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综合-方剂学(十三)模拟题

中医综合-方剂学(十三)模拟题

中医综合-方剂学(十三)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汤姆森路透的初步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企业并购金额总计为2.89万亿美元,为2005年以来最低水平,同比减少了31%。

来自Dealogic的最新数据则显示,全球2008年并购交易的总规模为3.28万亿美元,较2007年同比下降29%。

这一事实表明A.资本愈来愈具有社会性B.资本积聚规模越来越大C.资本集中速度有所减缓D.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A.B.C. √D.题干反映的是2008年全球资本集中有所减少,故C项符合题干要求。

题干没有涉及资本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内容,所以,A项被排除;题干反映的是资本集中,而不是集聚,因此,B项也被排除;题干没有涉及资本与劳动力的对比关系问题,因而,D项也不符合题干要求。

2.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销量大增。

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

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A.B. √C.D.[考点] 本题考查社会结构。

[解题思路点拨] 社会经济结构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结构指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狭义的经济结构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

经济结构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

社会经济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

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三部分,其中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结构指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狭义的经济结构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

政治结构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

文化结构主要指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社会意识形态,即文化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

3.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C.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A. √B.C.D.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大量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侵入党内,给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克服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因此,正确选项是A。

选项B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选项C、D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因此,B、C、D均不符合题意。

4.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B.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C.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D.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A.B.C.D. √“一国两制”即在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个中国”的实质就是中国的主权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实行“两种制度”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因为,两种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陆地区是国家的主体,起着决定作用,A、B、C项的表述没错,但D项符合题意。

5.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当速度、比例、效益有冲突时,放在第一位的是( )A.速度 B.比例C.质量 D.效益A.B.C.D. √经济的增长必须是有效益的增长。

否则就会造成国家经济资源的浪费,造成环境的破坏等等。

6.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A.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C.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D.政企职责分开A.B.C.D.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十分关键。

它要扮演以下几个角色: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行政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

政府要转变职能,要具体做到:(1)实现政企分开,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2)分离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制职能。

(3)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

7.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A.B.C. √D.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是实践的先导。

列宁曾经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能够把人们的思想变成客观现实,可见,C是唯一正确选项。

科学的认识往往是具有超前的预见性的,是实践活动的先导,由此可知A 和B项是错误的。

实践与认识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合一”的观点是错误的。

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要求是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A.B.C.D.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其中,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

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因此,D项符合题干要求。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的权利客体是( )A.发明 B.科学发现C.作品 D.外观设计A.B.C. √D.著作权的权利客体是作品,专利权的客体是发明。

10.右边的漫画表明A.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B.前者是教条主义,后者是经验主义C.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D.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A.B.C. √D.成功者的足迹,对后来者来说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

视为路标,体现了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所以C正确。

视为框框,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11.2010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B.科技进步C.创新 D.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A.B.C.D.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A.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B.保护民族工商业C.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建立人民民主专政A.B.C. √D.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也是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13.价值作为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它只能存在于一定的载体里,这个载体是A.交换价值 B.财富 C.社会分工 D.商品经济A.B. √C.D.财富可类同于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14.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A.改革开放 B.发展生产力C.解放生产力 D.发展科学技术A.B. √C.D.15.偶然性是指A.事物发展中符合规律的趋势B.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前途和方向的趋势C.客观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D.客观事物发展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A.B.C. √D.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ABD 都是指必然性,不能选。

16.毛泽东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是在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C.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A.B. √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因为A.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B.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不是理论教条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D.马列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A. √B. √C. √D.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B.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C.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必然要求A. √B. √D.该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答案很容易排除,毛泽东并没有提出和谐社会的理论。

’19.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党和国家经过“三个转变”后,在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个转变”是指( )A.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转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从封闭转到开放C.从固守成规转到全面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为中心D.从自力更生为主转到以对外开放为主A.B. √C. √D.正确的答案是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改革开放。

考生要注意:早在1956年,我国就完成了由社会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建设;而改革开放也决不意味着由自力更生为主转向对外开放为主。

20.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萌芽 B.形成 C.完备成熟 D.曲折发展A. √B. √C. √D.21.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是( )A.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B.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C.美好精神产品的重要创造者D.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主力军A. √B. √C. √D. √这是党关于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用的表述。

22.科学家发现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A.是社会的产物B.不是纯粹的生物过程C.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D.人类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形成过程都离不开社会A. √B. √C.D. √狼孩没有人的意识这一事实说明,作为人的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有了人,才有了人的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不是纯粹的生物学过程,它是社会的产物,无论是人类意识还是个人意识的形成都离不开社会,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无所谓意识。

所以AB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C项有极大的迷惑性和干扰性,最容易被误选为正确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生要非常仔细地审题。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精神现象,而不是物质现象,所以C项是错误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