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外科胸廓出口综合征临床诊疗指南

胸外科胸廓出口综合征临床诊疗指南

胸外科胸廓出口综合征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因胸廓上口的锁骨下血管和(或)臂丛神经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常见的压迫因素有:颈肋或横突过长、第1肋骨畸形、斜角肌变异或肥厚、锁骨分叉、硬化的动脉血管、骨质增生、颈根部外伤、肿大的淋巴结等。

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经过颈腋管到达上肢。

在形成本病的过程中,第1肋骨是构成钳夹作用的重要因索。

第1肋骨较扁平,其外侧缘将颈腋管分成近侧段的斜角肌三角和肋锁间隙,其远侧段为腋段。

前斜角肌插入附着在第1肋骨的斜角肌结节,将肋锁间隙分成两部分,前面部分内有锁骨下静脉,后面部分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

远侧段是腋管,解剖结构有胸小肌、喙突、肱骨头。

该区域也是潜在的神经血管受压区。

胸廓出口综合征神经血管受压常发生在斜角肌三角、肋锁间隙、喙突下区域。

以女性为多见,多数为一侧。

【临床表现】
1.症状因受压神经或血管的不同,症状亦各异。

神经性症状较血管性症状常见。

95%患者有疼痛和感觉异常,表现为患侧颈、肩和臂的疼痛,尺神经分布区的感觉异常和麻木,上肢外展活动时症状加重,约10%的患者有上肢肌肉无
力和尺神经型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

血管受压较少见。

锁骨下动脉受压时,患肢可有发凉、怕冷、麻木、易疲劳、脉细或无脉。

锁骨下静脉受压患肢可有肿胀、手指僵硬、发绀。

2.体征上肢外展180度或患肩向下拉时,可出现神经血管受压表现。

尺神经分布区感觉异常。

【诊断要点】
1.病史、症状和体征。

2.颈胸X线照片可发现颈肋或第1肋骨异常。

3.肌电图检查测定尺神经传导速度,据此可判断臂丛神经受压的程度(正常尺神经传导速度均值为72m/s)。

4.临床试验Adson或斜角肌试验、肋锁骨试验(军姿)、过度外展试验可诱导出桡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并诱发患者产生症状,以此作出临床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
诊断明确后,经术前准备,针对病因择期手术治疗。

手术径路有后路、前路和腋路,腋路较常用。

手术方式包括第1肋骨切除、横突切除,及前斜角肌的离断。

术中注意预防神经粘连或复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