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1. (2分)(2018·漳州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若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C比较HCl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用pH试纸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 D验证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A . AB . BC . CD . D2. (2分) (2019高一上·滨海期中) 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完B . Ⅱ图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mL(条件相同)C . 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蓝绿色D . Ⅳ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3. (2分) (2016高二下·无锡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用pH试纸测量新制氯水的pHB . 用量筒量取20mL 0.5000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mol•L﹣1H2SO4溶液C . 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吸收NH3或HC1气体,并防止倒吸D . 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4. (2分) (2019高二上·湖北期末) 下列数据记录合理的是()A . 用托盘天平称取5.85 g食盐B . 用10 mL量筒量取8.36 mL稀硫酸C .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值为5.5D . 用酸式滴定管移取高锰酸钾溶液19.10 mL5. (2分) (2016高三上·西城期末) 用下列装置(尾气处理已略去)进行相关实验,能实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a中试剂b中试剂c中试剂比较H2CO3、H2SiO3A醋酸溶液碳酸钠硅酸钠溶液的酸性比较Cl2、I2的浓盐酸高锰酸钾碘化钾溶液B氧化性C制备NaHCO3盐酸大理石饱和碳酸钠溶液D证明C2H2有还原性饱和食盐水电石酸性高锰酸钾溶液A . AB . BC . CD . D6. (2分)在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用烧杯或烧瓶给液态物质加热时,不用垫石棉网B . 用乙醇和乙酸做原料可以制得乙酸乙酯C . 在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药品直接放在右盘上D .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7.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是放射性警示的标志B . 硅胶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 . 加碘盐通常添加了适量碘酸钾D . 燃料电池是把反应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8. (2分)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A .B .C .D .9. (2分)(2017·宁波模拟) 在5mL0.1mol•L﹣1KI溶液中滴加0.1mol•L﹣1FeCl3溶液1mL,充分振荡后,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可证明该反应有一定限度的实验是()A . 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I沉淀产生B . 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C . 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红色D . 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Cl沉淀产生10. (2分)下列化学实验中的第一步操作错误的是()A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验证气体的性质等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B . 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的使用C . 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D . 湿润﹣﹣用石蕊试纸、碘化钾淀粉试纸和pH 试纸检验或验证某些气体11. (2分)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 . 制取NH3B . 干燥NH3C . 称量NaOH固体D . 石油的分馏12. (2分) (2018高三上·莆田期中) 绿色环保是化学实验的追求,下列操作不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A . 用浓盐酸洗涤加热KMnO4制氧气的试管B . 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实验的试管C . 硝酸亚铁和硫酸废液一同倒入废液缸D . 将打破的水银温度计插入硫粉中13. (2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只有醛类物质才能发生银镜反应B . 甲醛、乙醛、丙醛都没有同分异构体C . 将2%的稀氨水逐滴加入2%的AgNO3溶液中,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可制得银氨溶液D . 将2%的NaOH溶液4~6滴,滴入2mL 10%的CuSO4溶液中制得Cu(OH)2悬浊液,用作检验醛基的试剂14. (2分) (2017高一上·连云港期中) 实验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转移溶液B . 制蒸馏水C . 分离水和酒精D . 稀释浓硫酸15. (2分) (2016高二下·临沂期末) 关于下列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实验室制备氯气是利用了二氧化锰的还原性B . 实验室制备氯气时使用过量的浓盐酸可使二氧化锰完全反应C . 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或金属与盐酸反应都可制得FeCl2D . 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四氯化碳可得到纯净的Cl216. (2分) (2019高三上·闵行期末)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等物质的量的K+、Na+、Fe3+、Fe2+、SO42-、SO32-的几种离子。
某同学取两份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一份滴入酸性KMnO4溶液,发现KMnO4溶液褪色;另一份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
对溶液描述错误的是()A . 可能含有K+B . 可能含有SO42-C . 可能含有Fe3+D . 可能含有SO32-17. (2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期末) 下列物质的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A . 分离汽油和水--分液B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蒸馏C . 分离乙酸与乙酸乙酯--萃取D . 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过滤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18. (4分)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在________(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在点燃氢气前要________;用洒精灯加热时,用的是________ (填“焰心”或“外焰”),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选用的试剂是:BaCl2 和________(填化学式),从碘水中提取碘的方法是:________(填分液”、“蒸发”、“萃取”或“蒸馏”).三、综合题 (共1题;共11分)19. (11分)新型电池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Li2FeSiO4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在苹果的几款最新型的产品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其中一种制备Li2FeSiO4的方法为:固相法:2Li2SiO3+FeSO4Li2FeSiO4+Li2SO4+SiO2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制备Li2FeSiO4并测定所得产品中Li2FeSiO4的含量.实验(一)制备流程:实验(二) Li2FeSiO4含量测定:从仪器B中取20.00mL溶液至锥形瓶中,另取0.2000mol•Lˉ1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装入仪器C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Fe2+含量.相关反应为:MnO4﹣+5Fe2++8H+=Mn2++5Fe3++4H2O,杂质不与酸性KMnO4标准溶液反应.经4次滴定,每次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如下:实验序号1234消耗KMnO4溶液体积20.00mL19.98mL21.38mL20.02mL(1)实验(二)中的仪器名称:仪器B________ ,仪器C________(2)制备Li2FeSiO4时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3)操作Ⅱ的步骤________ ,在操作Ⅰ时,所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了普通漏斗、烧杯外,还需________ (4)还原剂A可用SO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此时后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现象为________ ;根据滴定结果,可确定产品中Li2FeSi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使测得的Li2FeSiO4含量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四、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4分)20. (4分)为了探究乙酸乙酯水解的条件,做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三支相同的试管编号为1、2、3,各试管内依次加入下列药品试管编号123加入的药品和数量4mL蒸馏水4mL 蒸馏水+3滴浓H2SO44mL 蒸馏水+3滴NaOH浓溶液3滴甲基橙试剂2mL乙酸乙酯3滴甲基橙试剂2mL乙酸乙酯3滴石蕊溶液2mL乙酸乙酯步骤二:将三支试管振荡后,静置,插入热水浴(约75℃)中,加热约5min,加热过程中不再振荡.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你已有的对乙酸乙酯反应条件的认识,该实验预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如图中的________.(2)该实验对反应温度的控制较为严格,若温度过高时,产生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3)在步骤二中,振荡试管后可观察到液体稍显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4)按所设步骤实验反应速率较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5)在实际操作中,针对(4)中的原因进行改进后,预期的现象仍不明显,有人又将该实验作如下改进试管编号123加入的药品和数量4mL饱和食盐水4mL饱和食盐水+3滴浓H2SO44mL饱和食盐水+3滴NaOH浓溶液3滴甲基橙试剂2mL乙酸乙酯3滴甲基橙试剂2mL乙酸乙酯3滴石蕊溶液2mL乙酸乙酯实验现象和预期的完全一致.请分析这一改进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答案:15-1、考点:解析:答案:16-1、考点:解析:答案:17-1、考点:解析: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答案:18-1、考点:解析:三、综合题 (共1题;共11分)答案:19-1、答案:19-2、答案:19-3、答案:19-4、答案:19-5、考点:解析:四、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4分)答案:20-1、答案:20-2、答案:20-3、答案:20-4、答案:20-5、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