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答题、论述题

简答题、论述题

2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22.德育工作者的概念及素养。

23.学生品德修养的作用。

24.社会德育的基本要求。

25.品德的“三维结构说”。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

22.贯彻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要求。

23.班集体的涵义及其德育作用。

24.德育工作者的素养。

25.学校德育管理的主要原则。

21.简述品德修养的基本过程。

22.班集体的德育作用有哪些?23.简述学校德育的特征。

24.简述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贯彻要求。

25.简述社会精神文化对品德发展的作用。

2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

22.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23.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4.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原则。

25.社会德育的特点。

21.德育的内涵。

22.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的制约作用。

23.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4.社会德育的特点。

25.德育工作者劳动的意义。

2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22.德育工作者的概念及素养。

23.学生品德修养的作用。

24.社会德育的基本要求。

25.品德的“三维结构说”。

21.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2.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要求。

23.简述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意义。

24.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规律性联系。

25.社会德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1.德育规律的涵义及特点。

22.班集体的德育作用。

2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

24.社会德育的特点。

25.品德修养的涵义及作用。

2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2.什么是品德测评?品德测评应遵循哪些原则?23.德育目标的涵义及其作用。

24.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21.(1)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人的品德。

(2)培养一定社会的政
治领导人才。

(3)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制造社会舆论。

22.(1)品德测评是按照一定法则,用数字来描述人的品德行为,并据此进行分
析和作出评定。

(2)品德测评应遵循:①方向性原则②教育性原则③客观性原则④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⑤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原则2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它对德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选择、协调、激励作用。

24.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语言说理法)、形象感染法、实际训练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法等。

25.(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自觉纪律教育(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8)道德教育
1.阐述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2.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性质和特点?
3.为什么学校德育在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如何理解德育的定义?
5.简述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基本
21.课外活动的涵义与特点。

22.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

23.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24.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原则。

25.德育工作者劳动的特点。

21.课外活动的涵义与特点。

22.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

23.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24.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原则。

25.德育工作者劳动的特点。

1.什么是德育内容?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有哪些?
2.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商品经济是如何制约德育的?
3.
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4.你是怎样理解德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的?
5.学校德育的概念及其特征。

25.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简述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

2.简述品德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其各自的作用怎样?
3.如何理解和贯彻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5.进行社会德育的基本要求是怎样的?
26.联系实际论述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德育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

2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6.德育要遵循的人的品德发展年龄特征规律。

27.因材施教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

26.试论述如何在把握知、情、意、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实施德育。

27.联系实际分析如何把握好德育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6.试述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27.联系实际谈谈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指导学生的品德修养。

26.知行统一原则的涵义及贯彻要求。

27.谈谈指导学生进行品德修养应注意的问题。

26.联系实际论述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德育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2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6.如何理解学生品德是在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教育中形成的?27.联系实际分析如何指导学生品德修养和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的能力?
26.联系实际说明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原则的涵义及贯彻要求。

27.试论述品德测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6.中小学生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些?请你结合德育工作实际,分析说明其中一条原则的提出依据和贯彻要求。

27.结合德育工作实际,谈谈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

26.(1)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①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原则②知行统一原则③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④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⑤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⑥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⑦因材施教原则⑧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⑨品德教育和自我品德教育相结合原则(2)结合德育工作实际,分析说明其中一条原则的提出依据和贯彻要求。

27.(1)应具备的素养:①思想道德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思想观点;法纪道德素养:包括具有社会主义的法纪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素养(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②知识和能力素养。

知识素养:德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基本的马克思义主义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知识素养、德育科学知识素养、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组织德育活动能力、语言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③德育科研知识和能力素养。

德育工作者要增强德育科研意识,掌握德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勇于进行德育科研,提高德育科研能力。

1.试述品德修养的标准、过程和特点。

2.联系实际谈谈一个称职合格的德育工作者要具备的素养条件。

1请你就“德育有法而无定法”理论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品德修养和提高品德修养能力?
1.什么是现代德育?联系实际谈谈现代德育的存在基础和基本特征。

2.联系实际论述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26.论述学生品德是如何形成的。

2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指导学生的品德修养。

26.论述学生品德是如何形成的。

2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指导学生的品德修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