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0XX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院:091文学院
考试科目:84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 《圣经》文学中的“参孙与大利拉的故事”出自(《》)一卷。
2. 《特洛伊妇女》是古希腊悲剧诗人()的重要作品。
3. 奥古斯都时期是古罗马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的三位作家是维吉尔、贺拉斯和()。
4. 在欧洲文学史上,存在着“伴生对偶”形象这一文学现象,例如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
5. 超现实主义文学曾接受现代心理学理论的较大影响,对其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是()
6. ICLA是()年成立的,其第一届年会的主题是()。
7. 中国第一本比较文学译著是傅东华翻译的(),其原作者是()。
8. “残酷戏剧”理论的提出者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阐发研究
2. 社会集体想象物
3. 圣经先知文学
4. “情景剧”
三、简答(每题20分,共60分)
1. 分析包法利夫人与安娜·卡列尼娜形象的异同。
2. 举例说明“可比性”之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意义。
3. 什么是“互文性”?试举出具体作品例证说明其在西方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四、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
1. “文学现象不再是我们学科的唯一焦点。
现如今在复杂多变、常自相矛盾的文化生产领域内,文学文本正被逐渐当作各种话语实践之一种。
我们建议扩大探索领域,并不意味比较文学就此放弃了对修辞和诗体韵律等形式特征的细致分析。
但是,精读文本同时,要考虑其意义赖以产生的意识形态、文化以及体制的语境。
”结合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现状,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 自然主义文学的文学主张是什么?它与现实主义文学主张的区别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作品予以阐释。
南开是一个很美好的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