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学概论

建筑学概论

建筑学概论建筑学概论【摘要】《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学以及各建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所阐述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未来从事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的工程师必须掌握的。

本文针对目前独立学院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改革探究;教学改革《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学以及各建筑专业学习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的基本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建筑方案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而且为后续课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因此,《房屋建筑学》在建筑类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鉴于本课程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本课程老师的重点讨论对象,下面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浅谈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

以本校为例,我们是独立学院,它是指由普通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按照新的办学机制、新的办学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创建的本科层次的二级独立学院,即应用型为主的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培养熟悉管理知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具有各类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人员,而不是各种“学问家”。

为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应走出传统的以培养“学问家”为主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立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主的课程模式。

围绕“素质、知识、能力”三个基本要素,开展教学活动与教学改革。

1. 房屋建筑学在独立学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 教学课时少,教材、教学内容陈旧房屋建筑学主要讲述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设计原理和构造原理,是一门内容广泛,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其中主要讲述民用建筑的构造原理,但是它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经济等,如此多的内容,课时又由原来的56个课时缩减为48个课时,教师很难完成教学内容。

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对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只能一带而过,没有充足的时间做详细解释,导致学生对一些复杂的概念理解模糊,很难掌握。

而且我们所用的教材是重庆大学出版社的《房屋建筑学》,2011版,虽然经过几次修订,但教材中的许多内容还是没有及时更新,很多构造做法和技术处理应用很少,或者说已经过时了,如木窗的构造、瓦屋面的做法,在实际工程中很少采用,内容讲述还是以砖混结构为主,对已经发展成熟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很少提及,教材内容没能很好地紧跟建筑业发展的步伐。

1.2 教师师资普遍年轻观察我们学校的老师,可以说90%以下是青年人,大家都说年轻是一种资本,比较容易和学生沟通,更容易接受一些新思想、新理念,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较快。

然而这更是一种劣势,年轻教师普遍缺乏经验,起步较晚,很多教学方面的内容都是照抄其它同等院校的,难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又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

1.3 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单一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在下面听的迷迷糊糊,昏昏欲睡,一脸茫然,老师在上面讲的精疲力尽,口干舌燥,不管下面的反映如何,只顾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我们的考核方式就是学期末,统一进行考试,合格与否主要凭这张试卷决定,不管怎样,只要这张试卷的分数没有达到底限,这门课就是不合格,那就等着补考或者重修。

所以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学生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是靠旁门左道得来一些复习资料,把希望寄托在资料上面,为了通过考试,使尽浑身解数。

1.4 实践课太少房屋建筑学讲述的主要内容,建筑构造部分实践性较强,很多内容是从工程实践经验中概括得出的。

而我们目前理论课48学时,2周的课程设计,没有认识实习等实践课,教师在课堂上就是照本宣科,理论知识本身就枯燥乏味,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低。

而且建筑除了有抽象的特点,同时还有视觉感悟的特点,只有通过实践课,深人其中,才能体会各种形式的建筑随区域、风俗、文化的变化,才能缩小理论和实际的差距,更好的实现完成我们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的本科人才。

2. 房屋建筑学在独立学院的教学改革针对房屋建筑学在独立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就我校可采取的措施或建议如下:2.1 教学内容的改革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伴随着近代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的教材、教学内容陈旧,不能紧跟建筑业发展的步伐,使我们的学生适应工作岗位能力较差。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能反过来指导实践活动。

我们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本科院校,因此,教学内容的调整要围绕培养目标来进行。

使学生走出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快适应工作,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分析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现行规范和技术,对各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提炼,以原内容为基础,删除那些陈旧的建筑技术和构造做法,增加一些本行业的最前沿的知识,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多而杂,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如果我们照本宣科,点点俱到,这样按照教学计划,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删繁就简,需要掌握的重点章节、重点内容花功夫重点讲解,主要内容一定要讲深讲透,一般性的了解内容可以一带而过,而且我们要注意内容的实用性,尽量缩小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间的差距,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必须的,而且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2.2 教师要不断地扩充和更新知识近年来,建筑业出现了很多新理论、新材料和新技术,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作为《房屋建筑学》的教师,就要不断扩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博览群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来满足教学的要求。

利用各种途径丰富自身的知识,例如多看前沿性的杂志、,多参观实际工程等,在讲解时多结合实例,才能对自己要讲的内容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才能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取,才能适应专业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2.3 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多,而且知识点零散,重点就是房屋各部分的构造要求、构造方法,单纯的课堂讲授,以教师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而且学习效率也不高。

为了实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有必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在第一次上课前就要给学生讲述学习这门课的意义,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学好这门课程对以后的工作会产生什么影响等,激发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从心理上对这门课重视起来,摆好此门课的位置。

我们可以采用问答式的教学方式,比如我们讲到房屋的平面设计时,可以提问平面设计的要求,启发式的带领同学们进行思考,教室为什么设计成这种形状,长度和宽度为什么采用这个尺寸,为什么设置窗户,门和窗的位置为什么在这里等,讲述平面形状时,可以提问同学们都见到过什么形状的平面,比如我们的教学楼是什么样的,食堂是什么样的,体育馆等又是什么样的平面等;常见的平面形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常采用这种平面形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而且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讲课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对每个知识点都详细展开,扩展补充,这样,学生听起课来没有重点,分不清主次,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消化吸收”,教学效率也不高。

我们只需抓住建筑物基本的共性,总结规律,其它特殊的个性方面的,教师启发式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再次,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应强化实践环节,它不仅可以用来检验学生所学的设计知识和构造知识,而且还可以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最后通过2周的课程设计,训练学生构造设计能力以及绘制、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此外,根据授课内容,适当采用现场教学也是很有必要的。

教材中的内容大多是通过“图”的形式来表达的,大部分的图都是利用投影原理画出来的,学生单纯看图感觉比较抽象,缺乏形象感和立体感,有些复杂的构造做法还是不理解,这时,教师可结合本校的建筑物,如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图书馆等建筑物实例的构造做法进行讲解,这些具体的构造做法就是鲜活的课堂。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不同建筑物的平面设计、立面设计、体型组合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概念,通过直观生动的现场观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并结合具体问题,积极进行思考,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化、简明化,从而形成牢固的记忆,提高了辨别洞察客观事物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4 加强实践锻炼,注重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21 世纪的教育特征,我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的本科人才。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我们要紧密联系实际,尽量增加实践性活动,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最终使学生成为当今就业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1、重视平时的大作业平时的大作业就是针对某一章节或某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包括建筑物的平面设计、立面设计、楼梯设计、墙身节点详图等,进行练习,通过练习,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已学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翻阅规范、图集,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强化工程素质。

2、抓好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环节,是房屋建筑学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教师选题时应尽量接近实际工程,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建筑,如单元式住宅楼、中小学校教学楼等的建筑设计。

指导过程中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设计资料和设计规范,通过独立思考,分析,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优先选用新材料、新技术方案,以使教学内容和建筑业的发展相适应,设计出风格突出、造型新颖、丰富多彩的作品。

通过做课程设计,学生对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有了了解;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也有了提高、对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和绘制施工图的能力更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了正确、熟练运用结构设计规范、图集和参考书的能力;全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专业综合能力。

3、增加认识实习我们是独立型的本科院校,培养目标就是应用型的本科人才,注重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