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作品
结构
研究叙述内容中各个要素在叙 述顺序背后的内在关系。
1、妓女宋引章嫁给了花花公子周舍;
2、宋引章在周舍家受虐待向母亲求救;
3、赵盼儿诱骗周舍写休书救了宋引章;
4、赵盼儿在公堂上争讼斗败了周舍,宋引章嫁给 了书生安秀实。
——这显然是一个好人胜利,坏人失败的道德喜剧 ,也就是说这个故事的表层结构所组织并显示出 的故事意义是:善战胜恶的道德主题
求婚; B、周舍因不知赵盼儿的计谋而答应赵盼儿的求婚
; C、州官不了解宋引章当初与周舍结婚的真实情况
而答应安秀实归还宋引章的请求。
3组、诚实的请求有: A、安秀实向宋引章求婚; B、周舍向州官请求还妻。
4组、拒绝诚实的请求有: A、宋引章安秀实的求婚; B、州官拒绝周舍的请求。 ——这四组关系结合起来就成了这样的情况:隐瞒真
1组、隐瞒真实情况的请求有: A、周舍隐瞒了自己的恶劣品行,向宋引章求婚和
向宋引章的母亲求娶宋引章; B、赵盼儿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意图向周舍自荐出嫁
; C、安秀实隐瞒了从未与宋引章结婚的事实向州官
请求将宋引章判还给自己。 2组、真实状态被遮蔽的情况下答应请求有: A、宋引章在不了解周舍为人的情况下答应周舍的
实情况的请求被答应,诚实的请求被拒绝
从深层结构来分析,这一错误选择的事 件可以被抽象为一个结构:一个主人公 在面对选择的处境时,因受到遮蔽而犯 错误
叙述内容由叙述话语带出。 时间 视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比赛的时间 评述的时间
时间
时间
故事时间
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文本时间
故事内容在叙述过程中具体呈现的时间状态
声音
正是:闭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若是说 话的与他同时生,并肩长,便臂手扯住,不放 他两个出去,纵有天大的事,也惹他不着。原 来大凡妇人家,那闲事不可管,动止最宜谨 慎……
凌蒙初《拍案惊奇》
叙述的口气和态度
声音
叙述者的声音相对应, 作品中还存在着其他声音。
如:人物对话、独白、心理活动。
所有这些声音实际上都是来自叙述者声音的 不同部分。
文本时间的外部表现
时序 时距 频率
时距举例
① 它到李家不足两年,在这两年里,日本霸占 了东三省,北平的行政机构改组了一次,非洲 亡了一个国,兴了一个帝国,国际联盟暴露了 真相,只算一个国际联梦或者一群国际联盲, 但是李太太并没有换丈夫,……
加速:文本时间小于故事时间
时距举例
② 母亲着人拿来一块点心,是那种又矮又胖名 叫“小玛德莱娜”的点心,看来像是用扇贝壳 那样的点心模子做的。那天天色阴沉,而且第 二天也不见得会晴朗,我的心情很压抑,无意 中舀了一勺茶送到嘴边。起先我已掰了一块 “小玛德莱娜”放进茶水准备泡软后食用。带 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腭,顿时使我 浑身一震……
故 事(事件、情节、人物、场景) 结 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故事
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
任何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
推动情节的事件 塑造形象的事件
故事
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事件: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
(客观时间顺序)
情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
(主观解释)
叙 事 性 作 品
文学的叙事(narration)是用 话语虚构社会事件的过程
神话和史诗,是早期的叙 事性文学。图为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插图——悉 多被劫。
1.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2.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西游记》的艺术世界 无须符合史书的记载
叙述内容
被讲述的故事
叙述话语
讲述故事的语句
叙述者完全控制作品中的声音。
声音
基础:作品中人物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表现:人物似乎总是在叛离叙述者的理性。
叙述者与人物对话, 有时叙述者只能听凭人物的随心所欲。
叙述者对作品中的声音失去控制。
接受者
叙述者讲述故事时 心目中必然要有一个潜在的接受者
叙述者的期望
接受者
很多时候,现实的读者并非叙述人所 要召唤的潜在接受者。
第1句是初始的平衡状态——宋引章出嫁,意味着她 将获得一种安定的生活;
第2句是平衡状态的破坏——她的婚后生活与出嫁时 的期待翻转了过来;
第3句是恢复平衡的努力——是以赵盼儿的行为为主 进行的;
第4句是新的平衡状态的建立——离开周舍,嫁给了 安秀实。
——可以看出,这个序列的次序和环节(即平衡—破 坏平衡—新的积极的或否定性的平衡)是经典叙事 作品结构的基本条件,一旦破坏,便会产生不知所 云或支离破碎之感
叙述声音
叙述的语气与态度
鲁迅《孔乙己》
叙述内容是穷酸文人孔乙 己一生的悲惨命运。
叙述话语是作为咸亨酒店 小伙计的“我”,讲述 他所旁观到的孔乙己的 故事。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 一的人
叙述声音相当简洁而冷漠, 由于小伙计的身份和态 度,与孔乙己的悲惨命 运形成强烈对比。小说 的艺术张力正在于此。
现实的读者与理想的接受者之间的差 异导致误读。
“听故事”时,我们很多时候会认为作者在 “讲故事”。其实这是一种“愉懒”的做法。
欣赏小说时 要有意识地作叙述者与作者分开
叙述者
如果把叙述者与作者混为一谈,我们就 难以把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理想、想象力 与作者的实际道德、人生态度区分开来,势 必会混淆故事途述与日常话语叙述的区别。
叙述者
★鲁迅《孔乙己》中的“我”(小伙计) ★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我” ★鲁迅《故乡》中的“我”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叙述者
故事
性格 vs.情节
★行动元
推动情节之发展
★角 色
显示性格之特征
故事
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 境组合成为场景。
结构
按叙述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 事件等叙述单元之间的关系
结构
平衡—破坏平衡—新的平衡
结构
★单一序列:寓言故事 ★连环:章回小说 武侠小说 ★交织并行:巴金《家》三条线索
减速:文本时间大于故事时间
视角
★第三人称视角
上帝视角: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受限视角:吴尔芙《达洛威夫人》
★第一人称视角
叙述者为主人公:鲁迅《狂人日记》 叙述者为旁观者:鲁迅《孔乙己》
★第二人称视角
第三人称视角之变体:冰心
叙述声音由叙述者出发。 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者与声音 叙述者与接受者
叙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