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信息的属性:1•事实性(信息是事实的中心价值,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价值为负)2•时效性(信息滞后于数据。
信息的滞后时间二信息的间隔时间+信息的加工时间)3不完全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不对称性)4.等级性5.变换性6.价值性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具有高度组织的总体数据处理:按照应用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输出这样一个过程的总称。
内容:1、数据收集2、数据转换3、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4、数据的组织5、数据的运算6、数据存储7、数据检索8、数据输出关系数据模型是以集合论中的关系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模型,它是用二维表格表示现实世界实体集及实体集间的联系认知模型:1.问题域2.逻辑模型:识别用户需求,确定开发系统的功能3.物理模型:在一定信息技术、系统平台约束下,设计系统实现方式4•计算机可执行模型:利用计算机语言设计出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1的基本思想: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2原型方法3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4方法,是一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法,能够全面支持除系统调查外的每一个开发步骤。
外包:承包方根据用户单位提出的开发要求而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大体框架和开发所需要的费用等,当用户单位认定后,将系统开发的任务全部外包给专业软件开发单位。
战略规划:1.)战略是组织领导者关于组织的概念的集合, 其中包括:组织的使命和长期目标;组织的环境约束及政策;组织当前的计划和计划指标的集合.2.决策: 战略规划是为未来做现在的决策,而不是做未来的决策,决策只存在于现在;战略规划也不是预测,而是一种思考的工具,是一个过程,即为了取得未来的成就现在该做什么3风险:规划不是消除风险,而是明确所要承担的风险,明确战略规划的代价与投资。
其结果是提高对风险的承担能力诺兰模型的n个阶段:1、初装阶段2、蔓延阶段3、控制阶段4、集成阶段5、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诺兰模型对信息系统开发的指导意义:1、诺兰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战略规划的作用:1 •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 2 •找出问题,识别为实现企业目标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
3 •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企业系统规划法():由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自上而下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数据,自下而上地设计系统,支持系统目标实现的结构化规划方法作用:1 .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优点: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组织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
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根据确定的问题, 通过分析新系统需要的信息技术、可能发生的投资和费用、产生的效益,确定将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可能性。
内容:1•管理上的可行性2•技术上的可行性3.经济上的可行性结果包括:1系统简介2.项目目标3.所需资源、预算、期望效益4.对项目可行性的结论结果分析:1.可立即开发2.改进原系统3.目前不可行,或者需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再进行。
信息化的是实质:在新的工作方式中,根据人脑和电脑各自的特性,使原来的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新的工作方式中发挥两者的优势,达到最佳的人机结合。
业务流程: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将一系列单独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实现将输入经过流程变化为输出的全过程业务流程重组():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巨大的改善。
四个核心内容:根本性、彻底性。
巨大的、流程系统分析的任务: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
数据流程图:一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数据字典:在新系统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和描述所有数据的工具,包括对一切动态数据(数据流)和静态数据(数据存贮)的数据结构和相互关系的说明,是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
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1、把总任务分解为许多基本的、具体的任务2•详细设计,为各个具体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系统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2.实用性3.先进性4.灵活性5.可靠性代码:代码是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它应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
也简称为“码”。
功能:1.鉴别2.分类3.排序4.专用含义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信息的属性:1•事实性(信息是事实的中心价值,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价值为负)2•时效性(信息滞后于数据。
信息的滞后时间二信息的间隔时间+信息的加工时间)3不完全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不对称性)4.等级性5.变换性6.价值性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具有高度组织的总体数据处理:按照应用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输出这样一个过程的总称。
内容:1、数据收集2、数据转换3、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4、数据的组织5、数据的运算6、数据存储7、数据检索8、数据输出关系数据模型是以集合论中的关系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模型,它是用二维表格表示现实世界实体集及实体集间的联系认知模型:1.问题域2.逻辑模型:识别用户需求,确定开发系统的功能3.物理模型:在一定信息技术、系统平台约束下,设计系统实现方式4•计算机可执行模型:利用计算机语言设计出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1的基本思想: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2原型方法3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4方法,是一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法,能够全面支持除系统调查外的每一个开发步骤。
外包:承包方根据用户单位提出的开发要求而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大体框架和开发所需要的费用等,当用户单位认定后,将系统开发的任务全部外包给专业软件开发单位。
战略规划:1.)战略是组织领导者关于组织的概念的集合, 其中包括:组织的使命和长期目标;组织的环境约束及政策;组织当前的计划和计划指标的集合.2.决策: 战略规划是为未来做现在的决策,而不是做未来的决策,决策只存在于现在;战略规划也不是预测,而是一种思考的工具,是一个过程,即为了取得未来的成就现在该做什么3风险:规划不是消除风险,而是明确所要承担的风险,明确战略规划的代价与投资。
其结果是提高对风险的承担能力诺兰模型的n个阶段:1、初装阶段2、蔓延阶段3、控制阶段4、集成阶段5、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诺兰模型对信息系统开发的指导意义:1、诺兰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战略规划的作用:1 •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 2 •找出问题,识别为实现企业目标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
3 •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企业系统规划法():由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自上而下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数据,自下而上地设计系统,支持系统目标实现的结构化规划方法作用:1 .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优点: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组织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
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根据确定的问题, 通过分析新系统需要的信息技术、可能发生的投资和费用、产生的效益,确定将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可能性。
内容:1•管理上的可行性2•技术上的可行性3.经济上的可行性结果包括:1系统简介2.项目目标3.所需资源、预算、期望效益4.对项目可行性的结论结果分析:1.可立即开发2.改进原系统3.目前不可行,或者需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再进行。
信息化的是实质:在新的工作方式中,根据人脑和电脑各自的特性,使原来的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新的工作方式中发挥两者的优势,达到最佳的人机结合。
业务流程: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将一系列单独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实现将输入经过流程变化为输出的全过程业务流程重组():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巨大的改善。
四个核心内容:根本性、彻底性。
巨大的、流程系统分析的任务: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
数据流程图:一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数据字典:在新系统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和描述所有数据的工具,包括对一切动态数据(数据流)和静态数据(数据存贮)的数据结构和相互关系的说明,是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
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1、把总任务分解为许多基本的、具体的任务2•详细设计,为各个具体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系统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2.实用性3.先进性4.灵活性5.可靠性代码:代码是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它应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
也简称为“码”。
功能:1.鉴别2.分类3.排序4.专用含义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