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范式与范畴案例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范式与范畴案例


社会政策
科技政策 文教政策
文教事业方面的指导原则等
从政策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
2. 纵向上分类
倾向于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来划分,政策之间是从属关系。
一、元政策
总政策,关于如何制定政策的政策。 功能在于保障其他各项政策遵循统 一的一套政策目标 用以指导方面政策的指导性政策,是执 政党和政府有关团体、个人的行动规定 或知名大方向的公共政策。 凡是在元政策和基本政策的范畴以外的政 策,都可归入具体政策。具体政策表现为 一系列的行动步骤和行动方案。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研究范畴
1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概念
本节目录
公共政策的类别
2
3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
一、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概念
• 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是从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已经进 入政策议程的公共问题。
社会问题 公共问题
政策问题
• 政策目标:是指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如 果没有目标,政策方案是无法确定的。通常,在界定了政
后现代公共政策,是后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中 的先锋派。代表作是米勒他在继1996年出版了 《后现代公共行政》一书之后又于2002年出版 了《后现代公共政策》一书。在这一著作中米勒 对公共政策的发展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进 行了概括。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中国范式研究
建国60年来,我国公共政策范式大体上 分为三个阶段,对这三个阶段中国公共政策 的范式进行概括,对于更好地理解新中国年 来的历史进程政治文明过程的和公共政策的 变化,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中国公共政策制 定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范式与研究范畴
组员:倪语初 马丽丽 张敏敏 张倩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公共政策分析范式的概念、公共政策分析所涉 及的主要概念、公共政策的类别 2、熟悉: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公共政策发展的趋势 3、了解:中国公共政策学科研究范式的变迁、公共政策 理念的转型以及面临的挑战

2.行为主义的公共政策理论范式(20c50-60d)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共政策理论流派是渐进主义的决策理论。至于对公 共政策科学的范式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行为主义政策理论范式的直接 倡导者拉斯韦尔的剖析,即认为: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它涉及个人 的选择,必须以民主体制作为前提;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 它必须使用分析模型、数学公式和实证数据建立起可检验的理论;公共政策科学 具有时间的敏感性,强调政策的历史脉络,特别重视对未来的研究,要求从现有 的事实和状况推测未来发展趋势;政策科学采取一种全球观点,将各国、各民族 视为一个密切相关的共同体;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它要凭借政治学、社 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确立自己崭新的学术体系;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 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后者的实践经验对于政策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政策科学的发展以社会的变迁为研究对象,强调对变化、创新和革命的研究。 在这一理论范式的指导下,拉斯韦尔把政策的制定过程分为信息、建议、法令、 援引、实施、评价、终止等七个步骤。
一、范式与公共政策分析范式 1.范式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 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 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 等的集合。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 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 和行为方式。
2.公共政策分析范式
3 一 二

公共政策的研究范式 公共政策的研究范畴 公共政策研究范畴的扩展 公共政策研究案例分析
3 三 四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研究范式
•一、范式与公共政策分析范式
范式、公共政策分析范式
•二、当代西方公共政策理论及其范式的变迁
五个阶段
•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中国范式研究
三个阶段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研究范式
4.公共政策理论发展的新时期(20c90d以来的 公共政策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政策学取 得了重要的发展。公共政策的研究表现出两 种主要的趋势。一方面是对原有的研究主题 进行深化;另一方面,公共政策的研究拓展 了新的研究方向。
5. 后现代公共政策(Postmodern Public Policy)
政策结果(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政策目标)、政策效益(是 否实现了预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政策 效力(是否产生了对社会及政策对象的正效应)三个方面 来进行评估。
• 政策环境:政策系统以外制约或者影响公共政策的 制定与实施的一切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环 境,经济—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环境。政策系统 和政策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决定了政策制定系统 的组织特性和功能。 • 政策信息:有关决策对象规律、性能、所处环境等 各方面的知识、消息。政策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政策 信息进行采集、加工、传递、使用、反馈的过程, 即输入—输出—输入的过程。
3. 后行为主义的公共政策理论范式(20c70-80d)
以阿尔蒙德韦代表的比较公共政策理论是以结构-功能主义为 基础的。他认为,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是“政治体系”。在此基础上, 阿尔蒙德提出了他的公共政策的概念。阿尔蒙德认为公共政策是表示 在政治过程中形成的目标,反映决策联盟期望的社会结果和领导人认 为可以用以取得这些结果的手段。政府体制和政治文化等都是比较公 共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阿尔蒙德还提出了政策文化的概念。诚然, 这一时期在政策的研究方面,西方学者不仅仅局限于就政策的效率去 研究效率,而是从两个更为深入的角度去研究政策效率问题。一方面 是从公共政策的比较中研究效率。这种政策的比较,不仅是就一个国 家内部各项政策而言,而且还对国家间的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另一方 面是从公共政策产生与运行的生态方面去研究政策的效率,进一步深 入探讨一项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政治环境、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
二、当代西方公共政策理论及其范式的变迁
19c末至 20c40d
20c50-60 d
20c70-80d
20c90d以来
20c90d以来
传 统 的 公 共 政 策 理 论 范 式
行 为 主 义 的 公 共 政 策 理 论 范 式
后 行 为 主 义 的 公 共 政 策 理 论 范 式
公 共 政 策 理 论 发 展 的 新 时 期
• 政策评估标准:衡量有关政策的利弊的指标或准则。三个
标准:事实标准(政策效率、政策效率、政策影响、政策 回应性)、技术标准(多样化、系统化、数量化)、价值 标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公正、社会可持续发展)。 • 政策效果:是衡量公共政策合理性的主要标准,是谋求达
到公共政策目标过程结束后所取得的综合成果。主要是从
2.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
(1)系统分析是公共政策研究尤其是公共政策分析的最基 本的方法。系统分析是一种根据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系统特 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 及层次、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 互作用,以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的现代科学方法以及政策 分析方法。 (2)整体分析:根据确定的目标,在整体利益最优的前提 下,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的关系。 (3)结构分析:寻求系统合理结构的途径或方法,其目的 是找出系统构成上的整体性、环境适应性、相关性和层次 性等特征,使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在分布上达到 最优结合和最优输出 。
非物质资源。物质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时间
等,非物质资源如权力、地位、威信、名誉等。在政策分 析中,有的分析要素可以用货币形式表示,如人力、物力; 有的不能用货币表示,如生态影响因素、环境污染因素等。 • 政策模型:对政策研究者的分析方法及其政策理论的概括 总结,是将决策理论、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决 策程序。
后 现 代 公 共 政 策
1.传统的公共政策理论范式(19c末至20c40d)
这一时期公共政策理论的研究可以用理想科层系统的 政策理论范式或传统的公共政策理论范式来概括。 提出这一理论范式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政治 家马克思·韦伯。韦伯在其著作《社会学随笔》(1946年) 提出了理想科层系统的政策理论范式。韦伯认为,最理想 的政策结构就是由极少数人组成最高层次的决策控制的由 下级行政人员负责执行的政策体系。
价值分析的评价标准的类型 义务论。义务论价值分析理论通常都断言某些政策行为
之所以是正确的,是因为在本质上符合某一传统原则;有些义 务论理论是实质性的, 论点是:正确行为(如:诚实、负责、公 正)的判断标准是行为本身可自我确认的特点,从而无须进一 步证实。 目的论。目的论价值分析理论认为某些行为之所以正确, 是因为它们导致了好的或有价值的结果,即根据行为后果的效 益来评价行为。 本质论。本质论价值分析理论根据政策行为内在的良好 或内在价值来评价政策行为,就是把良好或价值作为正确的标 准;本质论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受快乐、运用能力、完成自我实 现或审美的内在价值上。
策问题之后,大致的政策目标也就基本形成了。但这时的
目标还比较笼统,需要进一步具体化。 • 政策方案:政策方案是为解决某一政策问题而采取的途径、 方法、措施的总称。在公共管理中,为了实现某一目标, 一般需拟定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方案分析是政策分
析的基础。
• 政策资源:指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消耗的各类物质或
二、基本政策
三、具体政策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
1、公共政策的政治学分析 (1)制度理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政府是必要的罪 恶 公共权力→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政策 →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2)公共决策中的民主与效率 (3)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与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 (4)政治分析中引入科学分析党派投票倾向论转为 问题投票倾向。论北京2008申奥成功,“最佳分 析成功”物质准备以外,运动场馆、道路交通、 环境保护、安全保卫、通讯传媒、医疗卫生、宾 馆设施、民众态度等提出分析论证。
3.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