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则和结构形式,是结合语音文字系统和语义系统的枢纽。
它是社会实际语言现象的科学概括。
本专业的语法课程要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实用英语的语法规则和结构形式,以便能准确掌握英语语言,并用以指导英语语言实践,提高对语言的分析理解能力,有效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语法课程要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服务于培养语言素质和应用能力这个总目标。
学习研究语法要着眼语言的社会实践运用,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当前语法也要适当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精讲配合多练,从而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提高语言素质。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它是基础阅读课(精读、泛读)的基础,使学生通过大量的联系掌握语法基础,为听说读写提供基本的保障。
该课程可使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一、二年级精读、泛读课中所学过的语言材料。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本课程计划学时数为32学时,以赵萍主编的《新编高职高专英语语法教程》为教材。
在语法内容结构上,循序渐进,从词素到单词,从单词到句子,从句子到语篇再到语段,环环相扣,从而使学生能够一面把握细节,一面掌握整个的英语语法体系。
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
授课次序授课内容学时数1导论、各个词类(名词、冠词、代词、数词、 8
动词、助动词、动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
及其介词)
2 动词时态 2
3 被动语态 2
4 虚拟语气 2
5 非限定动词(不定式、-ING分词、-ED分词) 2
6 句子类型和直接、间接引语 2
7 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 4
8 状语从句和it的用法 2
9 主谓一致 2
10 替代、省略、前置与倒装 2
11 复习及练习 4
教学要求:
第一讲导论、各个词类
1.教学目标:导论:让学生了解语法课程的性质、作用和学习方法
掌握名词、限定词、代词、助动词的定义及它们在句子中的功能和用法。
形
容词的分类及用法、副词的分类及用法、介词的分类及用法
2.教学内容:导论:语法课程的性质、作用和学习方法
名词的类别、限定词的搭配、代词与其先行项的一致、情态助动词的意义。
形容词、副词、介词的类型,形容词作修饰语和补语,副词做修饰语和状语,
介词与其他词类的搭配
第二讲动词时态
1.教学目标:掌握英语中各个时态的用法和部分时态的异同
2.教学内容:动词的分类、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体、完成体、完成进行体
和将来时间表示法
第三讲被动语态
1.教学目标:掌握被动态的结构模式、被动态的英汉互译及其使用场合
2.教学内容:几种不同类型动词的被动模式,英汉被动意义表示法和使用被动态的制约因
素
第四讲虚拟语气
1.教学目标:掌握虚拟语气的用法
2.教学内容:虚拟语气的结构模式和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
第五讲非限定动词(不定式、-ING分词、-ED分词)
1.教学目标:掌握不定式、-ING分词、-ED分词的用法
2.教学内容:不定式的结构形式、不定式搭配和ING分词的搭配、ED分词作修饰语
第六讲句子类型和直接、间接引语
1.教学目标:掌握句子的类型,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互换
2.教学内容:句子的的基本形式及其变体,各类句子的间接引语
第七讲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
1.教学目标:掌握名词性从句的类型和使用,定语从句的用法
2.教学内容: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区别,关系词的选择,名词性从句的使用
第八讲状语从句和it的用法
1.教学目标:掌握状语从句的使用,关于it的多种用法
2.教学内容:状语从句的各种类型以及关联词的选择。
it的各种结构的意义和用法
第九讲主谓一致
1.教学目标:掌握主谓一致的主要指导原则以及一些特例
2.教学内容:分别为名词做主语、并列结构做主语、分句做主语等情况下的主谓一致问题第十讲替代、省略、前置与倒装
1.教学目标:了解句子中的替代和省略现象,掌握前置与倒装的使用
2.教学内容:动词、名词、分句的替代,并列及主从结构的省略现象,部分倒装、全部倒装和前置
第十一讲复习及练习
1. 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语法学习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练习熟悉各种语法结构
2. 教学内容:对于重点难点语法进行系统的串讲和复习,并配以大量的练习以巩固和提高。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课程要求学生围绕每个语法重点、通过阅读资料,自己找出规律,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课堂针对性的答疑解惑,有重点的讲解语法难点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法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启发式、提问式方法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协作式与学生自/互评等方法安排实践性教学活动和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和功能上不足,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增加学生讨论交流时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目的: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学生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对基础语言点进行检测。
是
否达到本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考核的指导思想是检查老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2、考核形式:本课程的考核由平时考查和学期考试两部分组成。
平时考查就所学内容进行作业检查、课堂提问、随堂测试(是否积极发言、Presentation等)、出勤率等;学期末的考试,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
3、考核题型:
1) 选择
2) 填空
3) 句型转换
4) 改错
5)翻译
4、成绩评定: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进行考试,实行教考分离。
学期学业成绩由平时考查成绩(占60%)和期末成绩(占40%)两部分综合组成。
主要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尤其是综合应用语法的能力。
八、教材与参考书:
1.《新编高职高专英语语法教程》,赵萍,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社。
2.实用大学英语语法,袁懋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薄冰点通大学英语语法,薄冰,世界知识出版社。
4.英语教学语法,玛丽安娜,北京大学出版社
执笔人:童晓岚
2011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