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学生普法教育演示课件.ppt
中学生普法教育演示课件.ppt
精选课件
案例: 2016年10月,在我们宿豫区某中学发生了一起命案。高一的朱某因追求 女生施某未果,遂纠集包括杜某、张某、李某在内的一些人准备殴打施某的高 二男友王某。放晚自习后,他们将王某堵在校门口的一个巷子里同其进行谈判。 在谈判的过程中,王某被李某推搡,引起了围观的高二学生的不满,部分围观 者上前质问,导致两拨人马发生冲突,遂引发斗殴。在斗殴的过程中,杜某持 匕首捅中被害人王某胸部,致其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现朱某、杜某因 涉嫌故意伤害罪,张某、李某因涉嫌 聚众斗殴罪被宿豫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精选课件
二、青少年犯罪的常见类型
(三)财产类犯罪
案例:邵某和王某是好友,两人经常一起玩。但 邵某经常去网吧、台球室等地,缺钱花。2015年 7月10日凌晨2时许,邵某潜入住在天一苑的王某 家中,趁其家人熟睡之际,盗取现金人民币7000 元。后被宿豫区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 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精选课件
二、青少年犯罪的常见类型
(二)寻衅滋事型
案例: 2016年3月30日,朱某因同学之间琐事与刘 某产生纠纷,遂与刘某约定当晚在万博文化广场七天 网吧门口打架,双方各自纠集了一批人马操持砍刀、 鱼叉等械具于当晚10时聚集在7天网吧门口,朱某、 李某纠集的一方对刘某一方进行辱骂、威胁、恐吓, 并对刘某实施了殴打行为,造成刘某受伤住院治疗。 在法援律师的努力下,涉案的8名未成年人分别被法 院判处6个月管制至1年8个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
精选课件
一、什么是犯罪
案例二:16岁张同学是个爱国小青年,日本对钓鱼岛的态度,激 化了部分国人对日本的愤怒,有一天张同学在回家的路上走路时 不小心撞到了一辆停在路边的丰田轿车,撞疼自己的他很恼火, 一看是辆日本车,更加恼火,捡起路边的砖头就将这辆车的玻璃 砸了个稀巴烂。经鉴定,车损达2万余元。
提问:张同学的行为是爱国行为吗? 爱国是不是可以砸别人的车子? 张同学的行为触犯刑法了吗?
精选课件
一、什么是犯罪
案例三:高一的朱同学是个汽车迷,但是由于年龄 小不能考驾照。一日,朱同学和几个同学在外聚餐, 喝了2瓶啤酒,后偷拿了父亲的车钥匙,将家里的 车子开出来,开到马路上没多久,就被交警当场查 获。经检测,朱同学的血液中乙醇浓度为 0.9mg/ml(每毫升0.9毫克)。
提问:朱同学有没有违反法律?朱同学虽然酒后驾 车,但并没有发生交通事故,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这种行为是否要刑事处罚?
2018
远离犯罪 远离伤害
精选课件
目录
CONTENTS
01 什么是犯罪 02 青少年犯罪的常见类型 03 如何自我保护
精选课件
01
什么是犯罪
精选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
一、什么是犯罪
案例一:高一的王同学去银行柜员机取钱时,发现柜员机内遗 留着前一位取款人银行卡,卡内尚有余额一万多元。王同学一 时贪心,将别人遗忘的银行卡中的一万元全部取出转存到自己 的卡中,后用于自己的消费。 提问:王同学的行为应该怎么评价呢?
精选课件
一、什么是犯罪
小结: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 惩罚性。
精选课件
02
青少年犯罪的常见类型
精选课件
二、青少年犯罪的常见类型
(一)逞强斗狠实施伤害、斗殴
精选课件
三、如何自我保护
(三)、常警惕
1.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信息的泄露会让坏人有机可乘。 2.熟人作案。不要随便和异性单独共处一室或去偏僻及陌生的地方。 3.减少独行。独自一个人在放学或者上学的路上,走路时不能看书,不能 看手机,要边走边观察。 4.不炫耀。随身不带贵重物品。
精选课件
校园普法
感谢您的聆听观看
精选课件
03
如何自我保护
精选课件
三、如何自我保护
(一)、谨慎交友
1.不交网友。网络为犯罪提供了很多机会。 2.不和大人交朋友。如果不小心和大人做了朋友, 至少保证你们之间不能有小秘密,
精选课件
三、如何自我保护
(二)、莫贪小便宜
当单独一个人时,不要贪小便宜,不要接受别人的食物、饮料,不要在 没有大人确认同意的情况下跟别人出去玩。因为大多数的绑架、拐骗、 伤害,就是这样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