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建设的利与弊分析1)大坝建设之“利”大坝具有两种主要功能。
一是蓄水以补偿河水流量的变化;二是抬高上游水位以使水能够流入渠道,或增加“水头”即水库水面与下游河流水面的高差。
蓄水和水头的产生使得大坝能够控制洪水、发电、为工农业和生活供水、通过稳定水流和淹没急流来改善河流航运。
建坝的其他目的还包括水库养殖、休闲活动,如划船等(迈克古雷,1996)。
1.1控制洪水在低地地区,河流经常造成洪水。
自然洪水依然是世界上最频繁、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
1992~1996年,洪水平均每年影响6 500万人的正常生活,其危害超过任何其他灾难(世界大坝委员会,2000)。
筑坝能够使水流分配更为均匀,从而成为减轻洪水灾害的措施之一。
调洪水库滞留、存贮部分洪水,因而削减破坏性的洪峰(康德赛维奇,1998)。
就这样减少了水库下游的水流流量及洪水损失。
在70多个国家,约13%的高坝具有防洪功能。
1.2灌溉灌溉是将贫瘠地区改变为能支持大量人口生存的肥沃地区的重要手段。
在当今世界,灌溉是淡水的最大消耗利用方式,关乎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
约1/5的农田采用了溉灌,灌溉农业产量占世界农业产量的近40%。
为引用埃及尼罗河水,确定孟斐斯城城址,修建了第一座大坝。
很多古老的土坝,包括巴比伦人修建的许多土坝,是构思精妙的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
迄今世界上一半的高坝是专门或主要为灌溉而修建的。
据最近估算,当前世界范围内30%~40%的灌区用水依赖于大坝。
在一些地区,灌溉成为未来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例如埃及,几乎100%的灌溉是由大坝供水,其中大部分来自于阿斯旺高坝。
1.3供水随着世界人口持续高速增长,供水仍将是一个重要问题。
提供可靠供水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河流上筑坝,形成水库从而存贮高流量时期的多余水量,在低流量时期使用(拉萨奇,2001)。
许多水库建设的目的是提供可靠的供水,满足高速增长的城市和工业需要,特别是在天然地下水资源和现有湖泊或河流水量不足以满足所有需求的偏干旱地区。
如德国萨克索尼地区,水库为200万人供给了40%的水量。
1.4发电作为低成本、可再生的电力资源,水电被人类接受并提倡。
它是一种非消耗性的用水。
一旦建成,水电运行成本低、寿命长,特别是对决定性的河流工程和不必考虑淤积的水库工程(世界大坝委员会,2000)。
它与生物、地热、风力、海浪、太阳能等发电形式一样,被视为一种清洁能源(康德赛维奇,1998)。
在许多国家水力发电是大坝建设的重要原因,特别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水电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水电占世界电力供应的190k,150个国家都开发了水电。
1.5航运与公路、铁路和空中运输相比,航运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污染最小,不需要昂贵且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
大坝建设可以使河流流态更均一,在库区或水库下游形成可航场所,有助于改善航运。
航运用水是河道内非消耗性用水。
建有水坝的河流的航运期要长于无调节的河流。
1.6其他大坝建设的其他好处包括娱乐、渔业等。
而且,它还关乎粮食安全、当地就业、技术发展、农村供电以及自然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如道路、学校)的普及推广。
2)大坝建设之“弊”如果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是大型工程具有那么多的优点,为什么有那多人还要提出质疑呢?大型水库在上游拦蓄了大量的水,是不是破坏了生态平衡?是否容易诱发地震呢?这些质疑主要是针对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可能产生的生态和环境以及移民等方面的问题。
2.1诱发地震大坝拦蓄的大量水体会对水库和坝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是不是诱发地震的因素呢?1982年美国陆军工程师团(U妣)承担了一项关于大坝对诱发地震影响的研究。
对若干大坝进行研究后,USACE发现诱发地震和修建大坝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报告指出,根据对印度柯依纳大坝和埃及阿斯旺大坝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大坝诱发地震的证据。
另外,美国另一项相关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修建柯依纳大坝和阿斯旺大坝与发生地震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每次发生在水库附近的地震是由水库诱发的,只不过是人们错误的猜想而已。
2.2水渗透另一个归因于修建水库和水电工程的负面影响是在工程周围出现的水渗透现象,这是令人担忧的。
水渗透引起工程周边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地盐碱化。
印度CWC 1998年汇编的资料指出受水渗透影响的土地共有851万hm2,比增加的灌溉面积的10%还小。
此外,不能仅归因为修建水库,盐碱化和水渗透影响的土地的增加与修建水库并没有直接关系,直接原因是在一些地区过度灌溉、排水不当和水资源管理不力。
随着地下水位升高,整个地区的植被增加,到处郁郁葱葱,但是对一些深根树木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需要进行移植。
此外,坝址周围湿润的环境给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3土壤侵蚀因为伐树生火、取暖和其他用途,大量森林开始退化,土壤侵蚀正在成为日益敏锐的问题。
但是,流域治理和开发工作有助于防止土壤侵蚀。
此外,水电站的发电能够减少对生火、取暖木材的需求,减少伐树量。
另外,随着流域治理工作的开展,往往要进行大规模的有助于防止土壤侵蚀的造林活动。
2.4水库移民水库施工区和淹没区的移民安置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大多数水库工程位于教育落后和居民缺乏谋生手段的偏远山区,人民生活水平很低。
但是,一旦这些村庄因修建水库或其他相关开发活动整建制地成为移民,社会变革立即就会产生。
在过去几年中,印度工程建设管理当局实施了移民重新安置规划,该规划不仅对土地及其附着物进行补偿,而且为移民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
修建水库使移民们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他们将告别过去、文化、习俗和传统。
但是,一定不要忘记移民的历史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迁入城市。
随着传媒的巨大影响,不同的文化正在发生融合。
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网已把不同地区的人民联系在一起。
即便没有迁徙,人们的习俗和传统也正在发生变化。
但是,不考虑所有这些因素,水库移民的重新安置应该采取这样的方式:在移民的新居住地没有在文化和社会上的被隔离感,也没有在经济上的被歧视感。
应尽可能把移民安置在与原来地理和社会条件相类似的地区,使移民不失去社会联系和归宿感。
必须详细制定和认真实施移民重新安置规划,目的是从根本上尽可能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应该确保移民的生活标准比迁移前有所提高。
2.5投资效益火电的环境影响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7%,而水电是1.38%~4.5%。
此外。
可以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发电、灌溉、防洪、供水等直接效益进行益本比分析,但是,一些不能够量化的间接效益没有被考虑,例如,航运、渔业开发、旅游、增加就业、减少贫困等。
长期运行中的水电是最廉价的能源,因为它不需要燃料投资,也可以认为其增加的投资是零。
因而可以说水电工程需要比较高的投资的概念是基于错误假定的一种误解。
火力发电需要像煤和油等矿物燃料,而很大一部分矿物燃料需要进口,导致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反之,因为水电工程的运行不需要大量的燃料,所以这部分投资可以忽略不计。
消费者支付的电费由两部分组成:固定组成(FC)表示对电厂投入资本金的支付,能源组成(EC)表示对运行过程中投入燃料等的支付。
在初期,水电和火电的全部资本金在同样的4 000~5 000万卢比/MW的范围。
水电和火电的电费固定组成随着时间延长而不断减少,直到还清。
因为燃料价格的上涨,火电工程电费的能源组成是不断增加的,而水电工程电费的能源组成是可忽略不计的。
结果导致水电工程与火电工程比较,具有平准化(平均)价格较低的优势。
也就是说,由于燃料价格的增加,火电价格将以指数形式增加。
事实上,所有的水电工程可能在开始阶段的投资比火电工程略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将会直线下降。
如果全面比较水电工程与火电工程的发电成本,就会发现水力发电更加经济。
此外,在长期运行中,水电站在提供实用灵活的电力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势,例如,以极低的价格提供调峰电力。
水力发电能够根据各种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电力供应,火力发电则不可能,因为关闭和重新启动火力发电机组都要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
2.6设计周期水力发电工程的设计周期确实比火力发电工程长,但是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是火电工程的两倍多。
水电工程设计周期长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1)确定设计方案的周期长,例如,水文资料收集分析、地形测量等;(2)需要大量的机构共同参与;(3)探讨和确定工程的生态和环境影响的周期长;(4)制定和实施移民安置新规划的周期长;(5)征地的周期长;(6)因为受错误概念的误导,贷款方对工程筹资普遍持冷漠态度;(7)在偏远地区开展工作难度大;(8)耗时的民事纠纷的工程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占相当大的比率;(9)特殊地质构造和文物等的保护或搬迁问题;(10)施工设备的研发和购置。
但是,编制和实施合理的工作计划能够大幅度缩短设计周期。
借助卫星和其他现代化的测量设备,地形测量和资料收集的时间也能够得以大幅度缩短。
2.7淹没面积事实上,只有多目标综合利用的蓄水型水库具有较大的淹没范围,而这样的水库是在进行详细的技术、水文、生态和环境等研究后才开工建设的。
因此,人们认为无论什么情况要尽可能建小型水库,他们相信只要把高坝改为低坝,水电工程的淹没范围就一定会缩小。
小型径流式电站将取代大型水电站是一个很多人争论的问题。
比较发现,即使是在古吉拉特邦这样的平原地区,高坝单位蓄水量的淹没面积比中型坝要小得多,如果在丘陵地区还会更小。
2.8生态环境在印度,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用树木做燃料和建筑材料,以及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等。
虽然在河谷地带开发水电造成的森林减少可以忽略不计,水电工程建设当局还是根1980年颁布的保护森林法,按照高标准予以补偿。
越来越多的人担心水库淹没对动植物群落的影响和造成稀有鱼种的灭绝。
水坝的修建对一些涸游鱼类可能产生影响,但是同时由于蓄水期问水库对周边植被和土壤的长期浸泡能够释放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他一些鱼类的数量将会大幅度增加,而洄游鱼类通过鱼道也能在上、下游生存繁衍。
在许多水库已经观测到鱼类增加的资料。
在水库淹没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的同时,也町以看到通过修建水库把荒地变成了农田,到处郁郁葱葱、充满生机。
结论建坝的好处不一而足,就发电而言,水坝发电逐渐成为电力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电荒问题,解决了工业及生活基本用电,我们都是受益者。
试想,若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工业停产、光明变黑暗,人们的生活质量岂不是大幅下降吗?想想没电的日子多么可怕。
建坝增强了人类对大江大河的控制能力,可以更好地综合利用水资源。
至于反对派所说的水坝影响生物多样性、强制移民和滋生腐败等问题,不能以偏概全地说都是建坝直接造成的。
首先,即使不建坝,人类的其他活动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原有物种因生存条件的改变会逐渐灭亡,这是自然规律,不是建坝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