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与政治

第九章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与政治

第九章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与政治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分析说明发展中国家 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政治制度的选择;影响发展 中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若干社会思潮;分析 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在全球 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改 革。同时,分析说明不结盟运动及其影响和发 展中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从整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 展呈现不平衡的态势,逐渐拉开了差距, 出现了经济水平各不相同的几个发展层 次。世界银行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 不同,将发展中国家分为石油出口国、 新兴工业国、低收入国家、最不发达国 家等四种不同的类型。
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类型
其一,石油生产和出口国富裕但 未能全面发展(又称高收入国家)。现 代工业的发展对石油资源有着持续性的 需求,由此也造就了中东重要的战略地 位。如沙特阿拉伯、伊朗、阿曼、卡塔 尔等波斯湾周围国家,由于地质条件的 特点,其国土内部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 源。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战略的调 整与经济改革
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 方面已取得很大成绩,但仍然处于发 展的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 80年代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促使这些国家从80年代中期开始,特 别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纷纷进行经 济战略的调整及经济改革。
第一,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与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普遍地以出 口导向和进口替代相结合的发展 战略来代替过去的以进口替代为 主的发展战略,并探索经济社会 综合发展战略和实行可持续发展 战略,以取得更好的发展效果。
4、政教合一制 5、党政合一制 • 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 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思潮
1、民族主义思潮 2、社会主义思潮 3、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潮
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 成就与问题
1、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 的成就
战后50多年,发展中国家的政 治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民主化取 得明显的成就,极权体制逐步向民 主体制发展,大多数国家实行了有 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等。
后,但已有初步的发展。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最重要的经济任务是从原殖民统治者那里收回 国家的经济主权,把国民经济命脉牢牢掌控在 自己的手中。同时进行必要的改革和经济发展 战略的制定,为全面开展经济建设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 末的高速增长阶段 。这一阶段的发展 中国家普遍实行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 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利的国 际形势和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努国家泛指那些在历史上是殖 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后经济落后,在国 际经济政治中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不 平等地位,在地域上大多数位于南半球 的亚非拉国家。 目前,世界上这类国家和地区有 150多个,人口占世界人口的近60%。发 展中国家和地区资源十分丰富,在世界 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大 多数国家在独立后经济命脉依然受到外 国资本的控制,不能充分发挥其在世界 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原先是工业基础 薄弱的农业国,经济结构单一,生产力水 平低,人民生活贫困。经过半个世纪的发 展,多数国家面貌有较大变化。当然,由 于原来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内政局 稳定程度的不同,发展战略和改革调整水 平的不同,科技、教育、文化重视程度的 不同,以及其他地理条件、人口状况等因 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教材关于第三世界崛起的内容因为我 们前面已经讲授,在这里不再重复) 在国际关系领域,发展中国家也被称 为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或南方国家。 这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类型国家的称呼。 “发展中国家”这一概念是在1964年召 开的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的《77个发展中 国家联合宣言》中首次提出的。
经过数十年的长期艰苦努力,发展中国家 在经济建设上取得很大成就,其工业化的 程度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畸形的经济结 构也有所改变,民族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经济自主性和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人民的 生活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一,畸形经济结构有所改变。特别是一 些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 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已初步建 立起可与发达国家相媲美的强大工业体系。 其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甚至创造了比 发达国家更高的经济发展速度。 其三,民族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如中国 在航天技术、超导研究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 前列,其他如印度、巴西等国的微电子技术、 辅助航天技术等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调整经济结构。许 多发展中国家极力克服过去单一 经济的缺陷,努力实现各部门的 均衡发展,争取建立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发展适合本地区资源 条件的工业部门,发展农业生产 等。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
一、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
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以后,选择 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除少数国家走上 社会主义道路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原因,选择了资本 主义发展道路,但它与西方原生的资 本主义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
其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 迅速但对外依赖严重(又称中等收入国 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 国家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和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抓住历史 机遇、适时发展,形成了一批以“亚洲 四小龙”,即 新加坡、韩国以及中国 的香港和台湾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和地区。
其三,中下等收入国家和地区还不 富裕。这类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 工业化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有 的还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其四,最不发达国家仍很贫穷。这 类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 人口增长很快,债务负担沉重。再加上 有些国家经常处于动荡不安的战乱和灾 荒中,因此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半停滞 状态。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前资本主义的 生产关系混杂、国家垄断与官僚性交织、 依附性与民族性共存。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选择自己的发展道 路上,经历过曲折过程。独立之初,受社 会主义力量的影响,它们选择了具有某些 社会主义色彩的道路,表达这些国家对社 会主义的向往。 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国际力量对比 向西方倾斜。这些发展中国家重又走上资 本主义发展道路,这是国际国内众多因素 作用的结果。
第三阶段: 80年代发展的低谷 阶段。 20世纪80年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
停滞不前,徘徊于低谷的十年。虽然一 些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拉 美国家等发展比较迅速,但从总体上看, 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大为下 降,经济上困难重重,粮食、债务等问 题都成了挥之不去的困扰,难以解决。 经济的低迷和危机迫使这些发展中国家 不得不走上调整和改革的道路。
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比较 复杂,正处于不断变动中,大体有 以下类型:议会共和制;总统制, 君主制(又分议会君主制、绝对君 主制和二元君主制)军人政权,即 军人掌权的军事专制统治;政教合 一制和党政合一制。
1、西方式共和制政体 • 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 2、君主政体 二元君主制、议会君主制 、专制君主 制 3、军人政权 : • 国家权力控制在军人领袖手里。其 建立的过程大多是军队领袖通过发动政变, 推翻文官政府,建立军人执政委员会或最 高军事委员会之类的机构,作为国家最高 权力机构,并依靠军事力量维持专制制度。
2、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仍然 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 如果说20世纪60、70年代是发展中 国家经济起步和高歌猛进的时代的话, 80年代却被许多学者称之为“失去的十 年”。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原有的 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开始显现和爆发, 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其影响一直波 及到今天。
其一,发展资金短缺。 其二,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深 重。 其三,贸易条件恶化。 其四,粮食匮乏,人口负担严 重。 其五,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和 社会矛盾突出 。 其六,地区冲突、局部战争等。
第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独 立后,多数发展中国家强调国家对 经济生活的于预,大力发展国有企 业,但效率不高,发展较慢。许多 国家开始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包括减少国家对经济的过分干预, 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国有企业 实行转轨,鼓励发展私营企业等。
第三,实行开放政策。许多 国家改变过去团关自守的状况,在 维持国家独立的前提下,对外实行 开放,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和先进技 术,同各类国家开展经贸往来。不 同程度地参与国际经济大潮,争取 有利机会发展自己。
其三,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过去那 种只能单纯依靠农产品或初级品生产来 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转而技术含量 高的工业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跟上 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潮流。 其四,实行对外开放政策。80年代 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执行对外开 放的政策,利用外国雄厚的资金和先进 的科学技术发展自己。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 类型与面临的问题
2、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 的问题
政局不稳 局部战争频繁 民族问题严重 宗教冲突 恐怖活动有所增加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艰难曲折的原因
外部原因: 一是许多国家独立后所采取的国体和政体 深受原殖民国家的影响,未必适合本国国情; 二是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对第三世 界的争夺制约着第三世界政治的发展; 三是冷战后苏东剧变对发展中国家特别 是对非洲国家原有体制的严重冲击,再加上西 方国家竭力兜售自己的民主价值观,鼓吹多党 民主,这些都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影 响。
其一,根据本国国情调整经济发展 战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 有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其二,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发 展中国家在内外压力的作用下,开始调 整经济政策,推行私有化,通过税收, 贷款等一系列措施,扶植中小企业的发 展。同时也开始注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作用,建立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自由流通的体制。
内部原因
一是发展中国家独立后选择了资本主义发 展道路,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这与原传统 势力存在尖锐的矛盾; 二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多民族、多宗 教国家,由于殖民主义者埋下的祸根,加上有 些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失误,使民族冲突与宗 教冲突交织在一起,使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更加 复杂而难以解决。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