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叶绞股蓝

七叶绞股蓝

绞股蓝有五叶、七叶、九叶以及苦味和甘味两种,其中九叶甘味绞股蓝皂甙含量最高,但我国境内非常少见,其次是七叶甘味绞股蓝,不同种类的绞股蓝所含功效成份不同,其功效作用也有区别,味苦的,性寒,清热解毒功效更强,对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慢性支气管炎等效果更好;因太苦很难直接入口,一般用作绞股蓝皂甙的提取;味甘的,养心护肝,益气和血更甚,对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失眠头痛等效果好一些。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七叶胆、甘条蔓、小苦药、公罗锅底。

具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功能。

产长江以南各省区,现陕西、湖北、浙江、江苏、山东等省有栽培。

绞股蓝喜阴湿环境,忌烈日直射,耐旱性差。

野生多见于海拔300-3200米的山地林下,阴坡山谷和沟旁石墟,一般3-4月萌发出土,5~9月为旺盛生长期,8月下旬枯萎,全年生育期180~220天。

种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用流水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除休眠。

发芽适温为15一30℃的变温。

种子寿命为1年。

绞股蓝无性繁殖能力强,其地下根茎和地上茎蔓的茎节均能萌发不定根和芽,并可长成新的植株,据此,生产上常用于无性繁殖。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宜选山地林下或阴坡山谷种植。

一般土壤均可种植,但以肥沃疏松的砂壤土为好。

每亩施农家肥2000千克作基肥,翻耕耙细,作成1.3米的畦,也可利用自然山地开畦种植。

2.繁殖方法生产上常用根茎分段繁殖和茎蔓扑插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l)根茎繁殖于春季2-3月或秋季9-10月进行,将根茎挖出,剪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每小段l-2节,再按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每穴放入1小段,覆土约3厘米,裁后及时浇水保湿。

(2)扦插繁殖一般5-7月,植株生长呈现旺盛时,将地上茎蔓剪下,再剪成若干小段,每段应有3-4节,去下面2节叶子,按10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斜插入苗床,入土1-2节,浇水保湿,适当遮荫,约7天后即可生根。

待新芽长至10-15厘米时,便可按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育苗移栽。

(3)种子繁殖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

直播于3月中、下旬,按行距30-40厘米开浅沟或穴距30厘米开穴,种子播前用温水浸种l-2小时。

播种后覆土1厘米,浇水,至出苗前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播后20一30天出苗,每亩用种1.5-2千克。

当苗长至具2-3片真叶时,按株距6-10厘米间苗,苗高15厘米左右时按15一20厘米定苗。

育苗播种时间同直播,撒播或条播,播后可在畦上盖草并
浇水保湿。

出苗后揭去盖草。

幼苗具3-4片真叶时,选阴天移栽于大田。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在幼苗未封行前,应注重中耕除草,并注意不宜太近苗头,以免损伤地下嫩茎。

(2)追肥定植后1周即应施1次薄粪,配施少量尿素及磷、钾肥,每次收割或打顶后均要追1次肥。

最后1次收割后施入冬肥。

冬肥以厩肥为主。

(3)打顶当主茎长到30一40厘米趁晴天进行打顶,以促进分枝。

l年中可进行2次,一般摘去顶尖3-4厘米。

(4)搭架遮荫苗期忌强光直射,可在播时间种玉米或用竹竿搭l-1.5米高的架,上覆玉米、芦苇等遮荫物。

由于绞股蓝自身攀援能力差,在田间需人工辅助上架。

一般在茎蔓长到50厘米左右时,将其绕于架杆上,必要时缚以细绳。

搭架是绞股蓝生产上一项重要措施。

(5)排灌绞股蓝喜湿润,故要经常浇水,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受涝。

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多发于生长后期,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2)三星黄萤叶甲4月下旬始发,以幼虫和成虫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

苗期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地面喷雾。

(3)灰巴蜗虫和蛤蝓为害叶片、芽和嫩茎,可撒施石灰水或石灰粉防治。

此外尚有小地老虎、蛴螬为害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