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法指导教案-周义

学法指导教案-周义

难点
面向学生能力培养、面向高考的方法与技巧




学生学习能力处于全市的中下游,学生课堂的学习稳定性较差。同时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兴趣关系较大,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特别是学习思路。
学习用具
WORD教学课件




农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与人类关系密切。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无农不稳”的人口大国更显其重要地位。因此,关于农业地域类型的试题便是高考中永恒而又常新的考题。近两年,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相关类型的试题更是频频见于各省区的试卷中。今年3月的“两会”,对农民切身问题的再度关注,又将成为命题人员的重要素材。这部分内容以其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社会性成为历年高考的重点。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及其区位分析是其中最重要的考点。
2.关于农业的区位选择:结合热点事例,运用有关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评价、并从发展的角度综合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3.关于农业的地域类型:以某一农业地域类型为典型例证,分析判断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归纳总结这类农业的发展方向及生产特点,明确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借鉴意义。
选择题
8
农业地域的影响因素、特点
上海卷25、32、33
综合题
7
农业区位条件、农业与环境
广东卷A5、24、25
选择题
8
农作物生长的条件、耕作制度
广东卷A31(5)32(3)
综合题

(二)今年高考考情预测:
1.关于农业生产的特点:为了应对当今世界农业的发展变化,从农业的时空演变分析我国农业类型的演变;结合实例分析,正确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分类。
7.对各种农业地域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并分别予以评价。
(三)突出重点难点,掌握技巧
农业的区位分析是本专题的复习重点和难点,在复习中应该把握重点,化解难点,掌握解题技巧。对于区位复习,除了识记和理解外,还应该掌握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1.掌握区位分析的主要要素:①自然区位因素,它包括地形(地形区、土地类型、土壤等);气候(气温、降水、光热等);河流、湖泊(水资源或灌溉用水);②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它包括自然资源(典型资源类型、分布状况、开发输出情况等);市场(距离大城市的远近、与交通等的配套情况);交通(临海、临河、临铁路线等);劳动力(数量、技术、工资水平等)等。
2.把握区位分析的答题要点:①要求回答某农作物或某农业区位置时,就应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互位置入手,理清头绪。②要求分析自然因素时,就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入手,而不要画蛇添足地答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要做到有的放矢。总之,要注意题目要求,有针对性。这样就可以形成一套有条不紊的答题模式。
二、本专题在高考复习中的策略
(一)整理知识要点、夯实基础
这一专题中,新课标要求和考纲要求的知识点不是太多,但由于它们在高考中的地位突出,因而显得尤为重要。要求老师在第一轮的全面复习和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中,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作如下的简要概括和归纳:
1.识记农业区位的概念,能够分辨其不同的含义。
2.识记农业区位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地);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
农业地域类型专题复习学法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农业地域类型专题复习学法指导
课型
复习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农业类型相关复习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近两年本部分高考命题的思路与特点,在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地理与有用的地理




重点
让学生了解地理复习的方法与思路、技巧
3.识记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地理区位、产业特点。
4.识记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地理区位、产业特点。
5.识记混合农业和企业化种植园农业的地理区位、产业特点。
6.识记几种重要的农作物的特点,在中国及世界的分布地区
(二)加强理解分析,提高技能
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根据考纲要求,必须加强对以下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关于农业区域发展问题:用中国和世界某重要农业区调研材料进行对比,分析中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措施。如,中国西北畜牧业与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对比。
5.关于热点问题:本专题往往与“三农”问题、加入WTO后,农产品的进出口问题、绿色食品问题、费改税后农村土地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科技在农业增收中的潜力问题、今年“两会”中提到的农业问题等。
进一步可补充其它重要的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分布地
区等。
举例二:读下列某地区地形图(图2)以及图中B点所在地区的气温降水分布图(图3),回答问题:
一、高考回顾与预测
(一)近两年部分省、市高考试题回眸:
重要考点
年份及考卷题号
题型
分值
农业地域类型
江苏卷4
选择题
4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因素
上海卷3、12、15
选择题
12
关于农产品问题
全国卷(二)9、10
选择题
8
农产品市场开拓
广东卷A卷
选择题
6
商品粮生产基地
江苏卷31(3)
综合题
11
农业的特点、发展条件
上海卷7、9、11、14、
1.结合实例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2.运用有关图表,分析说明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
3.对比我国和世界的农业区,理解我国农业区的优势及其存在的不足。
4.理解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发展条件。
5.理解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及特点。
6.理解乳畜业的区位条件及特点。
(四)选择典型题型,激活思路
在上述基础上选择适量的、典型性的试题进行训练,然后做详细的评讲,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活跃解题思路的目的。这里举两例说明之。
举例一:广东高考地理试卷A卷第3题
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
A.光照B.水源C.地形D.土壤
[试题分析]该题是考查农作物的自然区位条件,图
中所示的该地区,根据轮廓特点、国界线可判断是
新疆,其南部即南疆是我国重要的五大商品棉基地之一,这里发展棉花种植的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气候干旱所致的光照资源丰富。评讲此题时不应该就
题论题,而应进行知识链接:譬如,棉花的生长习性:
喜温好光;棉花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及南疆;世界主要棉产地:中亚、埃及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