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
• 【例题· 多选题】下列属于流转税类的有 ( )。 • A.营业税 • B.增值税 • C.消费税 • D.资源税 • 答案:
• 【例题· 多选题】下列税种中,属于中 央地方共享税的有( )。 • A.消费税 B.关税 • C.增值税 D.资源税 • 答案: • 【例题· 多选题】税收按征税对象分类, 可分为( )。 • A.流转税类 B.所得税类 • C.财产税类 D.复合税类 • 答案:
• 【例题· 单选题】下列税种中,采用从 量税的是( )。 A.营业税 B.车船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 答案: • 【例题· 多选题】目前我国采取复合计 税方法的有( ) • A.卷烟 B.黄酒 C.白酒 D.茶叶 • 答案:
•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 (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1.税法的概念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 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与纳 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的法律规范总称。 2.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1)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 税收则是税法的主体内容; (2)税收反映经济利益关系,税法 则反映权利与义务关系; (3)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 ★3.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划分——税收法律、 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规章和税收规范 性文件。 • (1)税收法律(狭义的税法)——由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如 《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 等。 • (2)税收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的税 收法律规范的总称。 • 如《营业税暂行条例》、《个人所得税 法实施条例》等。
2008年中央财政收入结构
• (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 • 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改 变。
• ★1.按征税对象分类, • 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 税类、行为税类和资源税类五种 类型。 • 1)流转税类——以流转额为 课税对象(增值税、消费税、营 业税和关税等)。 • 2)所得税类(收益税)— —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企 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 累进税率按结构不同,又可分为: 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 税率”的对称,全部课税对象数 额都按其与之适应的最高一级征 税比例计税的一种累进税率) • 超额累进税率(工资、薪金所得 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超率累进 税率(原理基本同超额累进税率, 只是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 分级次)。
• • •
• (2)起征点,是指计税依据达到国家规 定的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计税依据的 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 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而不 是仅就超过部分征税。 • (3)免征额,是指在计税依据总额 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 从计税依据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 征额部分不纳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 分征税
•
•
6.计税依据(课税依据、课税基数)—— 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 除了一些特殊性质的税种外,绝大多数的税 种都采取从价计征。 (1)从价计征。如企业所得税是以应纳 税所得额的多少作为计税依据,消费税中的 大部分应税消费品以销售额作为计税依 (2)从量计征。如屠宰税以屠宰应税牲畜 的头数为计税依据;消费税中的黄酒、啤酒 以吨数为计税依据;汽油、柴油以升数为计 税依据。 (3)复合计征。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
• 【例题· 判断题】税收实体法是税 法的核心部分,没有税收实体法, 税法体系就不能成立。() • 答案: • 【例题· 判断题】税收行政法规是 由国务院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 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和 税收法律。 • 答案:
•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10项) • a:征税人、b:纳税义务人、c:征 税对象、d:税目、e:税率、f:计税 依据、g:纳税环节、h:纳税期限、 减免税 i:法律责任。 •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是 构成税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 10.减免税——给予鼓励或照顾的一种特别 规定。 • 减税是从应征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 税是免征全部税款。 • 除税法另有规定外,一般减税、免税 都属于定期减免的性质,期满后要恢复征 税。 • (1)减税和免税,减税是对纳税人的应 纳税额通过打一定折扣,少征一部分税款 或通过降低法定税率而减轻纳税人的一部 分负担。免税是对纳税人的某一项或某几
•
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 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 (1)工商税类——由税务 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绝大部 分)。 • (2)关税类——由海关负 责征收管理(进出口关税、进 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
• ☆3.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 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 方共享税。 • (1)中央税——关税和消费税等。 • (2)地方税——营业税(不含铁道部 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 纳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02年以前 成立的地方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 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 用税、印花税、屠宰税、耕地占用税、 契税、土地增值税和筵席税等。
• (二)税法的分类 ☆1.按照税法 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 税法》就属于实体法。税收程序法主要 包括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 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 法等。 2.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 不同——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 法。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 (一)税收的概念 •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 治权力,按照法定的标准,无 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 配形式。
• 2.作用 (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 主要形式;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 重要手段;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 用; (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 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 【例题· 多选题】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定率税率 答案:
• 1.征税人(征税主体)——行使税收征管权,依 法进行税款征收行为的一方当事人。 2.纳税义务人(纳税人,“纳税主体”),—— 单位(企业所得税)和个人(个人所得税),是 缴纳税款的主体。 3.征税对象(纳税对象)——征税的目的物,也 是缴纳税款的客体。 每种税都有其特定的征税对象,征税对象是 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体现不同税种征税的 基本界限。 4.税目——纳税对象的具体化,各个税种所规 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如:消费税具体规定了烟、 酒等l4个税目。但不是所有的税种都规定税目。
• 5.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我国现行使用的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定 额税率、累进税率等。 • (1)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金 额大小都按同一比例纳税。如增值税基本税率 17%等。 • 2)定额税率,是按纳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 定固定的税额,而不是规定纳税比例。一般是用 于从量征收的某些税种、税目。如:啤酒、黄酒、 汽油、柴油等的消费税。 • 3)累进税率,是指按照纳税对象数额的大小, 实行等级递增的税率。一般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 征税,如工资、薪金所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 7.纳税环节。 有的税种纳税环节单一,如资源税。 有的税种需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 环节征税,如增值税。 • 8.纳税期限——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 后,应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起止时间。 超过纳税期限未缴税的,属于欠税,应 依法加收滞纳金。纳税期限一般分为按 期纳税和按次纳税两种形式。 • 10.法律责任。 税收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行政法律责 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 【例题·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法 构成要素的有( )。 • A.税率 • B.计税依据 • C.征税人 • D.纳税环节 • 答案:
• 【例题· 单选题】同一计税依据,不论数 额大小,只规定统一的法定比例的税率, 被称为( )。 • A.比例税率 • B.定额税率 • C.累进税率 • D.法定税率 • 答案:
•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增 值税(中央75%、地方25%)和 资源税(按不同资源品种划分, 大部分资源税为地方收入,海洋 石油资源税为中央收入)、证券 交易税(中央与地方各50%)等。 这种分类方法是实行分税制 财政体制的基础。
•
★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分类,可分为从 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1)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作 为计税依据×比例税率等 从价税实行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 收负担比较合理。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 营业税、关税和各种所得税等税种。 (2)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重量、 件数、容积、面积等为标准×单位税额 如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车船税和土地 使用税以及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等。 (3)复合税——从量税额+从价税额 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中的卷烟、粮食 白酒、薯类白酒等。
• (3)税收行政规章——由国务院税收主管 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 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规程等。 • 如《发票管理办法》、《税务稽查规程》、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房产税 实施细则》等。 (4)税收规范性文件——省以下(含 本级)各级税务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规定 程序制定并发布的,涉及税务行政管理相 对人权利、义务,在本辖区内对征纳双方 具有普遍约束力并能够反复适用的文件。
• (3)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所拥有或 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房产税、城 市房地产税等)。 • (4)资源税类——对境内从事资 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类税 (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 用税等)。 • (5)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某 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城市维护建 设税、印花税、车船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