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最新)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最新)
余拏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
亭看雪。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天与云
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
dī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 ,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俱:都。 绝:消失。 是:这。
拏:撑(船)。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
左右。定,开始。
拥:围裹。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一:全。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 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 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 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 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冰花一片弥漫, 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 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 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湖
心
亭
看
张岱
雪
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 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 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 墨客到此赏景。
从“独往湖心亭”中的“独”字可见是 一人前往,为何又写“舟中人两三粒”,结 尾又写舟子?是否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 之。在作者看来,茫茫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 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这反映了他遗世 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反映 了文人雅士的孤傲,也是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 自我情怀的一种写照。
白描与渲染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 说白描的作用。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字宗子,又 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人。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快 园道古》等。他是明末小品文的代表 作家。其作品多回忆往日生活,寄寓 着故国之思,也流露了不少伤感情绪, 写的清丽活泼,细腻生动,极富诗情 画意。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 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 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 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 可从中窥知一二。
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 为“人间天堂”。西湖景区一下景点 构成。 一山(孤山) 两堤(苏堤、白堤) 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 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 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双峰插云、三 潭印月)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默读思考:
1、这是一篇游记,请你说说本文的四 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评
价张岱 痴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崇祯五年十二月 西湖(湖心亭) 余、舟子及金陵二人 湖心亭看雪
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1)“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 (3)“独往湖心亭看雪”
听读课文
崇(Chóng)祯 (zhēn) 毳( cuì )衣
雾凇( sōng ) 更( gēng)定
沆 .( hàng)砀( dàng )
铺毡( zhān )
更( gèng )有此人 强( qiǎng )饮
.
疏通文意
参照注释 疏通文意
崇祯zhēn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
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
上下一白
雪后西湖全景 突出天地苍茫 浩大,
突出
“大”
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余舟一芥
特写西湖近景 突出人物的 渺小
舟中人两三粒
突出
“小”
本句写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表现人物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孤独落寞的伤感。
手法:白描
白描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 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采或 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 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 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 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 写方法。
相公“痴”于什么?
(1)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2)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深层原因
(1)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找出来。 “是金陵人,客此”
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 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2)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 哪句?如何体现的? “崇祯五年十二月” (3)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④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 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 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 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 舟子喃喃nán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 相公者!”
焉得:哪能。 强:尽力。 客:客居。
更:还 白:酒杯 及:等到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 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 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 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 (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 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 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 痴的人呢!”
①惊喜、愉悦。②惆怅、感伤。
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读一读。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 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 中人两三粒而已。”
雪景描写: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自然质朴 不事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