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因此人们必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而且,人们的一切活动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外部世界对于人自身是客观的,而人的一切行动的内在因素则是主观的。
所以,具体地说,人的各种行为、活动,是从意识为出发点,通过实践的途径,作用与客观世界。
作为人类活动的起点和内在动机,意识所发挥的作用相当值得去探讨。
而从内容上分析意识的结构,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
“知”是指知识,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真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遗憾以及喜怒哀乐等心理的体验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
在意识的几个方面中,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较其他方面复杂,运作原理也有其特殊性。
知识对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对知识的占有上。
一般来说,人们对事物获得较多的、较准确的认识,知识的作用也就越大、积极意义也就更明显。
而意志对于人的作用,则在于个人意志的强弱。
相比较而言,情感因素在它自身的特点、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都有着特殊性,本文也是从这些方面讨论情感因素对于人的作用。
一、情感因素的特点:
了解情感因素的特点,对于分析情感对人的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我们全面了解情感的作用提供着方法论指导。
而在情感运作原理及其自身特征上,主要表现为主体性、个体差异性和层次性。
情感的主体性,是指情感的发生、形成和发生作用,都是通过情感主体——人的体验和心理活动实现的。
人是一切意识的主体,意识活动是人特有的活动。
要了解情感、研究情感,则必需立足于对人的各方面的探讨、立足于人的生理机能和初始心理动机,继而逐步深入。
情感是人的情感,情感的特征从根本上也是人的特征。
因此,要通过移情和体验等方式,以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了解情感的作用。
情感的个体差异性,这是指情感因人而异,不同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活动都体现着不同的特征。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受此影响,情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要分析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就必需从各人不同的情感分析。
然而,要具体地穷尽人们的情感活动并对其分析,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是分析情感因素的效果时,人们往往采取把情感活动分类处理的方法,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其对人的作用。
情感的层次性,是指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
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热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孜孜不倦等;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的、短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这三个层次的情感活动,对人的作用有着各自特点,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心境、热情、激情,而变化的频率从高到低则反之。
而对于不同层次的情感现象,在其发生作用的方面也必需加以区别化分析。
情感具有其他意识因素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也令它对人们发挥着特殊的作
用。
因此,我们要从情感因素的自身特点出发,准确、全面地分析情感对人的作用。
二、情感因素的作用方式(运作机理):
在讨论情感因素的作用方式或运作机理时,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作为意识的一部分,分析情感因素的作用方式,首先要将它置身于意识活动中探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能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而且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而情感因素对人发挥作用,是通过心理活动实现对人的影响的:在影响人们认识活动时,情感偏好引导我们选择认识对象,而个人的情感状态又与认识活动有密切关系;在影响人们实践活动时,情感的变化影响着人们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而对于人的生理方面,正面的情感有利于人的健康,如喜悦、乐观、自信等,反之则对身体健康有危害。
情感因素正是从这些方面,发挥着对人的种种作用。
要突出研究情感因素对人作用的特殊方式,就必需把情感和知识、意志的作用方式对比思考。
情感的作用方式相对与知识和意志,具有特殊的复杂性。
显而易见地,分析知识对人的作用,就是看一个人对知识占有量的多少,以及他所占有的知识的真实程度的高低;而要分析意志对人的作用,就在于一个人意志的强弱,如若有足够坚定的一直,则很大程度上促进着人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但是,情感在影响人的偏好上往往没有好坏之分,一般只是引导人从多个平衡的选项中决定自己的道路;在作用于各种活动的持续性时,没有热情则不可能继续,过于执着也会影响事情的完成,只有适度才是最恰当的。
因此,基于情感因素对人作用的特殊方式,分析情感的作用时要辩证地综合多方面地研究。
情感活动一个系统,形成对人的作用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的结果。
再者,在仔细探讨情感因素的运作机理时,我们还需要具体分析其各层次的现象的不同作用方式。
激情因为具有短暂性和较高的时效性,对人的作用主要是在各个具体行为中,因此它的作用效果往往不稳定,会有较大的反复性。
热情较激情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对人的作用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往往作用于一些简单的判断、思考,以及对一些短期行为产生影响。
心境则是最稳定的情感因素,而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人的行为定下感情基调,在大方向上引导着人们。
因此,情感因素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人,人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着情感的作用。
综上所述,把握情感因素的运作机理和作用方式,不能简单化理解。
在这个问题上,运用系统论加以把握是比较适合的方法。
三、情感因素的作用效果:
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效果,概括来说,就在于它的强化作用,即情感因素会对人的某些倾向、动机和行为有强化作用。
而情感因素的强化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正强化和负强化。
一方面,情感因素具有正强化作用。
在选择行为中,符合人的情感偏好的往往会被优先选择。
而在各种活动中,如果能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人们对于这些事情也会表现得比较热衷。
再者,如果人的情感比较正面,即有较多的喜悦、乐观、自信等体验,他的各种行为也容易继续。
另一方面,情感因素具有负强化作用。
与正强化作用相反,人们倾向于抵制自己不喜欢的选择,不良的情感对于人们的各种行为也发挥着消极的作用。
除了了解情感因素的强化作用,我们还有必要分类研究情感对人的作用效果。
在前面的论述已经提到,情感因素的两方面的强化作用,分别在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的作用下产生的。
因此,在这里的分类研究中,主要探讨的是情感对于
不同类型的人所产生的不同作用。
对于不同类型的人,情感的作用在程度、范围和稳定性方面存在着差异。
首先,情感因素对于感性的人影响比较明显,而对于理性的人影响比较弱。
其次,情感因素对于一些人可能只影响简单的应激行为,而对应另一些人可能影响选择、决定,乃至于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再次,心境平稳的人情感活动也往往比较一致,而心境不稳的人情感波动也比较快、稳定性也较低。
情感效果的差异性,一方面是情感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情感主体的差异性。
立足于以人为主体来分析、理解,才能准确把握情感因素的作用效果总而言之,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既有多方面的影响,对人的作用又是统一的、整体的;它虽然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但也时刻影响着人的行为;它是存在于人心理的内在活动,却是人们最难以把握的事物。
对于情感因素,人们需要在辩证地把握其内在规律和外在环境基础上,利用各种心理活动,促进情感的积极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