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防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人防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人防工程施工技术方案1、工程施工测量1.1施工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及设计图纸1.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本工程的平面控制采用平面控制网法。

(一)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 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 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 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 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二)建筑坐标系的建立为便于施工中测量数据计算,需要建立建筑坐标系,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原点,建立建筑坐标系。

施工中的数据计算,放样工作均应以此坐标系为依据。

(三)控制点的建立先用经纬仪根据平面控制网放出建筑物轴线,并在场地上做好轴线控制点,并定期(二星期左右)复测一次。

控制点的做法为用2m长钢管打入地下,地面上留200mm,上焊铁板并在铁板上划十字线。

并在控制点外砌500mm高砖墙,中间浇捣素混凝土至控制点面并在砖墙上加盖,防止垃圾等杂物进入。

(四)控制网加密和施工放线垫层施工完成后,要根据施工控制网精确测定建筑物位置,并进行控制网加密,各轴线交点要以红三角作标记,要求轴线间距、线垂直角必须附合规范要求。

(五)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轴线控制网的指标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量仪器采用电子全站仪,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

测量时,严格按规程中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来进行。

1.3工程竖向投测基准点布设原则本工程在±0.00以下采用外控法,即在基坑每施工段的四周设立水准控制点。

以这此轴线控制点为基础,将轴线引测至基坑内。

1.4高程控制网布设(1)高程控制网起始依据高程控制网依据业主提供场区内高程控制基点测设。

(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土方开挖工作分段进行的特点,高程控制网分段测设,但为了保证基坑底标高精度一致,要及时进行联测。

考虑到施测方便,高程控制网,拟布设在护坡上。

为了便于施测及校核,每段布设2~3个控制点。

在控制点的设置位置,用清水冲刷掉墙面浮土,薄抹一层水泥砂浆,做成一块10cm×10cm的平整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涂上红色“ ”标志,并在旁侧注明相对标高。

(3)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标高控制网拟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测量仪器选用DS3型水准仪,往返观测。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土方施工清底在预留的20cm~30cm层面,每隔3米设水平桩控制基底标高。

(5)标高竖向传递标高竖向传递采用50米钢尺,加尺长、温度、拉力三项改正,每层均需交圈闭合检查,误差不得超过5mm。

1.5质量保证措施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1.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3.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5.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6.轴线放完后要求进行闭合检查。

7.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8.每一项测量工作都要进行自检—互检—交叉检。

2.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2.1桩基施工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ф650mm。

2.2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本工程施工,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决定采用4套钻孔灌注桩桩机。

本工程采用SBJ-300型桩机施工,施工工艺流程详见施工工艺流程图。

1)施工准备工作a、现场做好硬地坪和流浆槽、泥浆循环池、泥浆沉淀池等配套工作。

b、由技术测量人员做好桩基轴线放设工作,定出桩位,并经复核准确无误后,做好护筒埋设及校正工作。

c、按施工顺序及施工平面布置,做好机械就位工作。

d、为便于测量和防止控制点移位,在施工区周围的固定位置做好复测标记。

2)施工工艺a、工艺流程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孔→一次清孔→提钻杆→安放钢筋笼(钢筋笼制作)→安放导管→二次清孔→成孔记录→水下混凝土浇捣→成桩完毕→钻机移位(依次循环至最后一个桩完工)施工工艺流程图b、护筒埋设灌注桩施工必须埋设护筒,护筒制作用3mm厚的钢板卷成直径为Ø700~800mm的护筒。

先人工取土,当取土至原状土时放置护筒,安装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应尽量吻合,最大偏差不大于20mm,护筒的顶面应略高于施工地面。

为确保护筒位置的准确性,再次校正护筒中心偏差,用粘土填实护筒周围的空隙。

c、钻机就位钻机定位时,必须保证钻机钻杆垂直度,垂直度应控制在1%以内,确保安装稳定,水平准确。

转盘中心和护筒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

d、钻机成孔成孔前校正钻机的滑轮组、回转器和钻头,使之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保证钻头在吊紧的状态下钻进,以保证垂直度。

初钻进时应减慢速度,以保证护筒底部的护壁稳固,成孔过程中应根据土层情况调整进入速度,遇塑性较大的土层宜采用快速慢进的方法,以保证孔径。

钻机钻进时,泥浆必须根据钻进速度及土质情况调整,直至取土到设计标高,并在钻机成孔时做好成孔记录。

护壁泥浆采用原土造浆,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30之间,孔内泥浆应高于地下水位0.5~1.0m,现场采用泥浆池和泥浆泵组成泥浆循环系统。

e、清孔钻进至设计孔深后,宜稍提钻杆在原处进行第一次清孔,吊放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导管安放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清孔,孔底沉淤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既沉渣小于10cm,清孔后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用泥浆比重计测定,并记入成孔记录及检查合格签证记录。

f、钢筋笼制作吊放采购的钢材必须有质保书和试验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由具备上岗证的钢筋工、电焊工按定位法进行制作为控制保护层厚度在钢筋笼主筋上设置不少于3付垫块,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为确保质量,垫块采用混凝土预制块。

钢筋笼主筋连接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长度≥10D,相临主筋焊接接头上下错开≥500mm,在同一截面上接头不大于50%。

钢筋在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两端的螺旋筋与主筋的交点必须全部焊牢,其余部分可间隔点焊。

钢筋笼制作好后应堆放平整,成套堆放,堆积最多为二层。

为保证安放至孔内的钢筋笼的标高,由测量员测定钻机平面标高,由施工员测定焊接定位钢筋的长度。

钢筋笼分节制好,安放前由施工员会同甲方、监理进行验收,并当场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未经验收的钢筋笼不得安放使用。

g、混凝土成桩施工混凝土采用水下C30、C35商品混凝土,用Ø219导管浇灌水下混凝土,导管接口严密不漏水、不漏气,导管离孔底50cm左右。

为保证导管的埋入度和加大对孔底的冲击力,第一斗混凝土应在1m3左右。

浇灌水下混凝土过程中,严禁将导管拉出混凝土面或埋入过深,因此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计算混凝土上升高度。

3)质量保证措施a.保证材料质量材料必须采用正规厂家的产品,每批进场后要有质保书。

电焊条采用E43**(Ⅰ级钢)、E50**(Ⅱ级钢)性能必须满足国家标准,采购时必须有质保书。

b.保证测量定位正确用经纬仪进行样桩定位,钻孔前应复核测量基线、桩位,桩机就位后,认真对准桩位中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复验,监理认可后方可施工。

为便于竣工后桩位准确性的测量,桩位定位基准点必须在不受影响,不宜破坏的地方,并树立明显保护标志。

4)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是建设和施工单位的共同目标,也是评判施工企业素质优劣的重要质量标准,我公司在本工程施工任务的实施中做到安全和文明生产,创建文明工地。

A.安全生产a.措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负责人。

b.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工地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日常安全工作,由各工种、各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

由项目经理、施工负责、专兼职安全员,组成项目安全领导小组,检查督促项目的安全生产。

c.工人进场前由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进场后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制度”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定期召开评比活动,杜绝安全隐患,由安全员做好安全日记。

开工前由项目部组织进行工地安全检查,合格后方能开工。

d.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施工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劳保鞋、戴安全帽上班。

e.机电设备必须专人操作,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杜绝人身、机械、生产安全事故,特种工(焊工、电工、吊车工等)必须持证上岗。

f.现场电缆必须安全布设,各种电控制箱必须安装二级漏电保护装置,电器、电路必须断电修理,并挂上警示牌,电工应定期检查电器、电路的安全性。

g.机械设备应由机修人员修理,杜绝安全事故隐患。

h.机班长要定期检查各活动、升降、以及机具的安全性,若有问题要及时维修、调换,不允许超负荷运行。

吊车由专人指挥起吊物体,吊臂下方严禁行人停留、通过。

严格执行起重操作规程,经常检查吊臂、吊绳、吊钩等关键部位的安全性、牢固性。

j.要经常检查机台钢丝绳,发现损伤,要立即更换。

在吊远时要轻吊放。

k.成桩过程中一切操作由专人(班长)统一指挥,人员尽可能远离桩机中心8M以外。

外露传动系统必须有防护罩。

车辆在施工现场调头,出入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

B、文明施工a.从项目经理到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将文明施工及治安卫生等工作例为重要的工作职责,协调好与外界各有关单位的关系,共同做好工地文明施工。

b.由项目经理、施工负责督促检查工地文明施工,设场地管理员,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的实施及检查工作,做好文明施工记录。

c.施工现场安排场地施工人员经常清理,保证场地清洁。

材料堆放要整齐。

d.每根桩施工完后及时清理桩孔四周并及时回填土与原地坪相平,便于机械行走。

e.经常保养、清洁施工设备,保证设备的清洁和完好率。

f.工地食堂炊事员要有健康证,并穿戴干净整洁,食品做到生熟分开,有消毒灭蝇、除尘装置,安排好施工人员的食宿等生活、卫生设施。

g.施工人员着装整齐。

施工管理人员带黄色安全帽,机台人员着棕红色工作服。

h.现场建立治安、卫生管理小组,施工人员要遵守治安、卫生等各种规章制度。

i.工地厕所配冲水箱,并派人冲洗打扫。

j.车辆进出现场要有专人清洁轮胎,严禁污泥带出工地,保证场内道路无污泥,不污染环境。

k.工地设有电热水炉、医药箱,保证有清洁水源使用(严禁喝生水),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5)资料提交和验收记录验收:对原始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测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应齐全、清晰、无漏项、验收手续符合要求。

桩位验收:对整个工程中各桩位的偏差、桩顶标高、桩数进行测定检查,编制桩位竣工平面图。

桩的检测:按要求进行桩身质量、试块强度和桩承载力测试测定。

6)、竣工报告的编写:竣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工程概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