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九、中国武术的完善 (近代现代)
历史事件 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
运动会,世界武术锦标赛
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
1915年4月,在天津召 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 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北 京体育研究社许禹生等提 出的《拟请提倡中国旧有 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 案。教育部明令“各学校 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 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 之”。至此,源远流长的 中国传统武术,正式进入 学校教育,成为学校体育 课程中的一项内容。
技击精华重点加以概述,对传授武术起了积极作用。
本时期特点: 1、南北交流,促进了武术的相互吸收与补充 2、“武术”一词出现,为武术的概念、总名称的形
成打下了基础。 3、民间武术活动已有口诀要求,已能用较精炼的语
言把技击精华重点加以概述,对传授武术起了积极作用。 4、武术套路形式的初步形成,对后来武术的发展有
的比赛形式出现,武术具有了明显的体育特征。 3、汉代武术已有多种技术风格的雏型。 4、汉代,有关武艺的理论著述大量出现,如《汉书•艺
文志》就收了13家199篇。
六、中国武术的丰富(魏晋、南北朝)
历史事件 “武术”一词出现,竞赛形式诞生,“拳术”, “相扑”发展。 民间武术活动已有口诀要求,已能用较精炼的语言把
三、中国武术的雏形 (夏、商、周)
历史事件: 黄帝习用干戈、夏后练“九伐”、周代射礼、
《诗经》中“无拳无勇,职为阶”,青铜业的出现极 大地促进了兵器的变化与发展 这一时期的特点:
1、武术与生产劳动逐渐分离,具有相对的独立 性
2、武术与军事相结合,开始从属于军事活动 3、武术形成过程较快,不仅有简单的单个技术, 如劈、扎、 刺 、砍等,而且有一击一刺的对练,甚 至出现了简单的套路和比赛形式。 4、青铜器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武器的变化与 发展。
中国武术溯其历史,可说是源远长流;穷其内容, 也可说是博大精深。武术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昌盛下来的 一个优秀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其不同 的用。
在原始社会,武术随着中华民族为争生存,是与 自然、与人的斗争中萌声和发展的,且成为不可缺的手段。 在冷兵器时代,武术在抗击外部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民 族利益中,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当今进入高科技现代 化武器时代,武术就自然地健身、防身、修身的特色还是 不可磨灭的,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
的描述多见于元代的戏剧。
“十八般武艺”是对武术内容的一种统称。最早见于施 耐庵所著小说《水浒传》第二回,史进“十八般武艺,矛、 槌、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 牌、棒与枪、耙---学得精熟”。该书成于元代,所写的 为宋代故事,说明宋元代武术的内容已非常丰富和多样。
明代武术趋于成熟的特征: 一)这一时期,武术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
四、中国武术的初兴
(春秋战国)
历史事件
剑道鼎盛,武器多样化,出现 养生术此时期。
吴王光剑、吴王夫差剑越王 勾践剑、越王州句剑。剑的广 泛应用,促使了剑术理论的发 展。 《庄子·说剑》、 《越女 论剑》 。还出了 《孙子兵 法》、 《手搏六篇》、《剑道 三十八篇》同时重视、提倡 “拳勇”、“技击” 、“手 搏” 。
①诸家拳术与器械门类的大量出现 ②拳械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不断完备 ③拳械谱与歌诀的发展 ④单势操刀、对练搏击与套子武术等各种形式并举 ⑤中外武术交流的加强 ⑥编辑整理和研究武术的著作不断问世 二)武术体系的形成: ①确立了武术的总范围 ②确立了武术套路的基础技术结构层次 ③武术理论研究有了发 ④武术著作的大量问世
五、中国武术的发展(秦汉时期)
历史事件 秦始创“角抵”,民间以大锤、匕首与斩木为兵; 汉代出现了“武艺”的名称。 套路技术有单练套路,如“剑舞”、“刀舞”、“双
戟舞”,还有象形的“沐猴舞”、“狗斗舞”等,也有 多种形式的对练套路对练套路。
本时期的特点: 1、武术向多方向、多层次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武术逐步由单纯军事技术向竞技方面发展,有较多
一、武术的历史流程
起源
雏形
初兴
原始社会
丰富
夏、商、周
繁荣
春秋战国
成熟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元明清
发展
秦汉时期
完善
近代现代
二、中国武术的起源 (原始社会)
武术产生的本源在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原始战争推 动了兵器和武术技能的产生,军事战争是促使武术形成 与发展的催化剂
武术在原始社会随着军事活动和强身除病的需要, 成为军事训练和体育的手段。
越王勾践剑
吴王光剑
武术兴起的特点:1、受频繁战争 Nhomakorabea影响,武术日益受到社会重视并成为 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武术的 项目逐步增多。
2、武术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出现了不少技艺很高的 武术家、武术理家。
3、出现了一批武术专著,不少兵书、史书、政论书也 有论述。武术开始成为我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较 明显的体育特征。
开发武术文化和经济:
武术是在中国几千年悠久传统文化哺育下形成与发 展起来的,它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与中国占典 哲学、军事学、伦理学、中医学及宗教学等都有不可 分割的姻缘关系,构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
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以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出现, 不仅仅只有健身、修身、防身、悦心等多功能价值, 还有重要的经济开发价值。当今出现的“武术搭台、 经贸唱戏”的各种综合的,集文化、经贸于一体的活 动在全国十分引人关注
2、它使习武的内容和标准有了一定的规范。较好地 解决了在选举武才上的武艺、力量、身材、言语等方面的 问题及相互关系。
3、它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武术人才的来源,保证了 人才的数量。
八、中国武术的成熟(宋元明清)
历史事件 教阅法格颁布,教头出现 ,武术表演 ,“十八般武艺”,
《剑经》。 “十八般武艺”的由来: “十八般武艺”之说始自南宋,对“十八般武艺”内容
着不可忽视的用。 5、妇女尚武之风在这一时期十分盛行。 6、武术的健身功能逐渐受到重视 。
七、中国武术的繁荣 (隋唐、五代)
历史事件
武举制产生,陌刀出现, 枪术长足发展,少林寺以武 显名
武举制一直沿用了一千 多年,至清末止。
本期的特点:(武举制产生的意义和影响 )
1、它开辟了以武取士的道路,调动了武人习武的积 极性,对振奋武风有积极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