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镜诊断

电镜诊断


人脑内无髓鞘神经,在突起内可见很多纵行神经微丝(黑“↑”)及微管(黑 “▲”)。

狼疮性肾炎---病变多样,大量高密度电子致密
物(内皮下大块状电子沉积物)

过敏紫癜性肾炎---系膜区、系膜旁区电子致密 物沉积,有时呈结节巨块状

IgA肾病---大量IgA沉积于系膜区 乙肝相关性肾炎---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常见, 基底膜弥漫性不规则增厚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遗传性进行性肾小球疾病(Alport综合征) 薄基底膜肾病(TBMN) 法布里病(Fabry diseas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树突:数量较多,树枝状分支。不成束,末端可膨
大。树突内的胞质与核周胞质内容相同。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或非神经元 的连接,有特殊结构和信息传递部位。
树突:末端膨大,内 有线粒体
突触:前膜、后膜
细胞突起间出现突触,突触前小泡(黑 “↑”)及突触间沟(黑“▲”)清楚可 见,突起内可见较多平行微管。×13000
据文献报道:AS发病率约为1:5000~10000
在肾小球疾病中约占2%; 在小儿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例中约占3%, 在肾移植病例中约占2.3%; 在终末期肾衰病人中约占5%, 在成人肾活检中占0.3%, 而在儿童肾活检中约占1.7%-2.5%.
AS诊断主要根据家族史,肾、眼、耳部 等变化。其中肾脏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在本病 的诊断中起关键作用,特别对无AS 家族史和 眼、耳病变不明显者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认识 AS 肾脏的超微病理变化特征是十分重要的。
该病是一种皮肤和血管受累的综合性疾病。1955年
将其命名为Anderson.Fabry病,亦称Fabrybo病。
1967年阐明了Fabry病为溶酶体酶(酰基鞘氨醇乙三
糖苷)活性缺陷导致了神经氨醇分解代谢减低而使
细胞内神经氨醇半乳糖苷酰基鞘氨醇沉积。 目前已明确Fabry病是一种x连锁遗传性疾病
电镜下可观察到一种特征性的结构.嗜锇 “斑马小体”,小体呈高电子密度,圆形 或卵圆形,内部呈层状,层间距较一致或 略宽,形似斑马皮,亦似洋葱皮,故称 “斑马小体”或“洋葱皮小体”,也有称 为髓鞘样小体。电镜下这种典型的特征性 嗜锇“斑马小体”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 断依据。
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急性肾炎综合征
电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上皮下驼峰状电子
致密物沉积,局部足突融合,BM无明显病变,系膜 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
膜性肾病
临床: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 电镜: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基底
膜内电子致密物沉积和基底膜样物质增生)。
常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电镜下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病变为主,
40%表现为GMB增厚,致密层纵行撕裂形成板层状或
编篮状,60%表现为GBM 弥漫变薄和厚薄不均。45%
肾间质中有泡沫细胞浸润。结论:并非所有AS 具
有典型的GBM增厚,分层或编篮状改变;部分病例
GBM 分层并不明显;肾间质中泡沫细胞浸润对.AS
有重要提示作用
电镜诊断——超微病理
一、电子显微镜术在肾脏活检中的应用
肾活检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检查方法包括:光镜、免疫荧光、电镜 EM观察内容:肾小球大小、内皮细胞、系膜细胞、 上皮细胞的变化、基底膜形态与厚度、电子沉 积物及其沉积部位、肾小管。
正常肾小球超微结构
1.
2. 3. 4.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一个毛细血管多由一个 内皮细胞围成 基底膜:均匀一致,270~350nm 上皮细胞:足细胞,足突 系膜区:系膜细胞 1~2个 系膜基质
正常肝细胞

肝脏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糖原累积症 鞘脂储积病:Farbry :L ysosomal storage disease Niemann-Pick 铜代谢障碍:Wilson 病 胆红素代谢障碍:体质性黄胆 Gilbert
Dubin-Johson
Rotor
肌肉组织
肌细胞:
肌膜、肌核、肌质、肌原纤维。
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临床表现: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 EM: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故又 称足突病)、无电子致密物沉积, 偶见系膜细胞或基质阶段性轻度增生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单纯性血尿、无症状性蛋白尿、肾病综合征 根据系膜增生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 电镜下:系膜细胞、系膜基质单独或系膜细胞伴有 系膜基质不同程度增生,部分病例系膜区伴有低密 度的电子致密物,部分则无电子沉积物。BM厚度正 常,有时可见BM轻度不规则增厚

Alport 综合征超微病理诊断 及鉴别诊断
Alport 综合征(AS)是一种以肾脏损害为 主,并伴耳聋及眼部异常的遗传性疾病。 Dickinson 于1875 年首先报道一家三代的 家庭成员中发生周期性血尿,Alport于1927 年进一步提出除血尿外尚有听力障碍等,从 而命名为AS.
电镜在肝脏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电镜用于肝脏疾病诊断已有30年, 某些肝脏疾病的确诊必须依赖电镜。
二、肝脏
1.正常肝细胞及肝窦:
肝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圆形,胞质丰富,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及 核糖体 均较多, 有时糖原多,高尔基体、溶酶体及微体 均可见到, 有的区域滑面内质网亦较发达,肝细胞 间可见毛细胆管,管内表面有 微绒毛,细胞间有紧 密连接。 肝细胞间亦可见血窦,窦壁有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有孔,窦壁呈间断 性,肝细胞与肝窦间 的间隙,称狄斯隙(Disse's space),肝细 胞 表面有微绒毛伸入隙内。
人脑内星形胶质细胞,有多个胞质突起(黑“↑”),略呈星状。×6000
胞质突起及部分胞质,可见胶质微丝(黑“↑”)。×24000
人脑白质中少突胶质细胞,核及细胞均略呈椭圆形,核相对较大, 胞质少, 核糖体较多,其他细胞器少,邻近为神经毡。×16000
细胞及核外形不规则,胞质内细胞器丰富有粗面内质网、 线粒体、高尔基体 (黑“↑”)及溶酶体(白“↑”)等。×10000
大鼠脑神经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黑“↑”)丰富, 高尔基体 (黑“▲”)发达,细胞周边可见突触(白“↑”)。×20000
大鼠脑神经细胞,胞核大,核常染色质及染色质间颗粒(黑 “↑”)明显, 核仁大(白“▲”)。 ×14000
胞突--树突和轴突
轴突:均有髓鞘包裹,一个神经元仅有一根,
较长较粗。紧密排列成束
神经细胞质内有丰富的核糖体、粗面内 质网(黑“↑”),较多的线粒体,溶 酶体及高尔基体(白“↑”)均可见。 ×20000
2、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胞质 及胞突内均可见胶质微丝(图1054、图 1055)。 3、少突胶质细胞(图1056)。 4、小胶质细胞(图1057)。 5、无髓鞘神经(图1058)。 6、有髓鞘神经及雪旺细胞(图1059、 图1060、图1061 图1062)。
图3示BM 厚薄不均。 图4示间质毛细血管基 底膜分层。
示间质中见泡沫细 胞浸润,胞浆内充 满脂滴
示肾小管基底膜显著增厚
GBM致密层呈板层状
示GBM分层间圆形颗粒
薄基底膜肾病
法布里病(Fabry disease)
1897年Anderson和Fabry分别报道了两例患者伴
多发性血管角质瘤、蛋白尿和淋巴水肿,并提出了
骨骼肌细胞 细胞内可见线粒体(黑“▲”)及肌原纤维,肌节(黑 “↑”)中A带、I带、H带及Z线、M线都清楚可见。 X 33000
1、神经细胞(neuron): 构成:胞体—圆形、星形、锥形,内有胞质(核周 胞质)及核。 细胞质内有丰富粗面内质网(平行层状排列) 及发达的高尔基体(图1052),溶酶体较多。神 经细丝及微管。细胞核大,单个,圆形,表面光 滑或偶有单个凹陷。常染色质明显及核仁大而圆, 位于核中心(图105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