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学生社团(校本课程)李霁

2012学生社团(校本课程)李霁

2.成语故事《打草惊蛇》;
5.7
1.成语故事《对牛弹琴》;
2.成语故事《对症下药》;
5.14
1.成语故事《感恩图报》;
2.成语故事《后来居上》;
5.21
1.成语故事《画饼充饥》;
2.成语故事《挥汗如雨》;
5.28
1.成语故事《箭在弦上》;
2.成语故事《骄兵必败》;
6.4
1.成语故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二、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成语故事;
三、回答问题:
1.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近的成语?
教学
反馈
同学们对生动的动画片很有兴趣,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成语故事,大多同学能够很快领悟成语故事的涵义。
社团活动教案
课题
成语故事
教学时间
3.19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成语故事视频的观看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
从公元前276年开始,魏国连续三年都遭到了秦国的攻打,不但损兵折将,而且丢失了很多城池。三年之后,秦军终于打败了魏、赵、韩三国的联军,杀了十五万人,并且俘虏了魏国大将芒卵。这时,魏国的另一名大将段干子向魏王出主意,建议把魏国的南阳城割让给秦国以换取暂时的和平。谋臣苏代对魏王说:“想要得到大将印玺(xǐ)的人是段干子,想要得到魏国土地的是秦国。现在,大王却让想得到土地的人掌管印玺,让想得到印玺的人管理土地。我看,在魏国的土地没有割让完之前,他们是不会罢休的。此外,用割地的办法去讨好秦国,就好像是抱着柴草去救火一样,柴草没有燃烧完之前,火是不会熄灭的。”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概括成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来比喻在某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本领去完成共同的任务。
《班门弄斧》: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鲁班,据说姓公输,名般,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也称鲁般。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鲁班奉为木匠的始祖,因此自然没人敢在鲁班面前卖弄自己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要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被称为“鲁班门前弄大斧”,简作“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余佳妮
19
杨曼琦
20
王清禾
21
韩善宇
22
操珍珍
23
嵇秋燕
一(3)
24
郑浩天
25
孙启航
26
罗福林
二(1)
27
陈元书
28
陈继航
二(3)
29
任欣
30
张慧文
31
黄建航
共计:31人
社团活动教案
课题
成语故事社团介绍
教学时间
3.5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成语故事视频的观看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
2、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更深刻的体会其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成语故事。




一、社团成员确定,成员自我介绍;
二、以各班为小组,选举小组长;
三、各小组推选代表讲故事或者笑话
教学
反馈
初步对成语社团的活动有所了解,成员之间也更加熟悉。
社团活动教案
课题
成语故事
教学时间
3.11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成语故事视频的观看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
2、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更深刻的体会其寓意。
2.成语故事《井底之蛙》;
6.9
1.成语故事《九牛一毛》;
2.成语故事《空中楼阁》;
3.总结评选优秀学员;
成语故事社团名单
学号
姓名
一(1)
1
余振浩
2
范轩宇
3
洪为
4
王梓航
5
王博荣
6
肖奕泽
7
张陈乐
8
郑博厚
9
徐新越
10
周宴妮
一(2)
11
蔡子俊
12
蒋雨乐
13
姜瑞鑫
14
梁希
15
张航恺
16
沈泽航宇
17
沈婉秋
18
2012学生社团(校本课程)李霁
杭州市秋涛路小学社团




社团名称成语故事社团
教师姓名李霁
2012学年第 2 学期
社团活动计划
时间
活动计划3ຫໍສະໝຸດ 51.介绍本社团的大致内容和课堂规矩;
2.以班级为单位,选出小组长;
3.12
1.成语故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成语故事《班门弄斧》;
3.19
1.成语故事《半途而废》;
2.成语故事《抱薪救火》;
3.26
1.成语故事《闭门思过》;
2.成语故事《鞭长莫及》;
4.2
1.成语故事《不耻下问》;
2.成语故事《不寒而栗》;
4.9
1.成语故事《不可救药》;
2.成语故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16
1.成语故事《车水马龙》;
2.成语故事《出尔反尔》;
4.23
1.成语故事《唇亡齿寒》;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这番话,非常感动,随即又外出继续求学。七年之后乐羊子学成归来,得到了魏国国君的重用,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后来人们就用“半途而废”来比喻某些人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
《抱薪救火》:战国时期,许多小国都先后被大国吞并了,最后只剩下秦、楚、齐、赵、韩、魏、燕七个国家。七国之中,秦国的实力最强,它不断地派兵向邻国进攻,实行蚕食政策,扩大自己的疆土。
然而过了一年,乐羊子便回到了家中。妻子问:“你怎么刚刚学了一年就回来了呢?”乐羊子说:“我在外面待时间长了,非常想念你,于是就赶回来看望一下。”妻子听后,就拿起一把剪刀走到了织布机旁,说:“这些丝绸,是把蚕茧抽成丝,再通过织布机织成,是一根丝一根丝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而成寸、成尺、成匹的。现在如果把这匹丝绸剪断,以前的劳动就会白费。你在外求学也要日积月累,要通过不断钻研才能提高自己的学问和修养。如果学了一半就回来,这不是与剪断织布机上的丝线一样会前功尽弃吗?”
2、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更深刻的体会其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成语故事。




一、观看成语故事视频《半途而废》,《抱薪救火》;
《半途而废》:战国时期,黄河岸边有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个十分贤惠懂事理的妇女。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拿回家交给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劝告他说:“我听说有道德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带有污辱性的施舍,更何况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使自己得利而玷污自己的名声呢?”乐羊子听了,惭愧万分,便把捡到的金子放回了原处,并且外出求学访师,以求能在学问上有所进步。
3、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成语故事。




一、观看成语故事视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班门弄斧》;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传说古时候有八个神仙,他们分别是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吕洞宾、何仙姑与韩湘子。这八个神仙外貌和脾气都各有特色,经常在一起聚会论道,展示自己的独门法术。
有一天,他们一同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pán)桃大会,途中需要渡过东海。茫茫东海,浩瀚无边,天下的凡人和船只根本就没有办法穿越它。于是吕洞宾就提议:“不如我们八个人每人都将自己随身所带的一件宝物投进大海,让这些宝物载我们过海。”大家一致同意吕洞宾的意见。铁拐李首先把拐杖投进水里,自己稳稳地站在上面,屹立在浪花之上。接下来,韩湘子投下花篮,吕洞宾投下箫,蓝采和投下大拍板,汉钟离投下鼓,张果老投下一个纸驴,曹国舅投下玉笏(hù),何仙姑投下竹罩。他们各自站在自己投放的东西上面,依靠自己的神力,乘风破浪,终于顺利地到达了东海对岸,如期参加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