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2013年第2期(总第225期)◎文/从俊杰周婧博彭翠莲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大力发展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必由之路,是天津市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需求。
但是,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推动措施。
本文分析了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明确列出了需要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海洋生物医药;发展现状;技术领域;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42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255-(2013)02-0021-03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科技问题顶层设计”(KJXH2011-24)作者单位:从俊杰(1984—),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邮编:300074周婧博(1984—),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邮编:300074彭翠莲(1984—),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30046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国务院将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以来,天津市海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当前,无论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天津市八大优势支柱产业,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天津市有着雄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2010年全市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273.35亿元[1],同时又具备丰富的海洋资源[2],因此,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既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天津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总体概况我国是最早将海洋生物资源作为药物的国家之一,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而系统的现代海洋药物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
目前我国海洋药物研究发展迅速,已累计发现约2000多个新型的小分子活性化合物,并成功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首个海洋糖库。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逐渐兴起了海洋开发热潮,山东、广东、江苏等沿海省市先后提出“科技兴海”战略,纷纷加快了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将其作为新的蓝色经济增长点。
2010年全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3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
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2370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6069亿元。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国家诸多政策的支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必将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取得的成绩1.取得了一定发展基础Development发展21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较好的科技发展基础,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各类海洋研究机构、涉海高校10余所。
海洋科技人才队伍数量及海洋科技成果位居国内前列,仅海洋专业科研机构的人员就达2400多人,在全国居第二位,积累了一批重要海洋科技成果。
2.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近年来,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上的突破。
盐藻及其转基因产品的研究开发取得突破,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利用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高附加值海洋生物药物、海洋饵料微藻形成系列产品;生物质能源技术方面,我国海洋微藻能源研究基本上与发达国家同步,我市藻类能源的开发做了大量开创性研究,积累技术依据和阶段成果,为后续新能源研发及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3.形成了一批优势企业天津市生物医药行业实力雄厚,具有众多大型企业,尤其是传统中药研发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天津医药集团、天士力集团、金耀集团等都是全国知名的医药企业集团,有着众多畅销的药物品种。
目前,天津市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势企业正逐渐开展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力争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实现突破。
(二)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1.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天津市海洋科研机构中生物医药领域研究能力不足,以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为例,将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这三家国内领先的研究机构相比,可以发现,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仅为11项和3项,分别排名国内第33名和第44名,与国内领先机构差距明显。
2.工业产值有待提高天津市有众多的生物医药企业,但是海洋生物医药产品数量有限,而且没能进入主流消费市场。
全市海洋生物医药的工业总产值占整个生物医药领域的比例很低。
大多数医药企业仅局限于对于传统中药的研究与开发,对于富含大量活性成分的海洋天然产物的研发力度明显不足。
3.产业规模有待扩充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年产值不高。
截止2011年,产品种类仅有五种,且每个品种的年产值均不高,多为药用保健品,科技含量较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市范围内尚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三、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策建议(一)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技术领域1.化学药领域以定量构效关系和三维构效关系理论为指导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修饰,在先导化合物分子结构的优化方面下工夫,根据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细胞生物学特点、受体的结构等寻找活性特别是有特殊作用机制的先导化合物,利用适当的药理模型研究分子的活性和毒性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子的结构改造,研究分析不同活性的分子其结构和构象的差异,总结其活性所必需的结构及其与某种药理作用之间的规律,据此进行结构优化,为设计合成高效低毒的新药奠定基础。
2.天然药物领域随着天然产物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获取海洋动植物中的有效药用成分,将有力推动我国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发展了许多新技术应用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及产品制备过程中,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液相萃取、灌注层析、分子蒸馏、膜分离等现代分离技术,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结合我市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活性多肽、海洋活性多糖、海洋抗生素的提取分离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对于海洋生物医药事业的支撑与促进作用,带动海洋生物资源产业的发展。
3.生物技术药物领域随着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完成生物基因的分离,克隆与表达等工作,应用生物技术手段来培植新的海洋药源生物,以获得海洋天然产物,是解决海洋药物药源问题的现实途径,也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的主导技术和关键手段。
海洋生物技术的核心是海洋药物的基因工程技术,即利用海洋生物的药用基因生产海洋药物或以海水养殖生物作为药物基因表达系统,以获得质优、量足、廉价的药物。
分离各种有价值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基因,开展海洋药用基因的克隆以及在微生物中的表达是生产海洋药物的有效途径。
天津市紧邻渤海湾,具有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洋细菌、酵母、蓝藻等作为表达系发展Development22天津经济2013年第2期(总第225期)统发展海洋药物基因工程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4.生物质能领域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分布广泛和含量丰富等特点,是未来社会的主要能源之一。
开展海洋微藻的生物炼制、优良藻种筛选、油脂合成的代谢调控、滩涂能源以及工业化开发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是海洋生物质能源技术应用的关键。
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重点开展微藻类制备生物柴油及氢能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利用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培育生长快、收率高、成本低的优良工程藻种,尽快实现富油微藻藻种的大规模筛选、低成本微藻产物收集以及与实现低碳经济相结合的高效养殖模式。
海洋生物质能的发展事关国家能源安全,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集成,将进一步凸显天津市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天津市在海洋生物质能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二)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1.打造一流海洋生物医药技术研发机构天津市具有浓厚的生物医药科技研发氛围,汇集着众多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科技研发机构。
打造海洋生物医药技术研发机构,要依托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药物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引导天津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金耀集团药业公司等医药企业集团开展海洋生物医药研究,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我市生物医药研发领域具有较好基础的院校设立海洋药学专业,开展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研究;扶持具有一定项目前景的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将科技研发与产业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争取在“十二五”末建成10个在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海洋生物医药技术研发机构。
2.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科技政策,切实发挥政策的导向、推动、杠杆作用,引导科技资源向海洋生物医药领域自主创新项目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倾斜,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设立海洋生物医药科技企业专项资金,筛选一批有一定规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加强对于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项目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要组织实施一批具有针对性的科技专项计划,助推有潜力的海洋生物医药项目发展,孵化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壮大。
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相结合的方式与模式。
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对于海洋生物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我市海洋生物医药项目,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前期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培育具有良好前景的项目顺利发展。
3.研制一批技术领先的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速推进海洋生物医药科技成果从科研院所中转移出来,顺利与医药企业进行对接,实现产业化。
天津市目前的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品种较少,产值较低,科技含量不足,要充分认清形势,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充分调动各方开展研发活动和生产活动的积极性,大力培养具有市场前景的好项目、大项目,重点发展海洋抗肿瘤药、海洋抗生素、海洋抗真菌药等领域药物以及海洋功能性食品,争取在“十二五”末形成一批千万元产值的海洋生物医药产品集群和能够进入全球市场的优秀产品。
4.构建一个科技兴海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天津市已有的生物医药信息服务资源,构建服务于新药创制的现代化科技兴海信息服务平台,为我市制药行业中的研究、实验、临床、认证与生产等各领域单位,提供全面有效的资讯、信息和情报服务,支持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网络化协作,提升药物创新能力,促进制药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1]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2011.[2]翟伟康,徐文斌,王倩等.天津市海洋开发现状、特点及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简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7):93-96.[3]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中国医药统计年报[R].2012.[4]叶斌,李婷菲.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0):214-215.[5]常志娟,张培旗.酶解海洋生物蛋白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开发功能食品的前景[J].食品工业.2010,(6):63-67.[6]任小波,吴园涛,向文洲等.海洋生物质能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战略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09,(4):403-410.责任编辑:张丽恒Development发展23天津经济2013年第2期(总第2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