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A、早期小关节受累
B、可致关节畸形与功能障碍
C、女性多见
D、起病隐匿
E、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
2、不属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的是
A、药物
B、输血
C、遗传因素
D、雌激素水平升高
E、紫外线
3、诊断类风湿关节炎,X线检查最有价值的部位是
A、双侧肘关节
B、双侧肩关节
C、双手指及腕关节
D、双侧踝关节
E、双侧膝关节
4、能延缓类风湿关节炎关节侵蚀及破坏的药物是
A、生物制剂
B、糖皮质激素
C、非甾体类抗炎药
D、抗风湿药物
E、植物药
5、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特点,错误的是
A、关节间游走性疼痛
B、最早出现的表现
C、腕、掌指关节最常见
D、持续性但时轻时重
E、双侧对称性
6、类风湿关节炎最早出现的关节表现是
A、畸形
B、晨僵
C、疼痛
D、肿胀
E、活动障碍
7、不属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的是
A、慢作用抗风湿药
B、雷公藤多苷
C、长效青霉素
D、糖皮质激素
E、非甾体类抗炎药
8、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双链DNA抗体滴度高,提示相关受累的脏器系统是
A、肺
B、血液
C、心
D、肾
E、脑
二、A2
1、女性,50岁,类风湿关节炎病史6年,可生活自理,不能参加工作,活动受限,其关节功能障碍的分级是
A、Ⅳ级
B、V级
C、I级
D、Ⅱ级
E、Ⅲ级
2、女性,21岁,四肢关节痛6个月,近2个月出现面颊部对称性红斑,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检査白细胞2.7x109/L,血沉67mm/h,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类风湿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干燥综合征
D、白塞病
E、风湿性关节炎
3、女性,29岁,因手部关节疼痛、肿胀就诊。
发病前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史,慢性起病,逐渐加重。
下列检查结果中,有助于鉴别类风湿关节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是
A、轻度贫血
B、血沉增快
C、C反应蛋白升高
D、心脏超声示少量心包积液
E、手部X线检査未见骨质改变
4、女性,37岁,低热伴双手关节肿胀疼痛半年就诊,查血白细胞8.3x109/L,血红蛋白99g/L,ANA (-),RF(+),进一步检查关节X线明确诊断,应首选的检查部位是
A、双侧踝关节
B、双侧膝关节
C、双手指及腕关节
D、双侧肘关节
E、双侧肩关节
5、女性,54岁,反复低热1年,伴双手小关节肿痛。
血白细胞7.8x109/L,血红蛋白97g/L,血沉88mm/h,ANA(-),RF(+),经多种抗生素正规治疗无效,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应给予的治疗措施是
A、服用甲氨蝶呤
B、服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C、服用环磷酰胺
D、关节穿刺给药
E、滑膜切除术
6、女性,19岁。
弛张热7天,2天来两面颊部出现对称性、水肿性红斑,指端及甲周有红斑。
血常规: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3.4x109/L,尿常规:蛋白(+++),管型0~2个/HP,ANA(+),首选的治疗是
A、血浆置换
B、泼尼松
C、氯喹
D、环磷酰胺
E、阿司匹林
三、B
1、A.肾衰竭
B.贫血
C.蝶形红斑
D.皮肤光敏感
E.对称性多关节疼痛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征性的表现是
A B C D E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A B C D E
2、A.抗角蛋白抗体
B.C反应蛋白
C.血沉
D.类风湿因子
E.抗核抗体
<1> 、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及严重性成正比的指标是
A B C D E
<2> 、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特异性较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的指标是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