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商务礼仪
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爽朗、自然、有分寸的笑一般都会露出 六颗牙齿。 这六颗牙齿一般是指六颗上牙,如果是 上牙下牙各六颗,那就是傻笑了;如果是 上牙下牙各三颗,那就成流氓兔了。
四、座次礼仪三原则
内外有别
主人让座给客人,熟人、自己人之间不用。
中外有别
政府会议中,座位讲究左高;商务交往、国际 交往中,讲究右高。比如结婚照中,中国是男左 女右、男尊女卑,女人的地位不高。但老外看照 片,就会以为女主人的地位很高。
七、商务交往中的会晤
问候 顺序问题
位低者先行——地位身份低的人先问候 地位身份高的人。 晚辈先向长辈问候;下级先向上级问候; 主人先向客人问候;男士先向女士问候。
适用的称呼
•
行政职务
向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打招呼时,要称行政职务, 该叫处长叫处长;该叫总经理叫总经理。
电梯
专人驾驶电梯 陪同人员后进后出,但也不绝对。比如电梯里 人太多,你最后进来就堵在门口了。如果你还硬 要最后出去,别人就没法出去了。
无人驾驶电梯 陪同人员先进后出,以便控制电梯。先进去可 以把按钮摁住,让客人进去方便,不会有被夹的 危险。
六、关于礼品礼仪
礼品的特征
•
纪念性
礼品往往不能以价值取胜
礼貌用语要常常讲、坚持讲。 礼仪是礼貌的表现,是可操作的形式; 礼貌是尊重别人的要求。 礼仪是表现的形式,礼貌是具体包含的 内容。
交谈三不准
不要打断别人
不要轻易地补充对方
因为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不同,所以描 述的侧重点也不同。
不要随意更正对方
第三部分
行 为 礼 仪
一、电话礼仪
商务交往中双方通电话时, 谁首先挂断电话是最有教养的标志?
• •
宣传性 便携性
比如有的地方产瓷器,有的人送的礼品 就是瓷马等,但有的人送的瓷马有人那么 高。
•
独特性
有一阵流行送保温杯,结果家里十几个保温杯, 根本不知道哪一个是哪家单位的礼品。
•
•
时尚性 习俗性
在江浙一带,一般不送伞,因为伞者散也;夫 妻间一般不送剪刀,否则意味着一刀两断;给长 辈可以送表但不能送钟等。
不能在背后议论同行、领导和同事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不能谈论格调不高的问题
如果聊天的内容是家长里短、小道消息、 男女关系,那么做人就没有尊严可言。
不涉及私人问题
生活中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但是关心 也应该有度,有些私人问题不便于询问。 不问收入,因为个人收入和个人能力、企业效益 有关; 不问年龄,特别是临近退休和白领丽人的年龄不 问; 不问婚姻家庭,这涉及到人格尊严问题; 不问健康问题,因为个人健康决定个人前途;
遵守成规
地方交往、社交活动,要按照约定俗成的做法; 但在国际交往中,要按照规范进行表达。
五、行路礼仪
并行
两人
一般把靠墙的一侧让给客人走,这样回 避他人的机会少,即应当遵循“内侧高于 外侧”。 比如下雨的时候走在街上,一般男士走 外侧,让女士走内侧,以免车子开过去的 时候,把水溅到女士身上。
一般不提供私人联络方式
不能内外不分、公私不分
名片的交换
如何索取名片 除非万不得以,不要主动问人要,以静制动。
如何递送名片 递送名片态度要谦恭。比如起身站立、双手 拿着名片上方,放在适当的高度,并带有一点倾 斜,字体正对着别人,双手递出
递送名片顺序
由尊而卑; 由近及远; 如果是圆桌就从右侧开始,按顺时针方 向前进。
商务交往中对交往对象要宽以待人,不要求全责备,让对方在你面前感到尴尬和难 堪。 但有人最大的乐趣就是让别人不舒服,并以此见长。 记住“客人永远是正确的”,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反伦理道德、不损害国格、人 格乃至生命健康,交往对象在你面前应该是没有错的,只是理解不同、表达不同,考 虑的侧重点和出发点不同。
通话时的举止表现 电话公务问题
二、名片的使用
名片使用三不准
名片不得随意涂改
有的人手机号从全球通换成神州行,就用笔在以前的号上划一杠,然后把 新号码写在上面。 不准提供两个以上的头衔 有的人头衔一大堆,给人用心不专的感觉。一般只写一个头衔,这样对象化 明显。 有地位、有身份的商务人员可能一人准备多张名片,对于不同的交往对象, 可以提供不同的名片。
不能涉及国家机密与行业秘密
不能随便向外人提供内部机密 不能随便向外国人提供国家机密
不能随意涉及交往对象的内部事务
问:“教授,你是哪儿人啊” 答:“我是上海人。” 问:“怎么不像啊!” 答:“为什么?” 问:“上海人都抠门啊!” 问者本是要表扬对方,但是对于听者来 讲谁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家乡不好。
多人
一般遵循“中央高于两侧”,作为接待人员、 陪同人员一般不要走在中间。 比如儿子、老婆和妈妈三人一起逛街,儿子应 该走在哪里? ——走中间? 如果让儿子走在中间,可能会累死。 因为和妈妈说话的时候,就会把后脑勺对着媳 妇,媳妇就会不高兴;如果和媳妇话说多了,妈 妈又会不高兴。
单排走
遵循“前排高于后排”,让对方先行,先进先 出。把选择前进方向的权力让给客人。 比如去餐厅吃饭,可以让客人依据对双方的判 断,选择坐在哪里。 但前提是客人比较认路、路也比较好走。 比如,今天刚下了暴雨,前行的路上有一个大 坑。这时你对一位女士说:“女士先行”,就等 于是把她当作了探雷器。
表情要跟客人互动,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并不是笑就是对人好,最好是该笑就笑,不该 笑就不笑。 比如一位知名教授得了急性阑尾炎,疼得恨不 得在地上打滚,最想的就是赶快急诊急治。 结果医院领导到门口接他,还有四位迎宾小姐, 戴着绶带献花,进行“微笑服务”,他差点没哭 出来。 其实这时医生护士最应该做得是急病人所急, 跟病人互动、协调。
商务礼仪培训
目 录
第一部分 商务交往的原则
第二部分 语言礼仪
第三部分 行为礼仪
第四部分 形象礼仪
第一部分
商务交往的原则
一、商务礼仪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
—尊重为本 商务礼仪中我们应该懂得这件事如何 做、怎么做,但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尊重 人。
二、3A原则
accept 接受对方
•
如何送
赠送者的身份必须确定
客人很重要或者你非常重视他,就应 该是我方职务最高者亲赠;或者说是董事 长委托,这样礼品的附加值就上去了。
对礼品加以适当说明
说明礼品的寓意;
介绍礼品的用途;
有人送给外国人松花蛋,没有介绍如何吃,结果有外 国人把松花蛋连壳一起吃了;
讲述礼品的特殊价值。
试印本、初版都是很名贵的,往往只有几本。如果告 知对方,就会增加礼品的价值。
如果是用眼角看人,表示不服、瞧不起的意思;如果是 上下看、全方位扫描就是在研究他人缺点了。
正确的注视方法 注视部位:对方的头部,主要是看双眼,身体中
间和下边都不看; 注视角度:平视,必要时可以仰视。如果你站在 楼梯上时,下面有人叫你,最好的做法是走下来 回答,如果扭头就对人说话就体现不出你的教养 了。 注视时间:注视对方的时间为对方和你相处时间 的1/3为佳。
•
送礼时机
见面之初:客人最好在见面之初奉上礼 品,以示敬意。 比如去女朋友家做客,在见面之初奉上 茅台,午餐的时候很可能就能换上一口剑 南春,因为来而不往非礼也啊。 告别时刻:主人应该在客人告别前夕, 比如告别宴会上送出礼品,如果主人在见 到客人的第一面就送礼,就有收买之嫌。
•
什么地点送
因公交往最好在办公地点送 因私交往最好在私人居所送
不问个人经历,英雄不问出处,重在现在。但有 的人喜欢刨根问底, 问:“您一个月挣多少?” 答:“跟别的教授差不多。” 问:“别的教授一个月挣多少?” 答:“国家给多少就是多少。” 问:“国家给你多少?” 答:“!!!……” 当然也看对象,如果是熟人,就可以畅所欲言 了。
三、语言艺术三要素
如何接受名片
有来有往回敬对方; 接过名片一定要看。适当的时候,可以 把对方的头衔重复一下; 接过名片后不要放在裤兜里,特别是后 裤兜,因为你一坐就容易把别人坐在下面 了。
三、热情三到
眼到
一定要看着对方,否则礼貌用语讲了也没用。 比如银行是服务用语用得比较齐全的服务业单 位,但是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好。原因主要在于 没有注视对方,更没有友善地注视对方。
口到
讲普通话
讲普通话是文明程度的体现,而且还能 方便沟通、方便交际。 比如一般两个上海人在一起,很容易说 家乡话,其它地方的人一般都听不懂。于 是就有人说“上海鸭子呱呱呱,掉进河里 没人拉”。
意到
把尊重之意、友善之意、平等之意表现 出来。
待人接物基本之道要有表情
有的人在自己人面前嬉皮笑脸,在外人 面前却宁死不笑,不仅不笑还有人作苦大 仇深状,“但见蹙娥眉,不知心恨谁”。
• 电话形象问题四要点
通话内容 通话时机
有经验的商务人员不选周一上午打电话,尤其是在前1、2个小 时。因为客户通常会有周末综合症,周一刚刚开始的时候,还处 于周末放松的情绪中; 不选周五下午下班前的1、2个小时通话。因为这时候说了,别 人也可能记不住; 个人休息不受打扰。晚上10点以后,早上7点以前不要打电话给 客户;周末和节假日也不要因公打电话到别人家里。
一、语言使用的原则
压低音量 听听这个人音量的高低就可以判断这个人受 教育的程度和所处的社会阶层。 音量应符合规范,并且比较悦耳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