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新技术报告班级:电子(2)班姓名:陈波学号: 1005074026 指导教师:张倩成绩:合肥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下一代网络技术摘要: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管制的开放,IP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新业务的需求的增加,都给电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从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构建以及发展现状及趋势做出了研究,同时对下一代网络中所用技术一一做出解释,并由此得出下一代网络实现所需技术。
关键词: NGN概况 NGN构件支撑技术发展趋势1引言NGN(下一代网络)是目前通信业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希望通过NGN来解决目前各类网络中的许多问题,如网络安全问题、QoS问题、网络融合等。
研究组对此进行了不少标准化工作推进,明确了一些问题,取得不少进展,因特网与电话网相比,简单性与安全性是一个弱点。
于是,集合了ip网络的长处的下一代网络NGN出现了。
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
NGN是基于PSTN语音网络和基于IP/ATM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使得在新一代网络上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
是可以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的、全开放的宽频网络平台体系,至少可实现千兆光纤到户。
NGN能在目前的网络基础上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服务,还能把现在用于长途电话的低资费IP电话引入本地市话,有望大大降低本地通话费的成本和价格。
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 NGN概况2.1 NGN的基本概念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又称为次世代网络。
一般认为下一代网络基于IP,支持多种业务,能够实现业务与传送分离,控制功能独立,接口开放,具有服务质量保证和支持通用移动性的分组网。
NGN的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整合现有的市内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统称FMC),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
其中话音的交换将采用软交换技术,而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为IP技术,逐步实现统一通信其中voip将是下一代网络中的一个重点。
NGN是一个分组网络,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 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
NGN具有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承载、呼叫/会话、应用/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提供开放接口、利用各基本的业务组成模块、提供广泛的业务和应用、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通过开放的接口规范与传统网络实现互通、通用移动性、允许用户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支持多样标志体系,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等等特征。
2.2 NGN的特征NGN的主要特点是能够为公众灵活、大规模地提供以视讯业务为代表,包含话音业务、互联网业务在内的各种丰富业务。
当前所谓的电信网是为电话业务设计的,实质上是为电话网服务的。
要适应NGN 多业务、灵活开展业务的特征,必须要有新的网络结构来支持。
一般来说,NGN主要有如下特征。
1.NGN是业务独立于承载的网络传统电话网的业务网就是承载网,结果就是新业务很难开展。
NGN允许业务和网络分别提供和独立发展,提供灵活有效的业务创建、业务应用和业务管理功能,支持不同带宽的、实时的或非实时的各种多媒体业务使用,使业务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灵活性,从而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对新业务的需求,也使得网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
2.NGN采用分组交换作为统一的业务承载方式传统的电话网采用电路(时隙)方式承载话音,虽然能有效传输话音,但是不能有效承载数据。
NGN 的网络结构对话音和数据采用基于分组的传输模式,采用统一的协议。
NGN把传统的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它们通过标准的开放接口进行互联,使原有的电信网络逐步走向开放,运营商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自由组合各部分的功能产品来组建新网络。
部件间协议接口的标准化可以实现各种异构网的互通。
3.NGN能够与现有网络如PSTN、ISDN和GSM等互通现有电信网规模庞大,NGN可以通过网关等设备与现有网络互联互通,保护现有投资。
同时NGN也支持现有终端和IP智能终端,包括模拟电话、传真机、ISDN终端、移动电话、GPRS终端、SIP终端、H248终端、MGCP终端、通过PC的以太网电话、线缆调制解调器等。
4.NGN是安全的、支持服务质量的网络传统的电话网基于时隙交换,为每一对用户都准备了双向64kbit/s的虚电路,传输网络提供的都是点对点专线,很少出现服务质量问题。
NGN基于分组交换组建,则必须考虑安全以及服务质量问题。
当前采用IPv4协议的互联网只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NGN要提供包括视频在内的多种服务则必须保证一定程度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5.NGN是提供多媒体流媒体业务的多业务网络当前电信网业务主要关注话音业务。
数据业务虽然已超过话音,但是在盈利方面还有待提高。
大规模并发流媒体以及互动多媒体业务是当前宽带业务的代表,因此仍然以话音和传统互联网数据业务为主的NGN是没有意义的。
NGN必须在服务质量以及安全等保障下提供多媒体流媒体业3 NGN支撑技术3.1 IPV6技术下一代网络将是IP网络、光网络、无线网络的世界。
下一代网络是基于IP的网络,这一点在业界已成共识,即:从核心网到用户终端,信息的传递以IP的形式进行。
除了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不断深入和普及外,各种传统的电信业务也不断向基于IP的网络转移。
宽带的发展需求迎来了光通信的快速发展,光通信现已渗入网络的各个层面,从广域网、城域网,一直到局域网;从长途网、本地网、接入网,一直到用户驻地网,光纤宽带网的发展为日益广泛的宽带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无线使人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可以不受地理位置限制随时随地地获得通信与信息服务。
近几年移动通信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也证明,移动通信方式将逐渐占领传统有线网的中心舞台,把网络从地上的线缆移至空中的无线电波。
IPV6作为网络协议,NGN将基于IPv6。
IPv6相对于IPv4的主要优势是:(1)IPV6地址长度为128比特,地址空间增大了2的96次方倍;(2)灵活的IP报文头部格式。
使用一系列固定格式的扩展头部取代了IPV4中可变长度的选项字段。
IPV6中选项部分的出现方式也有所变化,使路由器可以简单路过选项而不做任何处理,加快了报文处理速度。
(3)IPV6简化了报文头部格式,字段只有7个,加快报文转发,提高了吞吐量。
( 4)提高安全性。
身份认证和隐私权是IPV6的关键特性。
(5)支持更多的服务类型;加入了对自动配置的支持。
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6)允许协议继续演变,增加新的功能,使之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
IPv6技术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其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积极参与国际IPv6技术标准的制订、启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IPv6相关产品的自主开发、建立下一代网络大规模试验床以支持科学研究、注重业务创新以促进IPv6的商业应用等,将是我国发展IPv6的重要途径。
IPv6的发展已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它涉及到技术、政策、市场和应用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研究开发机构、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及服务提供商的全方位参与,共同推动IPv6技术向着一个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3.2光纤高速传输技术NGN需要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看到的,并能实现的最理想传送媒介仍然是光。
因为只有利用光谱才能带给我们充裕的带宽。
光纤高速传输技术现正沿着扩大单一波长传输容量、超长距离传输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三个方向在发展。
单一光纤的传输容量自1980至2000年这20年里增加了大约1万倍。
目前已做到40Gb/s,预计几年后将再增加16倍,达到6.4Tb/s。
超长距离实现了1.28T(128x10G)无再生传送8000Km。
波分复用实验室最高水平已做到273个波长、每波长40Gb(日本NEC)。
3.3 光交换与智能光网技术光有高速传输是不够的,NGN需要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光传送网。
组网技术现正从具有分插复用和交叉连接功能的光联网向利用光交换机构成的智能光网发展,从环形网向网状网发展,从光-电-光交换向全光交换发展。
智能光网能在容量灵活性、成本有效性、网络可扩展性、业务灵活性、用户自助性、覆盖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比点到点传输系统和光联网带来更多的好处。
3.4宽带接入技术NGN必须要有宽带接入技术的支持,因为只有接入网的带宽瓶颈被打开,各种宽带服务与应用才能开展起来,网络容量的潜力才能真正发挥。
这方面的技术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四种技术,一是基于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二是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EPON)的光纤到家(FTTH);三是自由空间光系统(FSO);四是无线局域网(WLAN)。
城域网:城域网也是NGN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城域网的解决方案十分活跃,有基于SONET/SDH/SDH的、基于ATM的、也有基于以太网或WDM的,以及MPLS和RPR(弹性分组环技术)等。
3.5弹性分组环技术弹性分组环是面向数据(特别是以太网)的一种光环新技术,它利用了大部分数据业务的实时性不如话音那样强的事实,使用双环工作的方式。
RPR与媒介无关,可扩展,采用分布式的管理、拥塞控制与保护机制,具备分服务等级的能力。
能比SONET/SDH更有效地分配带宽和处理数据,从而降低运营商及其企业客户的成本。
使运营商在城域网内通过以太网运行电信级的业务成为可能。
3.6城域光网技术城域光网是代表发展方向的城域网技术,其目的是把光网在成本与网络效率方面的好处带给最终用户。
城域光网是一个扩展性非常好并能适应未来的透明、灵活、可靠的多业务平台,能提供动态的、基于标准的多协议支持,同时具备高效的配置能力、生存能力和综合网络管理的能力。
3.7软交换技术为了把控制功能(包括服务控制功能和网络资源控制功能)与传送功能完全分开,NGN需要使用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的概念基于新的网络分层模型(接入与传送层、媒体层、控制层与网络服务层四层)概念,从而对各种功能作不同程度的集成,把它们分离开来,通过各种接口协议,使业务提供者可以非常灵活地将业务传送协议和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融合和业务转移,非常适用于不同网络并存互通的需要,也适用于从话音网向多业务多媒体网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