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2. 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一、名词解释 (共8小题,每小题2.5分,共20分,答案写在试题第8页)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 变构效应3. 透析4. 增色效应5.糖酵解6. 三羧酸循环7.半保留复制8. 激素水平代谢调节二、填空题(共40空,每空0.5分,共20分)1、蛋白质可受 酸 、 碱 、或 酶 的作用而水解,最后彻底水解为各种 氨基酸的混合物。
2、酶活性中心与底物相结合那些基因团称 结合基因 ,而起催化作用的那些基因团称 催化基因 。
3、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 磷酸 , 含氮碱基 和 戊糖 。
其中 含氮碱基 又可分为 嘌呤 碱和 嘧啶 碱。
4、大多数蛋白质中氮的含量较恒定,平均为__16_%,如测得1克样品含氮量为10mg,则蛋白质含量为 __6.25__%。
5、由于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在分子结构中含有__共轭__双键,所以在波长__280nm__处有特征性吸收峰,该特点称为蛋白质的__紫外吸收__性质。
6、当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如下Km__不变__,Vmax__降低__。
7、决定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生物学功能的是蛋白质的__一__级结构,该结构是指多肽链中__氨基酸残疾__的排列顺序。
8、最适温度__不是__酶的特征性常数,它与反应时间有关,当反应时间延长时,最适温度可以__降低__。
9、DNA分子中,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__氢键__相连,碱基间的配对原则是A对__T__、__G__对__C__。
10、三羧酸循环过程中有_____4______次脱氢和_____2____次脱羧反应;该循环的三个限速酶是___柠檬酸合成酶___、____异柠檬酸脱氢酶____和___α—酮戊二酸脱氢酶____11、tRNA的三叶草型结构中,其中氨基酸臂的功能是__与氨基酸结合___,反密码环的功能是__识别并结合mRNA__。
12、DNA复制时,连续合成的链称为__前导链__链;不连续合成的链称为__后随链__链。
13、RNA的转录过程分为__起始___、___延长___和__终止__三个阶段。
14、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线粒体。
三、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面好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D )A.精氨酸B.甘氨酸C.色氨酸D.谷氨酸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蛋白质一级结构内容的是( C )A.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B.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键链方式C.多肽链中主肽链的空间走向,如a-螺旋D.胰岛分子中A链与B链间含有两条二硫键,分别是A7-S-S-B7,A20-S-S-B193.下列辅因子中,不包含腺苷酸的辅因子是( C )A.CoAB.NAD+C.FMND.维生素C4.( B )实验是最早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A.大肠杆菌基因重组B.肺炎链球菌转化C.多物种碱基组成分析D.豌豆杂交5.DNA生物合成的原料是( A )A.NTPB.dNTPC.NMPD.dNMP6.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酶促反应( C )A.Vmax下降, Km下降B.Vmax下降, Km增加C.Vmax不变, Km增加D.Vmax不变, Km下降7.变构剂与酶结合后,酶( D )A.构象不变,活性降低B.构象变化,活性增加C.构象变化,活性降低D.活性增加或降低8.糖代谢中,常见的底物分子氧化方式是( C )氧化。
A.加氧B.脱羧C.脱氢D.裂解9.细胞内DNA复制起始的引物是( C )A.一小段DNAB.一大段DNAC.一小段RNAD.一大段RNA10.一般位于基因上游,可被RNA聚合酶识别并特异结合的DNA片段称为( B )A.起点B.启动子C.外显子D.内含子四、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1.芳香族氨基酸是( ABC )A.苯丙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脯氨酸2.含有腺苷酸的辅酶有( ABC )A.NAD+B.NADP+C.FADD.FMN3.线粒体内主要的呼吸链有( BD )A.磷酸甘油氧化呼吸链B.NADH氧化呼吸链C.柠檬酸氧化呼吸链D.FADH2氧化呼吸链4.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BD )A.抑制剂结构一般与底物结构相似B.Vm不变C.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抑制剂的影响D.使Km值增大5.从能量消耗的角度可以把生物膜对物质的运输分为( AD )A.主动运输B.苹果酸穿梭C.胞饮作用D.被动运输6.只在胞液中进行的糖代谢途径有( BC )A.糖酵解B.糖异生C.磷酸戊糖途径D.三羧酸循环7.下列氨基酸,哪些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A C D )A.PheB.TyrC.MetD.Thr8.嘌呤环中的氮原子来自( AB )A.甘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酰胺D.谷氨酸9.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是( ABC )A.A+C=G+TB.C=GC.A=TD.C+G=A+T10.酶的专一性可分为( BCD )A.作用条件专一性B.相对专一性C.立体异构专一性D.绝对专一性五、简答题(共4小题,第1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个性?答:(1)共性: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仅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酶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也不改变;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个性: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是催化效率更高,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容易失活,活力受条件的调节控制,活力与辅助因子有关。
2.磷酸戊糖途径有什么生理意义?答:(1)产生的5-磷酸核糖是生成核糖,多种核苷酸,核苷酸辅酶和核酸的原料。
(2)生成的NADPH+H+是脂肪酸合成等许多反应的供氢体。
(3)此途径产生的4-磷酸赤藓糖与3-磷酸甘油酸可以可成莽草酸,进而转变为芳香族氨基酸。
(4)途径产生的NADPH+H+可转变为NADH+H+,进一步氧化产生ATP,提供部分能量。
3.用反应式说明α-酮戊二酸是如何转变成谷氨酸的,有哪些酶和辅因子参与?答:(1)谷氨酸脱氢酶反应:α-酮戊二酸+NH3+NADH →谷氨酸+NAD++H2O (2)谷氨酸合酶-谷氨酰胺合酶反应: 谷氨酸+NH3+A TP →谷氨酰胺+ADP +Pi +H2O 谷氨酰胺+α-酮戊二酸+2H →2谷氨酸还原剂(2H):可以是NADH、NADPH和铁氧还蛋白4.遗传密码如何编码?有哪些基本特性?答:mRNA上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编成一个密码子,代表某种氨基酸或肽链合成的起始或终止信(4种核苷酸共组成64个密码子)。
其特点有:①方向性:编码方向是5ˊ→3ˊ;②无标点性:密码子连续排列,既无间隔又无重叠;③简并性:除了Met和Trp各只有一个密码子之外,其余每种氨基酸都有2—6个密码子;④通用性:不同生物共用一套密码;⑤摆动性: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相互识别的过程中密码子的第一个核苷酸起决定性作用,而第二个、尤其是第三个核苷酸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动。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试述糖酵解的中间物在其它代谢中有何应用?答: (1)琥珀酰CoA主要来自糖代谢,也来自长链脂肪酸的ω-氧化。
奇数碳原子脂肪酸,通过氧化除生成乙酰CoA,后者进一步转变成琥珀酰CoA。
此外,蛋氨酸,苏氨酸以及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在降解代谢中也生成琥珀酰CoA。
(2)琥珀酰CoA的主要代谢去路是通过柠檬酸循环彻底氧化成CO2和H2O。
琥珀酰CoA在肝外组织,在琥珀酸乙酰乙酰CoA转移酶催化下,可将辅酶A转移给乙酰乙酸,本身成为琥珀酸。
此外,琥珀酰CoA与甘氨酸一起生成δ-氨基-γ-酮戊酸(ALA),参与血红素的合成。
(名词解释答题处)1、指肽链中从N端到C端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序以及其上二硫键的位置。
一级结构只涉及共价键而不涉及次级键。
2、对于多亚基的蛋白质,当其中一条亚基与其他某些物质结合后,会改变其他亚基的结构,尽然使蛋白质的功能发生改变,这一现象称为变构效应。
它包括变构激活和变构抑制。
3、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作用,所以将蛋白质等大分子与其他小分子分离,这一操作过程叫透析。
4、由于碱基的紫外吸收特征,当双键DNA的螺旋结构遭到破坏,其紫外吸收值增强,这一现象叫增色效应。
5、糖酵解是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伴随着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该途径也称Embden—Meyethof—parnas途径。
6、三羧酸循环也叫柠檬酸循环,也称Krebs循环,这个循环以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战名三羧酸循环,简称TCA;又因循环的第一节产物是柠檬酸,故名柠檬酸循环;由著名生化学家H.Krebs发现,故称Krebs循环。
7、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
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从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叫做半保留复制。
8、就是将核酸中的4种核苷酸序列编码的遗传信息,通过遗传密码破译的方式解读为蛋白质一级结构中20种氨基酸的排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