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来西亚(Malaysia)【示范导游词】1、马来西亚概况马来西亚位干东南亚各国的中心点,北邻泰国,南接新加坡。
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和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沙巴组成,位于北纬1°—7°之间,是一个热带之国,陆地面积为面积23.9万平方千米,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千米。
马来半岛南部习惯上称为西马,婆罗洲岛的沙巴及沙捞越两州则称为东马。
从地图上看,马来半岛就像一大片树叶浮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除一面和泰国接壤外,其他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610千米。
不过海岸附近多为沼泽地,天然良港不多,唯有西南海岸的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马来西亚正好位于两大洋之间交通的咽喉。
马来西亚位于赤道附近,又是半岛,所以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海洋性气候,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6—29℃之间。
全年雨量充沛,10—12月是雨季。
年平均降雨量为2000—2500毫米,东马在3000毫米以上。
6—7月降雨量最少,8—9月和10—12月降雨量最多。
降雨虽多,但雨下得骤,停得也快,极少有连阴雨。
因此,有人说马来西亚是个拥有永恒夏天和永恒阳光的地方;全年气温变化很小,雨后天气转凉,故有"四季是夏,一雨成秋"的说法。
在马来西亚东海岸和东马,11月至次年3月是雨季,4—5月和10月十分炎热。
在马来西亚旅游,基本上全年都适宜。
白天虽然炎热,但是午后有阵雨,晚上会有季风吹拂,十分凉爽。
尤其是北部的槟榔屿,早晚气候适宜,凉风不断。
马来西亚首都为吉隆坡,全国分为13个行政州,其中西马的11个州曾经是伊斯兰王国。
13个州包括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榔屿、霹雳、玻璃市、雪兰莪、丁加奴以及东马的沙巴、沙捞越,另有3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纳闽和普特拉贾亚(Putra Jaya,联邦政府行政中心)。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所组成的国家。
总人口为2100万人,其中马来人占大多数,华人及印度人次之,还有当地沙巴、沙捞越的少数民族。
马来语为马来西亚国语和官方语言,英语为通用语言和函电语言,其他还有汉语、泰米尔语和一些部族语言。
在马来西亚,华人很自豪。
马来西亚的首富当属拥有香格里拉集团的郭鹤年和云顶集团的主人林梧桐。
马来西亚三大民族中,印度人主要以务农为生,马来人主要以捕鱼为业,华人大多经商。
马来西亚是个以农立国的民族,因此维持着许多原始信仰,特别是各民族浓厚的宗教色彩。
其宗教融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响尤为深远。
由于多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特色。
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
由于马来人在政治上势力很大,伊斯兰教也成为马来西亚的国教,全国各地的主要清真寺无不雄伟壮丽。
除伊斯兰教以外,马来人还保留着原始宗教,其代表性的仪式是称作昆德利的共食仪式。
这种共食仪式起着维持社会连带关系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马来人的社会组织是由伊斯兰教规范和传统习惯二者合一共同维系的。
住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
有代表性的佛教寺院有吉隆坡的观音寺、三宝洞、霹坜洞;马六甲的青云寺;槟榔屿的极乐寺、白云寺等。
寺院规模多宏伟壮观,大多成为名胜之地,充分反映了支撑马来西亚经济的华人的社会力量。
佛道混合是这些寺院的特征,一个寺院里往往同时供奉着福德正神、玉皇大帝和释迦牟尼、观音菩萨。
住在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多为印度南部的泰米尔族。
其代表性的宗教当然是印度教,这是印度人特有的宗教。
印度教的特点是一无教祖,二无教会组织,三无至高无上的经典,人们崇拜村镇神、家族神和个人神三种神祗。
印度教有许多外国人很难理解的地方,比如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教终极理想是达到梵我如一,而要达到这种至高的境界需要做瑜珈等种种苦行。
供奉的神有维鸠奴神、湿婆神。
2、马来西亚的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马来西亚拥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拥有很多高质量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热带丛林、珍贵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风、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及现代化的都市。
垂泻的瀑布、湍急的河流、平静的湖泊、多峭壁的山岳、神秘的洞穴、丰富的海洋、动人的珊瑚礁和风景优美的岛屿,使马来西亚成为一个吸引寻幽探秘者和热爱大自然者的天堂。
这里美丽多彩的热带风光,千姿百态的山、河、海、岛、礁、滩、洞,奇异美妙的各种动植物,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马来西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旅游胜地,享有“热带旅游乐园”的美称。
马来西亚是一个到处充满欢笑之地,其丰富多元的文化差异也让游客有很深刻的体验。
这里到处都是引人入胜的旅游胜地,同时,这里的人民皆很热情和友善,因此,不论你选择何种旅游方式,她绝对可以使你体验亚洲的真髓。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岛屿与半岛的海洋国家,具有很长的海岸线。
沿海风光旖旎,白色或金色的沙滩,蔚蓝色的大海,以及魅力独特的珊瑚岛和色泽艳丽的海洋生物,使无数游客乐不思归,漫步在椰林海滩,沉浸在阳光、白沙、绿野、碧海、蓝天之中,会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受。
马来西亚的人文特色充满了异国情调。
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不同风格的城市建筑,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遗迹,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使人心驰神往,有人说马来西亚不仅是东西方民族人种的熔炉,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汇合地。
马来西亚境内崎岖多山,有八条大体平行的山脉纵贯南北。
其中如塔汉山,(海拔2190米)、克罗克山脉主峰基纳巴卢山(海拔4101米),是马来西亚的最高峰,也是东南亚的最高峰。
从远远的海上望去,锯齿形的群峰,俨若堡垒雉堞,雄踞南天。
高山峡谷间溪流湍急,多险滩瀑布,山上古木参天,山顶一直云雾迷漫,山中多溶洞,景色壮丽而又秀美。
马来西亚山区气候凉爽,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许多名胜就坐落在这些山中,在这高山避暑的胜地,你可以去丛林中漫步,攀登高峰,打高尔夫球,或恣意享受这山中的宁静。
马来西亚森林覆盖面积大,占全国总面积的74%,且多为原始热带雨林,所以野生动物非常多。
马来西亚虎被称为代表性动物,还有世所罕见的珍禽异兽,如独角犀牛、巨猿、豹猫、树蛇、岩羊等;此外,蝴蝶在马来西亚有2000种以上,这里的蝴蝶色彩绚丽夺目,不少品种世间罕见。
马来西亚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葱翠墨绿的植物,五彩综纷的奇花,随处可见。
常见的植物有椰树、橡胶树、槟榔树等;热带花卉有生长在原始森林中的大王花,盛开时直径达1—2米。
它色泽红艳,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朵,被称为“花王”;此外,还有品种繁多的各色兰花,除了人工栽培的以外,生长在深山老林里的野生兰花清新淡雅,更为珍贵,在马来西亚,兰花、蝴蝶、巨猿被视为当地三宝。
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丛林是世界最丰富的多元自然生态观察区之一,有14500种花卉植物,600多种稀有的鸟类,210种哺乳动物,150种特殊品种的青蛙,140种本地蛇类,80种奇特的晰蜴,以及数以万计的昆虫与其他生物。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锁钥之处,交通十分方便,从世界各地经航空或水路、陆路,都可到达。
马亚西亚的不少旅游胜地在交通上直接和城市联系在一起,如吉隆坡、马六甲、怡保等;所以,最佳的旅游路线就是从吉隆坡开始,然后到毗邻的各州游览、参观。
3、马来西亚主要游览景点●吉隆坡(Kualu Lumpur)马来西亚的首都,总面积有244平方千米,人口约100万。
吉隆被喻为“花园城市”,在绿树椰林之间点缀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世俗与宗教的建筑。
市内尖塔高耸的清真寺是一派阿拉伯情调,而雕梁画栋的天后宫则完全是中国风格,那带有奇怪可怖塑像的建筑是印度教寺庙,城堡式的火车站唤起了人们对中世纪西欧的遐想。
●吉隆坡塔(Menara Kuala Lumpur)高达421米,坐落于马来西亚首都市中心,目前是亚洲最高,全世界第三高,同时也是马来西亚的最新地标。
吉隆坡塔由五个基本结构组织而来,而主要功能在电讯传递方面,诸如电报、广播等等,当然,由于它附近便利的交通及塔内广阔的空间,吉隆坡塔同时也开放给政府、民间举办艺文活动,不但有全新的感受,同时,也是马来西亚人民引以为傲的。
●国家皇宫(Istana Negara)位于中央车站南方的皇宫,是现任国家最高元首的居住宫殿。
由于马来西亚的最高元首是由各州的苏丹轮流推选,故当选为最高元首者,就会举家迁入此一金黄圆顶的阿拉伯式皇宫。
若遇上庆典时,皇宫便会在夜间披上五彩的灯饰,游客可在外摄影留念。
●独立广场(Dataran Merdeka)具有神圣历史意义的独立广场,是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日国旗冉冉上升的所在地。
如今迄立了一支高达l00米的旗杆,被列为世界最高的旗杆之一。
位于广场后边的雪兰莪俱乐部,是一栋都是铎式的建筑,美丽庄严。
而立于一旁的圣玛利天主教堂,则是百年的哥德式建筑,值得一看。
●王宫位于吉隆玻火车站以南的伊斯塔那路(Jln.Istana),它是现任国王的寝居。
王宫是一座金黄色圆顶的阿拉伯式建筑,有非常美丽的庭园.●国家清真寺位于吉隆玻火车站西北的希夏穆丁苏丹路,1965年8月建成。
其式样与装饰同麦加的大清真寺相仿,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以现代方式表达传统的伊斯兰文化艺术,构思新颖。
主要建筑有礼拜大殿、诵经堂、大宣礼尖塔、陵墓和办公楼。
●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位于西郊湖滨公园南门东侧,白墙赭瓦,是两层的古典式马来建筑(米南加保风格),1963年开放。
馆内陈列许多精致的工艺品和出土文物,以及与自然、历史、艺术和民俗有关的物品、动物标本(包括鸟类标本),珍藏着许多东南亚的珍艺瑰宝.●国会大厦(Parliament House)位于湖滨公园西北方,是一座白色现代化建筑。
大厦内有政府机关办公室、图书馆、宴会厅及会议室.国会开会时,游客可入内旁听,但必须衣着端庄整齐。
●国油双塔楼(Kuala Lumpur city centre)坐落于吉隆坡市中计划区的西北角,属于此计划区的第一阶段工程。
KLCC 计划区占地超过100英亩,第一阶段工程除了兴建国油双塔楼之外,还包括50层楼的安邦大厦(Ampang Tower)、一座广达14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30层楼的挨索大楼(Menara Esso)、拥有645个房间的吉隆坡东方文华酒店(Mandarin Oriental Kuala Lumpur Hotel)、可容纳5500人祷告的清真寺,还有一座利用天然气来制造冷水的冷气中心,可以提供,KLCC计划区所需的冷气,此外还特别保留了50英亩的公园绿地。
●黑风洞(Batu Cave)离吉隆坡市区l3千米,由3个大洞及无数个小洞所组成,是吉隆玻市郊最热门的旅游胜地。
在丛林掩映、削壁千刃的半山腰有一组石灰岩钟乳石溶洞,登272级石梯步行到洞穴,也有缆车直达洞口。
溶洞共有20个,但以光洞和黑洞最大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