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DO-RE-MI》
1教学目标
1、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B部分,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2、初识五线谱,认识高音谱号、高音谱表,并能在高音谱表上找到小字一组七个基本音级的位置。
2学情分析
(1)影视音乐是指为电影和电视剧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和电视剧这一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节课是让学生先初步了解到影视音乐不是纯音乐,它是为影视作品而存在的音乐,通常有主题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头曲、片尾曲等。
由于影视音乐与影视剧情密切关联,因此,与其他类型的音乐相比,影视音乐易于理解,且在传播渠道上也比其他仅通过现场演出或录音的音乐更为顺畅,随着相关电影或电视剧的播放,影视音乐会很快得到传播。
(2)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取材于1938年发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影片生动地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欢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并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
影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至今仍在传唱。
这首与片名同名的歌曲《音乐之声》是影片的序曲,同时也是全剧的主题曲,由女主人公演唱。
整首歌曲在情绪上的表达很丰富饱满,需要演唱者运用自如的呼吸和精准的节奏来掌握每个音的长短控制,并将情感一并带入演唱中。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字一组七个基本音级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生从简扑到五线谱思维的转换。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Do Re Mi》
(一)、课题导入
文章是由一个个的汉字组成的,英文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那么音乐是由什么组成的呢?高低长短不同的音符组成的。
听听播放的歌曲中的歌词提到了那几个音符?
(二)、学习歌曲《Do Re Mi》
1、播放《音乐之声》片段(英文)
2、学生说出歌词中提到了d、r、m…….七个音。
用吸铁石展示出来,解释作者将si变成tea 的好处——第五个音符和第七个音符缩写字母避免了重复雷同,不会产生混淆。
3、我们来听听中文演唱的这首歌曲,请大家用笔把歌词中代表音符的英文单词圈出来。
英文解释
1-doe-母鹿2-ray-光线3-me-我4-far-遥远5-sew-缝纫6-la-(一个音符) 7-tea-茶
4、尝试演唱中文歌词。
复习升记号、降记号。
5、在教师的带动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初步接触五线谱
1、我们在小学阶段音乐课上使用的是简谱。
简谱具有简单易记的优点,在我国广泛应用,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记谱方式在全世界都广泛应用的——五线谱。
2、从下到上画出五根线,引出第一线……第一间……。
上下加线、加间。
用手数一数,我们的手就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五线谱表。
看一看像七个基本音级音名中的哪一个大写字母?——G,所以又叫G谱号.
4、高音谱号具有韵律美、音乐美,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绿化、雕塑、耳环、提包等。
5、高音谱号画在五线谱上后就叫做高音谱表。
画一画:在五线谱上画出高音谱号——从第二线开始顺时针向第三线方向画圆圈穿过第二线,到达第一线继续画圆圈。
到达第四线改为逆时针,穿过第五线后直线向下,穿越五根线后向左弯勾。
同学们在五线谱上画一画。
6、高音谱号是从第二线开始的,因此第二线便是七个基本音集中的G,在C调中唱作sol。
7、从sol向上向下学习七个基本音级在高音谱表中的“家”。
sol向上:la第二间、ti第三线
sol向下:fa第一间、mi第一线
五线谱上没有位置了怎么办——re和do住进地下室——下加一间、下加一线。
(四)、知识巩固——练一练
1、把线上的音画出来唱一唱;把间上的音画出来唱一唱。
2、听听七个小朋友唱的是什么音符,在高音谱表上画出来。
3、用七张扑克牌代表七个基本音级,抽签画音符——在高音谱表上找到对应位置(线或间),画出圆圈。
(五)、课堂小结
1、学生自述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师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七个基本音级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也就是掌握了音的高低,发现了五线谱具有音高非常直观的优点。
下节课我们还将学习音的长短。
活动2【导入】《Do Re Mi》
(一)、课题导入
文章是由一个个的汉字组成的,英文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那么音乐是由什么组成的呢?高低长短不同的音符组成的。
听听播放的歌曲中的歌词提到了那几个音符?
(二)、学习歌曲《Do Re Mi》
1、播放《音乐之声》片段(英文)
2、学生说出歌词中提到了d、r、m…….七个音。
用吸铁石展示出来,解释作者将si变成tea 的好处——第五个音符和第七个音符缩写字母避免了重复雷同,不会产生混淆。
3、我们来听听中文演唱的这首歌曲,请大家用笔把歌词中代表音符的英文单词圈出来。
英文解释
1-doe-母鹿2-ray-光线3-me-我4-far-遥远5-sew-缝纫6-la-(一个音符) 7-tea-茶
4、尝试演唱中文歌词。
复习升记号、降记号。
5、在教师的带动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初步接触五线谱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我们在小学阶段音乐课上使用的是简谱。
简谱具有简单易记的优点,在我国广泛应用,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记谱方式在全世界都广泛应用的——五线谱。
2、从下到上画出五根线,引出第一线……第一间……。
上下加线、加间。
用手数一数,我们的手就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五线谱表。
看一看像七个基本音级音名中的哪一个大写字母?——G,所以又叫G谱号.
4、高音谱号具有韵律美、音乐美,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绿化、雕塑、耳环、提包等。
5、高音谱号画在五线谱上后就叫做高音谱表。
画一画:在五线谱上画出高音谱号——从第二线开始顺时针向第三线方向画圆圈穿过第二线,到达第一线继续画圆圈。
到达第四线改为逆时针,穿过第五线后直线向下,穿越五根线后向左弯勾。
同学们在五线谱上画一画。
6、高音谱号是从第二线开始的,因此第二线便是七个基本音集中的G,在C调中唱作sol。
7、从sol向上向下学习七个基本音级在高音谱表中的“家”。
sol向上:la第二间、ti第三线
sol向下:fa第一间、mi第一线
五线谱上没有位置了怎么办——re和do住进地下室——下加一间、下加一线。
(四)、知识巩固——练一练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把线上的音画出来唱一唱;把间上的音画出来唱一唱。
2、听听七个小朋友唱的是什么音符,在高音谱表上画出来。
3、用七张扑克牌代表七个基本音级,抽签画音符——在高音谱表上找到对应位置(线或间),画出圆圈。
(五)、课堂小结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学生自述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师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七个基本音级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也就是掌握了音的高低,发现了五线谱具有音高非常直观的优点。
下节课我们还将学习音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