 现象称为前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