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化因素
摘要:当前的产品设计中,情感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注重情感的设计将成为产品设计的一个必然趋势。
本文从情感化设计的作用出发,探讨了情感化在产品设计中的三个表现层次,最后分三个层次着重归纳了九种设计方法来使产品设计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化因素。
关键词:情感因素;情感化设计;产品设计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已步入了体验经济的时代,消费思想与需求已逐渐转向高情感化。
因此,产品设计不再单纯考虑物质和功能的层面,一种以充分关注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要为基础的情感化设计已俨然成为了设计流行趋势。
在当前的产品设计中,深入理解情感化设计并研究如何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化因素显得十分必要。
一情感因素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指把人对情感的需求充分融入到产品设计之中,从而满足实用性以外的需求,使美感和可用性达到统一,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从精神价值角度来说,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因素可以为人们带去更多的愉悦和感动,激发出对生活的热情,激励着人们作出购买决策。
由此可见,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产品设计的成功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产品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
美国认知心理学教授唐纳德.a.诺曼在其著作《情感化设计》一书中将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分为了三个层次:本能层次的情感化设计、行为层次的情感化设计和反思层次的情感化设计。
本能层次的情感设计原理来自人类本能,关注的是产品外观呈现出来的某些特性所引发的人的直觉反应,具有即刻性。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本能层次的设计,这些产品有着趣味新奇的造型和明亮、高饱和度的色彩,这些看似肤浅的设计却能够令很多人在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感到无比快乐。
行为层次的情感设计讲究的是效用,着重体现在产品自身的功能、结构、使用方法的合理性与易用性方面,它与人的操作行为息息相关。
如何用简练诙谐的设计为使用者提供最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最明确的使用指导,让人们轻松愉悦地使用产品,是这一层次的产品情感化设计的中心。
行为层次的情感化设计还体现在让使用者参与到产品功能实现或形态改变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全新的体验,并获得一种乐趣。
反思层次的情感设计是指产品造型所包含的某些信息,在引起人的联想、共鸣和思考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高级的、深层次的心理感受,如温馨、忧愁、崇敬等,是“产品”到“思考”再到“感受”的过程。
反思层次的情感设计注重印象和形象,关注的是经过理解后的情感和感受。
具体体现在产品所引起的个人回忆,与个人形象的展示。
如人们喜欢购买纪念品,真正的意义在于能激起那段令人难忘的经历,再如人们长期追逐名牌产品,不仅是
因为质量可靠,更重要的是在乎产品所展示的自我形象与社会地位,即产品所带来的反思情感价值——骄傲感与炫耀感。
与本能层次和行为层次不同,反思层次的情感不具有通感,它易受文化程度、地域差异、流行时尚等的影响。
很多时候,产品的情感化不单单停留在一种层次上,而是在三种层次上共同作用。
三如何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化因素
情感化设计理论的三个层面为实际产品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对照此三个层面来研究相关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将更有利于把情感因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从而设计开发出满足人们生理及心理需求的产品。
(1)针对本能层次的情感化设计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1)增加审美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感受是人类的一种天性。
因此,在指导具体的产品设计时,设计师最基本和首要的工作就是根据形式美法则,利用人们熟悉的审美规律和视觉形式,对产品的各个审美因素进行设计,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习惯的形态、色彩搭配、材料应用及肌理表现,从而突显出产品的感观特征,使消费者自然而然地产生美好、愉快的心理感受,即获得本能的审美情感。
2)增加趣味性
与审美性一样,趣味性也是人的天性之一,充满趣味的事物同样
能够直接激发人的愉快、轻松等本能情感。
具体指产品的形态、色彩、形式等方面看起来很有意思、有味道、吸引人,呈现出圆润、憨厚、可爱、亲和力或新奇、特异等特点。
一般说来,视觉上的冲击最容易给人新奇的趣味,主要体现在物品的独特外型和明艳色彩两方面。
为了增加产品的趣味性,设计师通常会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仿生设计,即以某种植物、动物、昆虫或人的形态为参照物,经过概括、提炼和适当的变形后用于造型上。
二是造型“圆润化”,即通过设计使产品造型曲线化、平面圆滑化以及边界模糊化,强化整个产品的圆润丰满,使之显得憨态可掬,更加富有亲和力。
3)增加拟人性
拟人化是指把人的动机、信仰和情感赋予动物和无生命的物体。
对设计而言,外型拟人的物品更容易给人们亲近的感觉。
一方面,产品的拟人性可以给使用者带来乐趣和惊喜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人的情感系统会倾向于对拟人化的设计做出积极的反应,甚至会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依恋性。
所以,设计如果能够引发人和产品之间的拟人化情感,就能让产品提供欢乐有趣的情感体验。
(2)针对行为层次的情感化设计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1)提升使用方式的乐趣
使用方式的乐趣设计注重深刻有趣的使用操作过程,让人觉得操作的过程是可享受的,也由此产生对生活的积极情感。
如将电子产
品的操作设计得更富真实性、娱乐性,用户就更容易摆脱高科技产生的压力,自觉地去尝试和发掘新的使用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产品的友好和实现用户的自我感觉。
2)注重方便易用的功能
好用的东西更受人喜爱。
这就要求设计师学会观察生活的细节,从人的行为习惯及合理的人机工程角度出发,在设计的细节处体现人文的关怀,比如亲切易用的界面交互设计。
3)采用组合的多功能设计
在许多领域,人们倾向于自己动手完成产品,像家具、小电器、食品等等。
对于设计而言,应通过提供最大化的使用可能性,来激发消费者参与体验和享受这一过程.,如采用模块化设计,让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对产品进行优化组合,在动手的过程中寻找乐趣和成就感。
(3)针对反思层次的情感化设计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1)引起回忆
引起回忆是指让使用者积极有趣的记忆意象在无意识中被唤醒,重新召唤与产品有关的最初情感,从而产生快乐或依恋的感觉。
对于设计师而言,如果能够针对特定的消费者开发设计出能够引起人们回忆情感的产品,那无疑将是非常受欢迎的设计。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来说,能够引起回忆的刺激源也是不同的,这就要去
设计师真正熟悉和了解消费者的文化背景,才能合理把握造成回忆的刺激因素,从而深入到消费者的心灵深处。
2)引发积极的自我感觉
消费者选择购买特定的物品式样或生活方式,通常是为了追求个性化,树立自己特定的形象。
然而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大多数是带着设计师的感情,表达着设计师的个性,因此在市场中往往不能满足那些力求彰显自我的消费者的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应该越来越有针对性地面向具体受众,并可以在制作过程中时时征求他们的意见,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来。
3)追求情感体验
如今的人们在谈论产品设计时,已经很少用颜色漂亮,款式新颖之类的用语来形容,更多强调的是产品所带来的丰富情感体验,这在汽车设计中尤为明显。
因为这种体验比语言描述更为深刻,且会长期留在脑海中,并能引发思考。
在此过程中,产品不仅充当了道具的作用,除了满足功能外,还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拥有了美好的回忆,产生值得回味的体验,这是优秀的反思设计所应做到的。
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一款产品时,应转换思维方式,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功能和外形而进行单纯的设计,而应从设计“一件事”的角度出发,创造出耐人寻味的使用过程的感受。
四结语
工业设计是人与产品间的交流媒介,优秀的工业设计能增进人与
产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让产品成为情感的依托。
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追求的是进一步认识情感化设计的内涵并正确运用情感化设计的方法在本能、行为、反思三个层次上指导产品设计,创造出富有情感、人性化的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营造出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生活需要我们用心体会,而情感化的设计则需要我们用心去创造,才能展现出产品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得·a ·诺曼. 情感化设计[m ]. 付秋芳,程进三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美)唐纳得·a ·诺曼. 梅琼译. 设计心理学.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 任立生.设计心理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 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