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很多考研的同学都迫切需要考研过来人的指导,中国有句古话“姜还是老的辣”,但并不是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那么幸运可以找到自己的前辈指点一二,天津考研网每年服务上万名考研学子,汇聚优秀考研学员经验,针对各个专业及科目分类成册,现将我们已有的一些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下面为大家分享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
我是一个很懒很慢热很不进入状态的人~~所以到现在,研三了,才来写考研经验。
好吧,就当是经过了N久的沉淀,又有了些许新的东西吧。
(一)参考书目与真题
这个话题MS最重要。
考研和考博的书目和科目都挂在官网上,这几本是必读的。
期间,我也曾打直接打电话询问过所里的老师。
询问考研的科目和试题的情况。
他做了很详细的解释,也随便跟我聊了几句文学的话题。
真题,我是从前一年考上的师兄那里得到的。
这要归功于考研论坛和发达的网络。
先是考研论坛上的邮件、实名制的人人网,然后是QQ和电话。
这位师兄人很好,也乐于跟我聊一些文学上的事情。
(二)初试与复试
初试时候感觉,大部分其实都是基础知识,但是有一些题目是有关近期世界文坛的新动态,我在这一方面,有严重不足。
复试,仍然是基础知识。
但是,老师想知道的重点在于所谓的“文学修养”。
也就是,阅读能够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读《红楼梦》。
知道钗黛三角恋,说明可能不是文盲。
知道“花谢花飞花满天”,应该读过书,南开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考研红宝书是由天津考研网组织多名一线大学老师及过去几年在南开大学研究生初试中专业课取得高分的考生共同编写及整理的一套复习材料。
本套材料对考研指定教材中的考点内容进行深入提炼和总结,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复习规划,使得同学们只要使用我们这套材料便可以掌握南开大学此门课程几乎全部的考点、帮助同学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全面而有深度的复习。
此套材料适合全程复习使用。
不过也可能是看过87版电视剧。
知道大观园以外的世界--贾雨村、甄宝玉、贾芸等等,就更进一层。
不仅知道花谢花飞,还知道“秋花惨淡”“一代倾城逐浪花 ”“绕堤柳借三蒿翠”“碾冰为土玉为盆”,更进。
而读完“维太平不易之元”,那就更美丽了。
不仅知道点犀乔,还知道“晋王恺珍玩”,那就不是一般人了。
这一段是我自己的总结,是一些比较感性的认识。
有缘人自会明白吧。
复试时候,老师问过我一个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一开始是这样,后来老师一直追问到,拉斯蒂涅在一共出现过几次,分别是在那几部小说里。
当然,老师不是为了为难学生,只是考察阅读的深度。
所以说,作家写作的时候有兴奋点和敏感点, 读者阅读的时候也有兴奋点和敏感点,专业读者的敏感点在哪里,这是一个水平的问题。
鉴此,我在复试中的加分较多。
而初试中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因为我的基础知识是基本上没有破绽。
所以能够录取。
当然,一般情况下,初试分数足够,复试没有太大的问题,便不会被刷,除非是表现太差,复试刷人,也是经常的事情。
(三)考研时候的作息时间
我每天工作10小时+。
因为我自绝保研、工作之路。
所以心无旁骛,一心投入。
晚上12点熄灯睡觉。
第二天早上睡到自然醒,大约是9点。
10去教室。
学习一小时。
11点吃早饭兼午饭。
学习到下午3点,咖啡,吃零食,散步半小时。
继续工作至5点,晚饭半小时。
一直学习至晚10点。
这段时间,异常亢奋。
亢奋到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很累。
一直到初试排名出来,计划招生5,我排名4之时,才完全放松下来。
这时候觉得全身疲乏,腰酸背痛,每天睡觉超过10小时,一星期后才完全休息过来。
(三)英语、政治、专业课的时间安排,及报班
我的时间基本上分配给英语和两门专业课。
政治给的时间非常少。
看累了英语和专业课才去看它。
官网上的书目李赋宁四本,我看了三遍。
第一遍时做笔记看的。
其他两次都是查缺补漏。
在这两次之中,又辅以图书馆的国别文学史《西班牙文学史》《英国诗史》等等。
英语我有点后悔,应该报一个全程班。
应该还能够提高10分左右。
因为考研英语就是以“难倒你”为目标。
其中的技巧性比托福更强。
政治方面,我是文科生。
高中时深的政治老师真传。
考研时大大用得上。
就只报了一个最后一个点题班。
(四)书目
做一个文学研究生,看多少书就够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看多少书都不够。
我本科学校,最注重的就是“原典阅读”。
外国文学老师说过“巴尔扎克91部,每一部每一个细节都很熟悉,这比看多少遍文学史都有用”。
古代文学课,我们都要写古文作业,我写的是骈文。
古典文献学,我们读的是,老子王弼注。
文学理论,我们的教材,其实不算教材,只有一本书目提要。
这段时间的训练,对我影响很大,我的基础是这个时候打下的。
当然,做学问是一辈子的事情,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虽然没有看完人间喜剧91部,却有幸读了30部。
莎翁,37部,我读过30。
黑格尔《美学》我读的最认真,做笔记,受益匪浅。
比看文学理论教材学到的要多。
可能黑格尔的水平比童庆炳先生要高一点?
有一句话叫做,“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复试时候的老师们,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过来的。
我们说的话里,几成是从文学史看来的,几成体现了“文学修养”,他们一目了然。
希望以上的考研经验能够为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考生提供一些帮助,此经验信息为往届考研考生总结,仅作为参考,更多免费考研资料可登录网站下载!
本文章由天津考研网整理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