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锡林郭勒大草原——小学语文教案

锡林郭勒大草原——小学语文教案

1锡(xī)林郭(ɡuō)勒(lâ)大草原2 蒙[měng ]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kuò)而又美丽的。

[句导读:开篇点题,并且概括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特点之一:广阔而美丽。

]段导读:总的讲了锡林郭勒草原广阔而又美丽。

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①“绿”和“铺”两个字分别写出了草原怎样的特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3覆(fù)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mò]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②这句话具体写出了草原上野草怎样的特点?]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❶(qiàn )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③这个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dānɡ)花,散(sàn )发着阵阵清香。

[④这两句话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野花的特点的?]1 ☜2①“绿”字,写出了草原的颜色,“铺”说明了草原的广阔与平坦。

3 ②青草遍布,高而茂密。

❶嵌:把东西镶进较大东西的凹陷处。

4 ③精彩句解析:比喻。

把“湖水”比作“宝镜”,写出了湖水“清亮”的特点。

④从种类繁多、颜色五彩缤纷、香味迷人三方面来写野花的特点。

5 原不仅(jǐn)美丽,还是个欢腾❷的世界。

段导读:概括地讲锡林郭勒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是过渡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6 (jiǎo)健的雄鹰(xióng yīnɡ)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

[⑤这句话写了草原上雄鹰和百灵鸟怎样的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的?]成群的牛羊安闲(xián)地嚼(jiáo)着青草。

7[⑥“安闲”能不能改成“安静”?]小马驹(jū)蹦蹦跳跳地撒[sā]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

[句导读:写小马驹撒欢儿时的活泼、可爱,是热闹的草原不可缺少的风景之一。

]偶尔(ǒu r)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

8[⑦这个比喻句意在说明什么?]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sǎn]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9[⑧“散落”一词说明了什么?]牧(mù)民❸骑(qí)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huī)舞着鞭(biān)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句导读:写牧民骑马放歌的情景,草原上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也体现了草原的特点——欢腾。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锡林郭勒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摘录并积累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生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谁能说一说你去过什么地方?那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们去过草原吗?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内蒙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说说初读课文后,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❷欢腾:欢呼跳跃。

6⑤雄鹰在自由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

作者是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观察的。

7⑥重点句解析:不能。

“安闲”是指安静中带闲适,比“安静”多了一层悠闲的意思。

8⑦写出了黄羊奔跑得极快的特点。

9⑧写出了蒙古包的特点,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

❸牧民:牧区中靠畜牧为生的人。

三学习生字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练习扩词。

2.同桌相互检查读字、记字。

3.集体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4.理解词语的意思。

广阔:宽广。

偶尔:偶然。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丹”,注意不要多写一点。

6.认读多音字。

四朗读课文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比比看谁读得流利。

1.教师可以用锡林郭勒草原的风景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本课有好几个多音字,如“蒙”“没”“散”“嚼”。

在初读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熟读时应列出其他读音,并体会它们的意思。

3.教学本课生字,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利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记忆字形,比如形近字对比法、分析形声字形旁声旁法,扎实写好生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3.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投影。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全文。

边读边思考: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广阔、美丽,欢腾的世界。

)2.课文的哪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二细读课文,感受美丽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2)讨论理解。

①句子理解。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一个“绿”字,写出了草原的一大特点——草多。

“铺”说明了草原的广阔与平坦。

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这句话具体地写了野草的颜色及茂盛的特点。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A.想象宝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湖水像宝镜?B.水面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想想还映出了什么?C.谈谈你的感受。

②除了青青的野草和像宝镜一样的湖水,草原上还有什么呢?③填空练习。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粉红的(),宝石蓝的(),散发着阵阵清香。

(3)投影出示大草原图片,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①边看画面边听,感受大草原的美丽。

②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大草原的广阔、美丽。

(5)小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然后展现了(),最后是()。

过渡:锡林郭勒大草原真是太美了!它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那么,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呢?2.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

(2)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锡林郭勒大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3)讨论上面的问题。

(4)师生对读课文,感受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老师读描写动物名及牧民的部分,学生读描写他们活动的部分。

(5)练习说话。

①想想是因为有什么,才使锡林郭勒大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

②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三想象、创新1.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了解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感受到了草原是个美丽、欢腾的世界。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你最想做些什么?(画画、唱歌、写诗。

)2.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3.请你回家后当一次小导游,向家人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

1.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更多的相关资料以充实课文内容,如:题目“锡林郭勒”的意思,内蒙古的地图,草原上湖水、野花、动物的图片等。

教师把这些资料制作成课件,在课上提供给学生,作为他们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辅助资料。

2.在学习野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学习过的古诗《草》。

在学生体会草原上牧民的生活时教师介绍蒙古族的民俗民情。

这些资料的融入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对草原、对牧民的生活有更多感性的认识。

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体会和感受到了文章语言的精练和优美,从而感受到了锡林郭勒的美。

这样,抽象的事物具体了,静态的东西鲜活了,教学效果非常好。

1.看拼音,写词语。

guǎng kuò(广阔)qímǎ(骑马)ān xián(安闲)bǎi líng niǎo(百灵鸟)mùmín(牧民) xióng yīng(雄鹰)2.比一比,再组词。

3.填空。

青青的()鲜红的()蓝蓝的()宝石蓝的()粉红的()清亮的()美丽的()欢腾的()4.成语接龙。

例:异想天开→开门见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1)南腔北(调)→(调)虎离(山)→(山)高水(低)→(低)声下(气)(2)山水相(依)→(依)依不(舍)→(舍)近求(远)→(远)走高(飞)5.“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

”想一想水面还会映出什么,写下来。

一锡林郭勒大草原锡林郭勒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

这里有唯一被纳入国际生物圈的草原自然保护区。

锡林郭勒大草原十分广阔,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生长着多种野生植物,盛产马、牛、骆驼、绵羊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野生兽类、禽类有百余种。

这里矿藏丰富,已发现的金属矿有银、铜、铅、锡、金等。

二中国著名的大草原1.呼伦贝尔大草原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广袤无垠,未受污染,被称为“绿色净土”,也被人誉为“北国碧玉”,以牧草为主的植物有千余种,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观。

2.鄂尔多斯大草原鄂尔多斯大草原最吸引人的当属独特的自然风光,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个大小湖泊。

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

鄂尔多斯草原,正是镶嵌在这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3.祁连山草原广义的祁连山系指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威、张掖两地区和金昌市部分地区,面积23万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草原植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