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建筑风格演变大全()
二、 用现代材料和加工技术追求传统样式的大的轮 廓特点。
三、 对历史样式用简化的手法。 四、 注重装饰效果,用室内陈设艺术品。来增强历
史文脉特色,往往会去照搬古代设施、家具及 陈设艺术品来烘托室内坏境气氛。 五、 白色、金色、黄色、暗红色是欧式风格中常见 的主色调,少量白色糅合,使颜色看起来明亮。
艾斯特剧院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A、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B、整体造型中心突出。体量既高又大的圆
穹顶,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 C、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独立方柱上的结
构方法。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 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 直径的穹顶,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 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D、外部装饰少,主要装饰在室内;彩色玻 璃镶嵌画和彩色面砖装饰。
汇上丰银海行汇大丰楼银行大楼
• 汇丰银行大楼,指香 港上海汇丰银行于 1923年至1955年在 上海的分行大楼,位 于上海外滩12号,又 名市府大楼,今天是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 总部驻地。1921年5 月5日大楼开工, 1923年6月23日建成, 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西 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 高杰作。
外贸大楼上海怡和洋行
新古典主义建筑则将古典的繁杂雕饰经过简化, 并与现代的材质相结合,呈现出古典而简约的新风貌, 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 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 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的美学观念和文化品位。
新古典主义派的设计特征
一、 讲究风格,在造型设计时不是仿古,也不是复 古,而是追求神似。
◆哥特式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风格 ◆洛可可建筑风格 ◆木条式建筑风格 ◆园林风格 ◆概念式风格
二、历史发展建筑的风格演变
1.1 古埃及建筑
分为三个主要时期: 第一时期: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 金字塔为代表 第二时期: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 代表 第三时期: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
第一时期: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
多层金字塔的产生——第一座石头金字塔是萨卡拉 的昭赛尔金字塔,大约建造于公元前3000年,它基 座东西长126M,南北长106M,高约60M,共分为六 层,外形呈阶梯型。
哈弗拉金字塔
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
吉萨金字塔群
第二时期: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 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
爱奥尼克柱式,其外在 形体修长、端丽,柱头 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 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 秀柔和之美。
• 陶立克柱式,一般是柱高为 底径的4--6倍,檐部高度约 为整个柱子的1/4,而柱子之
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 的1.2--1.5倍,十分协调、 规整而完美。
巴特农神庙是陶立克式建筑艺术的登峰造极 之作,有“希腊国宝” 之称。
列雪格拉得音乐纪念亭
科林斯柱式,在比 例、规范上与爱奥 尼克相似。而柱头 则更为华丽,形如 倒钟,四周饰以锯 齿状叶片,宛如满 盛卷草的花篮。 (图为雅典列雪格 拉得音乐纪念亭 , 希腊建筑中较早使 用科林斯柱式建筑 物。)
二、历史发展建筑的风格演变
3.1 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 术的继承和发展。
首,成为希腊的盟主。在此时期,雅典进行了大规模 的建设,卫城则是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 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
2.2.2 柱式及种类、特点
• 古希腊的“柱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 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 即爱奥尼克、陶立克和科林斯柱式。
• 代表性的建筑群体:雅典卫城。
雅 典 卫 城 复 原 图
二、历史发展建筑的风格演变
2.1 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早 期的欧洲以古希腊最为先进和发达。希腊 建筑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柱式以及以柱式 为基准模数并以此作为建筑造型的基本因 素。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 美、崇高。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是 古希腊的神庙建筑。
最著名的雅典卫城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其经济军事实力居于希腊之
第三时期: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 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 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 分组成。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神庙。
二、历史发展建筑的风格演变
1.2 古埃及建筑风格总结:
风格简约、雄浑,以石材为主,柱式是 其风格之标志,柱头如绽开的纸草花, 柱身挺拔巍峨,中间有线式凹槽、象形 文字、浮雕等,下面有柱础盘,古老而 凝重。
艾斯特剧院位于 布拉格,由诺斯提兹 伯爵在1783年所建, 是布拉格建筑群中第 一座新古典主义式建 筑,是世界上现存最 古老的歌剧院之一。 正面两对稳重的廊柱 加上接近屋顶三角形 的山墙,呈现古希腊 的典雅气质。
艾斯特剧院内部
• 内为五层挑空建筑。作 为剧院的功能性的考虑, 设置五层包厢。整体室 内结构为满足剧院观赏 要求,均以弧形排列。 以方便歌剧观赏与声音 聚拢。
尔的
兹风
伯
格 代
里表
主
教
堂
索 西大厅外部浮雕 尔
兹 伯 里 主世纪,建筑艺术继承了古 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 形式上又略有古罗马的风 格,故称为罗马式建筑。 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给 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对 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 大。
代表:古罗马大斗兽场、古罗马的潘泰翁 神庙(又称万神庙)
古罗马大斗兽场
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 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
古罗马大斗兽场(鸟瞰图)
• 古罗马的潘泰翁神庙(又称万神庙)
万神庙立面图
万神庙剖面图
二、历史发展建筑的风格演变
4.1 欧洲中世纪建筑
欧洲中世纪又称中古时代,约476年- 1453年,封建领主经济占统治地位,城堡式 建筑盛行。
集中式 圣索菲亚大教堂
建筑特点:把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 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形式,并以 帆拱作为中介连接。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
十字式
结构的创新:
帆拱由帆拱、鼓座、 穹顶组成,作用是 1.外 形上使穹顶完整;2.结 构上覆盖的是完整的方 形平面;3.只需四个支 点支撑穹顶。
二、历史发展建筑的风格演变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代表: 1、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2、 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 3、 德国的科隆大教堂 4、 英国的索尔兹伯里主教堂
哥
特
式巴
建黎
筑圣
的 风 格
母 院
代
表
巴黎圣母院--石头的交响乐
米 兰 大 教 堂
哥
特
式
建
筑
米的
兰
风 格
大代
教表
堂
哥
特
式
建
筑
科
的
隆
风
大
格 代
教
表
堂
哥
特
式
索
建 筑
新框架结构支撑, 内部空间大
开窗大,窗花色彩 内容丰富
特有飞券造型
同
平面拉丁十字,西立面高钟塔
4.5 拜占庭建筑的风格
拜占廷以巴尔干半 岛为中心,包括小亚细 亚、地中海东岸、非洲 北部。
拜占庭建筑是在 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 时又汲取了波斯、两河 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 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 风格。
古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其 《建筑十书》中曾经指出,建筑的基本原 则应当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 衡、合宜以及经济”。这可以说是对古罗 马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的一种理论总结。
3.2 古罗马建筑风格与 古希腊建筑风格之比较
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 特点。
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 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 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 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
4.2 分类
1. 西欧建筑 a.哥特式建筑 b.罗马式建筑
2. 拜占庭建筑
4.3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 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 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受 罗马式建筑影响很大。主要见 于教堂建筑,也影响到世俗建 筑。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 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 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 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
5.1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 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 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形成了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 兴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 最重要的位置。
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提 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古典柱式比例, 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
罗马式建筑的结构特点:
a、墙体巨大而厚实,墙 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 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 重感。
b、窗户、门、拱廊上都 采取了半圆形的拱券结构
c、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 交替布置
d、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 衡拱顶的横推力
比萨大教堂与比萨斜塔
罗马式建筑的形制 与造型:
a、西面有一、二座钟 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 横厅上也有钟楼。
• 外贸大楼,原名 怡和洋行。是以 走私鸦片起家的。 位于中山东一路 27号,建于 1920-1922年, 思九生洋行设计, 为典型的新古典 形式。
按国家(民族) 和地区分
按建筑物的 类型分
按照历史 发展流派分
按建筑方式 来分
◆中国风格、英国 风格、美国风格等
◆欧陆风格、欧美风 格、地中海式风格等
◆住宅建筑风格 ◆ 别墅建筑风格 ◆写字楼建筑风格 ◆商业建筑风格 ◆ 宗教建筑风格
◆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新古典主义建筑
风格 ◆现代主义风格 ◆后现代主义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 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