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宋初古文》附答案及译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宋初古文》附答案及译文

【内蒙古包头市】二、(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10分)
宋初古文
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①,当时谓之“古文”。

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

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

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

”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

”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

【注释】①穆修、张景:北宋初年人,提倡散文,对后来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欧阳修等都有影响。

平文:即散文,是区别于当时骈体文的一种文体。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⑴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
⑵穆、张尝同造.朝()
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⑴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

⑵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

10.穆、张二人描述“逸马毙犬”的用语,后人认为“拙涩”,为何当时“谓之工”?(2分)
11.穆、张二人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2分)
【答案】8.(2分)⑴祟尚⑵到……去
9.(4分)⑴(他们)恰好看到有一匹奔跑的马踏死一条狗。

⑵两人各自记述这件事情,来比较谁写得好谁写得差。

10.(2分)因为当时文体新变,可供参照的范例少,人们的评价标准还不够高。

11.(2分)珍惜时间,在上朝之前的空暇还在探讨写作问题。

关注生活。

把生活看作写作的源头活水。

【参考译文】往年士人大都崇尚对偶的骈体文,穆修、张景等人始提倡散文,当时称之为“古文”。

穆、张曾一同参加朝会,在东华门外等待天亮。

正讨论古文章法,恰好看到有一匹奔马踏死了一条犬,二人于是相约各描述其事,以比较各自的工拙。

穆修说:“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

”张景说:“有犬死奔马之下。

”其时文体刚开始发生变化,二人之语都朴拙硬涩,而当时已认为精工,故流传至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