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完整)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考点一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例1.如图18—13所示,电流表读数为0.75A0.8A 和3.2V .(1)是哪个电阻发生断路?(2[解析] (1)假设R 1应该为3.2V 。

所以,发生断路的是R 2。

(2)R 222R ×4+2=0.75R 1 3.2=0.8R 1 由此即可解r R R R R R E ++++32132)(·32132)(R R R R R +++=0.75r R E +1[规律总结] 般的故障有两种:断路或局部短路。

考点二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1、 总电流I 和路端电压U 随外电阻R 当R 增大时,I 变小,又据U=E-Ir 知,U 变大.当R 增大到∞时,I=0,U=E (断路).当R 减小时,I 变大,又据U=E-Ir 知,U 变小.当R 减小到零时,I=E r ,U=0(短路)2、 所谓动态就是电路中某些元件(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的变化,会引起整个电路中各部分相关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根据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性质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如程序法,直观法,极端法,理想化法和特殊值法等等。

3、 基本思路是“部分→整体→部分”,从阻值变化的部分入手,由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干路电流和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然后再深入到部分电路中,确定各部分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例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R 3、R 4皆为定值电阻,R 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设电流表A 的读数为I ,电压表V 的读数为U ,当R5的滑动触头向a 端移动时,判定正确的是( )A .I 变大,U 变小.B .I 变大,U 变大.C .I 变小,U 变大.D .I 变小,U 变小.[解析] 当R 5向a 端移动时,其电阻变小,整个外电路的电阻也变小,总电阻也变小,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I R r =+知道,回路的总电流I 变大,内电压U 内=Ir 变大,外电压U 外=E-U 内变小,所以电压表的读数变小,外电阻R 1及R 4两端的电压U=I (R1+R 4)变大,R5两端的电压,即R 2、R 3两端的电压为U ’=U 外-U 变小,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为U ’/(R 2+R 3)变小,答案:D[规律总结] 在某一闭合电路中,如果只有一个电阻变化,这个电阻的变化会引起电路其它部分的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变化,它们遵循的规则是:(1).凡与该可变电阻有并关系的用电器,通过它的电流、两端的电压、它所消耗的功率都是该可变电阻的阻值变化情况相同.阻值增大,它们也增大.(2).凡与该可变电阻有串关系的用电器,通过它的电流、两端的电压、它所消耗的功率都是该可变电阻的阻值变化情况相同.阻值增大,它们也增大.所谓串、并关系是指:该电阻与可变电阻存在着串联形式或并联形式,用这个方法可以很简单地判定出各种变化特点.简单记为:并同串反考点三 闭合电路的功率1、电源的总功率:就是电源提供的总功率,即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功率,也叫电源消耗的功率 P 总 =EI.2、电源输出功率:整个外电路上消耗的电功率.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 =I 2 R=[E/(R+r )] 2 R ,当R=r 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其最大输出功率为Pmax=E 2/ 4r3、电源内耗功率:内电路上消耗的电功率 P 内 =U 内 I=I 2 r4、电源的效率:指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源的功率之比,即 η=P 出 /P 总 =IU /IE =U /E .5、电源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讨论: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 出=I 2R =22)(R r +εR=Rr r R R 4)(22+-ε=r R r R 4/)(22+-ε当R=r 时,P 出有最大值即P m =r 42ε=r 42ε,P 出与外电阻R 的这种函数关系可用图(1)的图像定性地表示,由图像还可知,对应于电源的非最大输出功率P 可以有两个不同的 外电阻R 1和R 2,由图像还可知,当R <r 时,若R 增加,则P 出增大;当R >r 时,若R 增大,则P 出减小,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结论都是在电源的电动势ε和内阻r 不变的情况下适用,例如图(2)电路中ε=3v ,r=0.5Ω,R o =1.5Ω,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10Ω,在R =?时,R 消耗的功率才最大,这种情况可以把R o 归入内电阻,即当R =r+R o =2Ω 时,R 消耗功率最大,为P m =R 42ε=2432⨯=89W ;于是在求R =?时,R o消耗的功率才最大,有同学又套用了上述 的方法,把R 归为内阻,调节R 内阻R+r =R o ,这样套用是错误的。

此时应该用另一种思考 方法求解:因为R o 是定值电阻,由P=I 2R o 知,只要电流最大,P 就最大,所以当把R 调到零时,R o 上有最大功率,P ′m =202)(R r +ε·R o =22)5.15.0(3+×1.5=827W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研究电阻上消耗的最大功率时,应注意区分“可变与定值”这两种情况,两种情况中求解的思路和方法是不相同的。

电源的效率η=)(22r R I R I +=rR R +=R r +11,所以当R 增大时,效率η提高,当R =r ,电源有 最大输出功率时,效率仅为50%,效率并不高。

[例3] 已知如图,E =6V ,r =4Ω,R 1=2Ω,R 2的变化范围是0~10Ω。

求:①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②R 1上消耗的最大功率;③R 2上消耗的最大功率。

[解析] ①R 2=2Ω时,外电阻等于内电阻,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为2.25W ;① R 1是定植电阻,电流越大功率越大,所以R 2=0时R 1上消耗的功率最大为2W ;③把R 1也看成电源的一部分,等效电源的内阻为6Ω,所以,当R 2=6Ω时,R 2上消耗的功率最大为1.5W 。

[规律总结] 注意R 1上消耗的最大功率与R 2上消耗的最大功率的条件是不同的。

[例4 ] 如图示的U-I 图,其中A 是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规律,B 是某一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与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是( ),电源的效率是( )[解析] 由图中A 知:E=3V ,r=0.5Ω 由图中B 知:R=1Ω 电源的输出功率是2()4E P R W R r==+出因为是纯电阻电路,电源的效率是: 2267%()P I R R P I R r R r η====++出总[规律总结] 电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特性图,以下几个特点必须记住:(1).线与U 轴的交点就是电源的电动势(2).曲线与I 轴的交点就是电源短路电流(3).曲线的斜率大小是电源内电阻的大小(4).曲线上某一点坐标之积是输出功率,如左图中OUIB 所围面积;而图中ECIO 则是该电流下电源的总功率.考点4 含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电容器的电量:Q=CU2、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对电流起到阻止作用,相当于断路.同时电容器又可被充电,电荷量的大小取决于电容和它两端对应的电路的电压.[例题5] 如下图所示,U =10V ,电阻R 1=3Ω,R 2=2Ω,R 3=5Ω,电容器的电容C 1=4μF ,C 2=1μF ,求:(1)若电路稳定后,C 1、C 2的带电量?(2)S 断开以后通过R 2的电量及R 2中电流的方向?[解析]:(1)电路稳定后,R 1、R 2是串联,R 3上没有电流,C 1两端的电压等于R 2的电压,C 2的电压等于R 1+R 2的电压,即:U 1= U R2212R U R R ⋅+=4V U 2=U=10V,C 1的电量Q 1=C 1U 1=1.6×10-5C C 2的电量Q 2=C 2U 2=1.0×10-5C (2)S 断开后C 1要通过R 2、R 3放电,C 2要通过R 3、R 2、R 1放电,通过R 2的电量是:Q=Q 1+Q 2=2.6×10-5C,由电路分析知道,C 1下极板带正电,C 2右极板带正电,断开S 后瞬间,其R 2上的放电电流方向为从右向左.★高考重点热点题型探究[例1] 7.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 1、R 2及滑动变阻器R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 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B .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C .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D .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答案】A 【解析】设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上部分电阻为x ,则电路的总电阻为212x R R r R x R •+++总=,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 端时,并联支路电阻x 增大,故路端电压变大,同时并联部分的电压变大,故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增大,故选项A 正确。

[例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6.00 V,其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 1=2.4k Ω、R 2=4.8 k Ω,电容器的电容C =4.7μF.闭合开关S,待电流稳定后,用电压表测R 1两端的电压,其稳定值为1.50 V.(1)该电压表的内阻为多大? (2)由于电压表的接入,电容器的带电量变化了多少?[解析](1)设电压表的内阻为R V ,测得R 1两端的电压为U 1,R 1与R V 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 ,则有=+ ①由串联电路的规律 =②,联立①②,得 R V = 代入数据,得R V =4.8 k Ω(2)电压表接入前,电容器上的电压U C 等于电阻R 2上的电压,R 1两端的电压为U R1,则=又E =U C +U R1接入电压表后,电容器上的电压为U C ′=E -U 1由于电压表的接入,电容器带电量增加特别提醒1、含电容器的电路的分析和计算,要抓住电路稳定时电容器相当于断路.分析稳定状态的含容电路时可先把含有电容器的支路拆除,画出剩下电路等效电路图,之后把电容器接在相应位置。

2、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同,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的差;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改变,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之和。

了ΔQ =C (U C ′-U C )由以上各式解得 ΔQ =C 代入数据,可得ΔQ =2.35×10-6C [例3]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 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 I 、U 1、U 2 和 U 3 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 ΔI 、ΔU 1、ΔU 2 和 ΔU 3 表示.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A )U 1/I 不变,ΔU 1/ΔI 不变. (B )U 2/I 变大,ΔU 2/ΔI 变大.(C )U 2/I 变大,ΔU 2/ΔI 不变. (D )U 3/I 变大,ΔU 3/ΔI 不变.[答案] ACD[指引]关键是确定ΔU 1、ΔU 2、ΔU 内的关系,由于 E=U 1+U 2+U 内,其中U 1变小、U 2 变大、U 内变小,故有ΔU 2=ΔU 1+ΔU 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