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滴胺碘酮对抗凝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影响

静滴胺碘酮对抗凝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影响

静滴胺碘酮对抗凝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影响
贾宝成1,庄聪文2,
(1上海长海医院 心胸外科,上海 200433;2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心胸外科,福建 福州 350025)
摘要:目的 评价静滴胺碘酮对瓣膜置换术后房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择风湿性心脏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合并快速房颤患者33例,患者均接受静滴胺碘酮治疗5d,于静滴胺碘酮前后检查凝血酶原时间。

结果 常规剂量华法林抗凝情况下,33例患者中PT全部延长。

静滴胺碘酮前PT为(21.2 3.1)s,静滴胺碘酮后PT为(35.2 6.1)s,前后相差显著,(P<0.05)。

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合并快速房颤患者在应用胺碘酮静滴治疗快速房颤时,应用常规剂量华法林抗凝可使PT明显延长。

关键词:胺碘酮;凝血酶原时间;房颤;瓣膜置换术
中图分类号:R972.2 R55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3826(2003)02 0015 02
Effect of Intravenous Amiodarone on Prothrombin Time in Patients with Anti coagulation
Jia Bao cheng,Zhuang Cong w en
(Cardiothoracic Departmert of Chang hai Hospital,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 aluate t he effct of intr avenous amiodaro ne on prothrombin time(PT)in pat ients after valv e replace ment.Methods Intr av enous amiodarone was administered to33atrial fibeillaion patients w ith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and me chanical valve replacement for5days,and P T w as detected in every patient before and after amiodarone uses.Results PT w as (21.2 3.1)s befo re amiodarone use and became(35.2 6.1)s after ordarone use,on condition of routine w ar far in adminis traion.Y he latter is significantly lo nger than the former(P<0.05).Conclusion PT become signifcantly lo ger after intravenous amiodarone adminstration to atrial fibr illation patents with rheumat ic hear t disease and mechanical valv e replacement on condition of routine w arfar in administration.
Key words:amiodar one;prothrombin time;atrial fibrillat ion;valve replacement
胺碘酮属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使心房和心室的肌纤维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从而达到抗心律失常作用。

由于静滴胺碘酮起效快速,无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因而临床应用日渐增加。

大多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多合并房颤,在行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均需抗凝治疗。

本文就静滴胺碘酮对瓣膜置换术后房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为胺碘酮在抗凝患者中的安全使用进行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1-06~2002-12,收治33例风湿性心脏病机械瓣置换术后快速房颤患者,房颤心率(131.4 25.6)次 min,病程3月~17年,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5.3 14.6)岁,NYHA心功能分级!~级。

所有病人均口服华法林,剂量个体化,1.25~3.75mg。

1.2 方法 33例患者入院后即行PT及标准化比值(IN R)检查,监测心率,停服地高辛,给予胺碘酮(法国赛诺菲公司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5%的葡萄糖250ml静滴,450mg d,2~3h滴完,连续5 d,同时按患者原剂量口服华法林,5d后复查PT及INR。

收稿日期:2003 01 13
作者简介:贾宝成(1973 ),男,吉林人,博士研究生。

∀15∀
第31卷第2期临 床 军 医 杂 志
2003年4月CLI NI CAL JOU R NAL OF M EDICAL O FF ICER
PT及IN R由美国I L公司提供ACL 200型全自动凝血仪及其配套设备检测,操作步骤按仪器使用说明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对P T、I NR及心率行用药前后测定,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 s)表示,测定值行用药前后自身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33例患者给药前PT为(21.2 3.1)s,静滴胺碘酮后PT为(35.2 6.1)s,给药前IN R(1.9 0.2)s,静滴胺碘酮后IN R为(3.1 0.4)s,静滴胺碘酮后PT与IN R与静滴胺碘酮前比较均明显增加,心率于用药前(131.4 25.6)次 min明显减少至(99.7 17.5)次 min。

见下表1。

表1 33例患者静滴胺碘酮前后PT,INR及心率变化( x s)
时间 PT(t s) INR 心率(次 min)
用药前 21.20 3.10 1.90 0.20 131.40 25.60
用药后 35.20 6.10 3.10 0.40 99.70 17.50
P值 0.001 0.004 0.010
3 讨论
已有研究证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的心房颤动发生率高达79%[1],瓣膜置换术后房颤的发生率为80%[2],近年来,胺碘酮被证实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而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在风心房颤患者中应用广泛。

但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需要常规抗凝,胺碘酮与抗凝药物华法林相互作用,抑制华法林的体内转化,而加强了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可使PT时间延长近1倍。

原因在于静滴胺碘酮吸收快,血浆消除率低,与蛋白质高度结合(96%),而口服华法林生物利用度>90%,与蛋白质大量结合,自由部分约是0.5%~3%,T1 2为18~35h,当二者合用时,自由华法林将大量增多,华法林生物利用度增加而导致半衰期增加,使PT明显延长,甚至造成临床,出血倾向[3]。

由于我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不能说明这种相互作用取决于静滴胺碘酮剂量。

临床上为尽量减少药物相互作用时可能出现的P T延长和出血并发症,根据我们的经验,静滴胺碘酮后,华法林的剂量应减少原剂量的1 3~1 2,并最好在给静滴胺碘酮3d后复查PT,根据PT结果,调整华法林用量,否则会出现我们研究上PT明显延长的现象。

另外,从静脉滴注胺碘酮前后心率变化看,本研究同时证实了短期静脉滴注胺碘酮可明显减低快速房颤患者的心率。

参考文献:
[1] H irosaw a K,Sekiguchi M,Kasanuki H,e t al.Natural history of
atri al fibril lation[J].Heart Ves selts,1987,12(Supp):14-23. [2] 李 莉,张宝仁,汪曾炜,等.风湿性心脏病手术前后房颤发生
率及其预后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7,18(增刊):89
-91.
[3] 王 湛,安丽敏,吴晓辉,等.华法林和胺碘酮合用引起凝血功
能障碍一例[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2,16(1):
77.
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马广信,刘建辉,赵 磊
(解放军第252医院,河北 保定 071051)
关键词:清开灵;过敏反应
中图分类号:R5931
病人,男,21岁,战士。

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体温37. 8#,脉搏114次 min,呼吸18次 min,血压113 68mmHg(1 mmHg=0.1333kpa)。

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予清开灵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滴。

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感到身体颤动,接着出现面色苍白,手指紫绀,四肢发凉。

立即停输清开灵注射液,测血压90 60 mmHg,急予地塞米松10mg静滴、异丙嗪25mg肌注,患者症状迅速缓解。

讨论 本例可排除药物沉积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病机制与清开灵中的胆酸、猪去氧胆酸等可能作为过敏原诱发B细胞产生Ig E抗体经过一系列效应引起细胞内游离Ca2+升高,促进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及某些酶类引起平滑肌收缩、血压降低等有关。

(收稿日期:2002 12 30)
∀16∀
临 床 军 医 杂 志 第31卷第2期CLI NI CAL JOU R NAL OF M EDICAL O FF ICER 2003年4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