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电改背景下我国售电公司的购售电途径与经营模式探讨
新电改背景下我国售电公司的购售电途径与经营模式探讨
、 零售市 等几个
、销售电价体系
[19-20]
[10-13]
、竞争机制与策略
[21-22]
、风险管理
以及用户响应分析
方面,其中国内的相关研究则是围绕传统的“输 配售”一体化的市场模式开展的。这部分研究中, 很少涉及和探讨售电侧开放环境下售电公司的服 务业务和经营模式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根据售电公司的基本内涵和组建 资质,研究和分析在新电改背景下售电公司的分类 及购售电途径,提出符合市场环境的售电公司服务 业务及经营模式,为开展售电侧竞争和相关服务提 供理论支持。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6YFB0900101)。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2016YFB0900101)
3294
胡晨等:新电改背景下我国售电公司的购售电途径与经营模式探讨
电 网 公 司
电力交易中心
配 电B类 代理公司 售电公司 售电公司
A/B/C类 售电公司
B类
发电型零售商
用户
用户
用户
大用户
C类 D类
社会型零售商 中间代理商
购售电合同能量流;
信息流;
经营管理。
Fig. 1
图 1 电力市场的购售电结构 Sale and purchase ways of power markets
1
售电公司的基本内涵及组建资质
售电公司是将电力商品由发电公司或批发市
场销售至终端用户的中间商,是电力零售市场中购 售电环节的主要承担者,为终端电力用户提供电力 业务及相关增值服务。 为了培育健康的售电主体, 《关于推进售电侧
[23] 改革的实施意见》 中明确要求售电公司的资产总
3
售电公司的购售电途径
HU Chen1, DU Songhuai1, SU Juan1, TONG Guangyi2, WANG Mengzhen1
(1.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3, China; 2.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824, China)
KEY WORDS: electricity market; electricity retail companies; trading approach; management mode;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摘要: 促进售电侧开放是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目 标, 加快售电公司的组建与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措施。 按照新电改及相关政策的思路与要求, 首先明确了售电公司 的基本内涵和组建资质; 其次, 根据售电公司的所属性质及 满足条件进行分类; 然后, 归纳了各类售电公司的购售电途 径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具有特色的成功经验, 总结了售电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并根据各类售电公司优势, 提出适合其发展的经营模式。 最后, 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的发 展情况,提出了售电公司未来将要面对的技术挑战。 关键词:电力市场;售电公司;购售电途径;经营模式;技
电力市场的运营主体主要由发电公司、电网公
额至少 2 千万元,并且需要具有匹配售电规模和业 务范围的设备、场所、技术、人员等条件,保障售 电公司的发展实力。新电改提倡多途径培育市场主 体,符合条件的发电企业、社会资本等均可投资和 组建售电公司,共同参与竞争售电。
3.1 电力市场的购售电结构 司、电力交易中心、售电公司和用户等构成。这些 市场主体之间将存在复杂的购售电关系,形成图 1 所示的电力市场购售电结构。 在电力市场中,大多数购售电合同的能量流按 照“发电公司电力交易中心售电公司用户”的 总体方向流动。但是对于“拥有 DG 的 B 类售电公 司” ,若能实现多余电量上网销售,其能量流将出 现逆向。
第 40 卷 第 11 期
电
网
技
术
3295
3.2 售电公司的购售电途径及其特点 售电公司在电力市场整体购售电结构中,将具 备紧密连接其他市场主体的职能。拥有售电资质的 A、 B、 C 共 3 类售电公司需要同时承担购电和售电 业务。在购电方面,售电公司可以与发电公司签订 合同进行双边交易,也可以在交易中心通过竞标方 式集中交易。在售电方面,用户自由选择售电公司 签订合同进行交易。 各类售电公司由于组建资质各不相同,因而具 有不同的购售电途径及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A 类售电公司。在购电方面,经验丰富、 资源广泛,更容易与发电公司开展双边交易。在售 电方面,拥有大量用户基础,提供所在区域的保底 供电服务,售电量稳定可观。 2)B 类售电公司。在购电方面,可将所属发 电企业生产的电力通过内部协调后直接销售,因此 价格浮动幅度灵活,购电过程简单易行。在售电方 面, 少部分拥有 DG 的 B 类售电公司可将发电余量 上网销售。 对于具备新增配网运营权的 B 类售电公 司,可自建电网直接向用户售电,进一步扩大盈利 空间。 3)C 类售电公司。在购电方面,由于用户群 体具有相对不确定性,需要灵活把控双边交易和集 中交易的比例, 尽可能降低购电风险。 在售电方面, 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强烈,服务内容丰富,具 有较大的竞争潜力。 4)D 类中间代理商。因不具备售电资质,无 法直接参与电力交易。但是掌握市场上的电价信息 和供求信息,可以为其他 3 类售电公司或用户提供 中间代理服务,撮合各方主体顺利完成市场交易。
Tab. 1
类别 A类
表 1 售电公司分类 Classifications of electricity retail companies
性质 配电型零售商 条件与资质 符合市场准入条件;具备(输/配)电网 运营权;有零售资质。 符合市场准入条件;具备发电能力; 有零售资质;经过批准和授权可具备 新增配网运营权。 符合市场准入条件;不具备电网和 发电资产;有零售资质。 通过工商注册;具备代理服务资质。
胡晨 1,杜松怀 1,苏娟 1,童光毅 2,王梦真 1
(1.中国农业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市 海淀区 100083; 2.国家能源局,北京市 西城区 100824)
Preliminary Research of Trading Approach and Management Modes of Chinese Electricity Retail Companies Under New Electricity Market Reform
Vol. 40 No. 1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区相继注册和成立的 各类售电公司已经超过 800 家,但是大多尚未进入 实质性售电和竞争阶段。国内外在电力零售侧竞争 方面的学术文献主要集中在市场化改革 场构建
[14-18] [7-9] [4-6]
A 类售电公司属于配电型零售商,符合市场准 入条件,具备电网运营权,由电网公司或社会资本 投资的增量配电网运营商组建而成。该类售电公司 在其供电营业区内仅有一家,具有提供保底供电服 务及输配电服务的义务。 B 类售电公司属于发电型零售商,符合市场准 入条件,具备发电能力,经过批准和授权可以具备 新增配网运营权。该类由发电公司或者拥有分布式 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用户及微电网投 资组建而成,因其具备发电资质,可以与用户直接 建立交易关系。 C 类售电公司属于社会型零售商,符合市场准 入条件,不具备电网运营权和发电能力,由资产实 力雄厚的社会企业投资组建而成。该类售电公司数 量众多、竞争意识强烈,是售电市场最基本、最普 遍的组成部分。 D 类中间代理商通过工商注册,由资产能力暂 且不足或者尚不具备相应客观条件的企业组建而 成。建议节能服务公司、公共服务行业、高新技术 园区与经济开发区成立售电公司之前,首先承担 D 类中间代理商的角色,吸取业务经验。
发电公司 输 电 网 络 发电公司 发电公司
2
售电公司的分类
本文根据售电公司的组建来源及资质能力,将
其分为 A 类(配电型)、 B 类(发电型)和 C 类(社会型)。 此外,D 类(中间代理商)本身不具备购售电资质, 不属于售电公司的范畴,但在条件成熟后,仍可转 变成为售电公司。售电公司(包括中间代理商)的分 类如表 1 所示。
术挑战 DOI:10.13335/j.1000-3673.pst.2016.11.003
0
引言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以“打破垄断、引入竞
争”为目标的电力市场改革在英国、美国、澳大利 亚、北欧等国家或地区得到快速发展[1]。我国上一 轮电力体制改革起始于 2002 年 2 月 10 日国务院发 布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02]5 号)。经过 14 a 的建设和发展,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 “厂网分开、 竞价上网”的发电侧市场竞争局面[2]。然而,电力 行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为 此,国务院于 2015 年 3 月 15 日颁布了《进一步深 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 号),标 志着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正式开始[3]。 新电改的总思路是厘清垄断环节和竞争环节, 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目前,我国已先后确定了深 圳、蒙西、宁夏、湖北、云南、贵州、安徽、山西、 广西等一批省市的电力企业作为输配电价改革或 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推动电力改革有序发展。 在新电改背景下,电网公司、发电公司和售电 公司均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售电公司而 言,其机遇在于,传统供电公司、发电公司以及社 会资产企业等均可申请和投资成立售电公司,开展 售电业务、附加增值服务以及社会普遍服务;其挑 战在于,售电公司作为新的市场主体,需要不断探 索和适应新的市场机制和运营模式,并独自承担由 于供给侧和需求侧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