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动作分析

第七章 动作分析

第七章动作分析7.1 动作分析概述一、动作分析的定义动作分析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动作的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的过程。

其定义是:动作分析是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并将记录表格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点的一套分析方法。

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1)动作分析的对象是操作者实施的动作。

这里的动作是指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个活动。

如寻找、握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等。

(2)动作分析的目的是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度。

(3)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操作的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简单介绍其中常用的三种:(1)动素分析:观察人体中的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两手的动作顺序、方法与眼睛的各种活动联系起来,用描述最小动作单元的动素记号记录动作并加以分析的一种方法。

(2)慢速摄影分析:按每11s拍摄一张照片的标准对作业实施过程拍摄,以此进行观察分析,把握操作者和所有物件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3)VTR分析:用摄像机对作业的实施过程摄像,再通过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此法可忠实的记录作业的实施过程,并能马上放像,因此除用于动作分析外,也广泛用于其他的作业改善。

7.2 动素分析一、动素和动素分析的概念在双手作业分析中如果把握了作业动作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仅把握和分析了动作大概的实施顺序和方法,还不能深入探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状态。

动素分析就是把作业动作进一步细分为手、足、眼、头等人体各部位的一个一个的动作,以便进行细微的分析和讨论。

比如,对手的等待状态,可以进一步明确是处于“简单的手的空闲状态”还是处于“用眼寻找目的物过程中的手等待状态”,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更好的探讨改善的策略。

虽然动作有许多种类,但是将动作进一步细分到不能再分的要素后,可以发现所有的动作都由一些简单的、共同的基本动作组成,我们把这些简单的、共同的基本动作称之为动素。

动素是组成所有动作的基本单位。

工业工程的创始人吉尔布雷斯把动素总结为18种。

这种用动素记号详细分析动作实际状态的方法就是动素分析。

因此,动素分析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动素分析就是通过观察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动作的顺序和方法与两手、眼的活动联系起来详尽地进行分析,用动素记号记录和分类,找出动作顺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单手等待以及不合理动作、浪费的动作等问题并加以改进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动素的分类及其符号吉尔布雷斯把动素总结的18种动素可分为3类:第一类为有效动素,共9种。

第二类为辅助动素,共5种。

第三类为无效动素,共4种。

(板书动素符号)1、第一类:有效动素2、第二类:辅助动素3、第三类:无效动素需要注意的是:当两个动作同时实施,用动素符号记录时,则在两种动素符号之间用“+”号连接。

如:同时实施“移物与预置”动作,其动素符号记为:。

称为符合动素符号。

4、动素的其他分类简介5、动素举例:开啤酒瓶(举一小例子,说明相关符号的含义)三、动素分析的目的和用途1、动素分析的目的:❖把动作分类归纳成为18种基本动作,了解每个动作的过程和状态,明确动作顺序、方法与双手、眼、足、头等人体各个部位动作之间的关系;❖把握人体各部位是否同时动作;❖确认各动作的合理性,找出存在的浪费、不合理性和不稳定性;❖区别必要动作、辅助动作和不必要动作,找出产生后两类动作的原因。

2、动素分析的用途:•(1)探讨高效易行的工作方法•(2)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3)作为作业安排、手工操作夹具化和夹具改善的参考资料。

•(4)分析改善前后的效果,比较两个以上作业的动作顺序和方法•(5)用动素符号记录正确详细地说明双手和眼的动作•(6)制定最正确的易于操作的标准作业方法•(7)培养出操作者的动作意识3、动素分析的方法➢1、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应进行动素分析的作业➢2、动素分析的准备➢3、动素分析的实施➢4、讨论分析结果,确定改进方案应用举例:分析电阻元件插入电路板4、动素分析的目的•(1)制定出合理、无浪费、稳定的作业顺序•(2)制定出轻松不易疲劳的作业方法•(3)设计最适当的工、夹具,改善作业现场布置1、动素分析的准备➢工具准备:动素分析表、记录纸、秒表、卷尺➢思想准备:事前应充分理解和掌握作业内容2、动素分析的实施(1)在动素分析表中填写必要的事项(2)观察、分解、记录动作①分析方法分两步:多次观察作业,掌握大致情况,在记录纸上归纳出要素作业;②按作业的顺序记录相应的双手活动,把各作业要素一动素为单位分解,在动素分析表中的相应栏目中填写动素名与动素记号。

(3)整理分析结果,填写总结表(4)填写作业现场布置图3、结果分析方案改善➢5W1H提问技术,ECRS技巧,动作改善,检查表➢基于动作经济原则进行➢应作出改善后作业的动素分析表,通过比较改善前后的动素数,确定改善的效果四、动素分析的总结归纳总结的方法:1、统计分析表(1)找出第2类、第3类动作所占的比例。

当第2类、第3类动素多的时候,存在着动作浪费,有必要改善动作。

(2)分析双手动作的平衡。

2、动素分析表其他方法:➢5W1H法➢动作改善检查表 P140 表6-4➢动作改善要点 P142 表6-5➢动作经济原则五、动素分析的应用场合❑探讨高效易行的作业方法用于无论如何观察作业,也不能发现动作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无论如何思考也制订不出最佳方案的场合❑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通过动素分析,可以明白人体各部位用什么动作顺序活动❑作为讨论最适当的工夹具与作业环境布置安排时的参考资料❑制订正确易行的标准作业方法❑培养动作意识六、动素分析的应用实例案例1:钻孔作业案例2:锡焊作业7.3 影像分析一、影像分析的概念和用途1、概念影像分析就是利用照相机、电影摄影机、摄像与录象机等声像设备,记录人的动作,并据此进行动作研究的一项技术。

2、用途(1)弥补人的分析能力的局限性(2)对难以观测的作业周期的时间值进行测定(3)用以记录现场的真实状态(4)在其他场所把作业现场的情况再现出来供大家讨论(5)向有关人员进行说服、讲解二、影像分析的方法(一)慢速影像动作分析1、特点:慢速影像动作分析用比通常慢的速度摄影或摄像,再用正常的速度再现拍摄的内容,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观测和分析作业过程。

2、用途适合搜集下述情报:(1)时间发生的时刻(7)统计事件的发生数(2)事件的发生间隔(8)事件移动的路径(3)事件的持续时间(4)事件发生的次数(5)事件发生的时间比率(6)事件间的相互关系3、慢速摄影的方法4、慢速摄影动作分析(1)粗略分析(1)粗略分析的步骤1)用普通速度再现影像2)在观看录象过程中记录问题3)对存在的问题之处多次反复观看,共同讨论对策(2)详细分析的步骤1)手动进给再现影像2)求出每作业内容的画面数3)求每一作业的时间值4)当完成了影像分析表后,填写慢速影像动作分析表5)再次用手动送进,再现影像,在现场布置图中用流程图表示操作者的活动6)讨论分析结果,制定改善方案五、综合应用案例改善点:a、使用方便对准和定位的工具b、按双手能同时操作重新布置了工作台、物料箱对称顺序布置、采用环形布置缩短工作距离与动作经济原则31条内容对照如表中红色字体部分:六、动作经济原则——课堂作业(分析存在什么问题?应该依据哪条原则进行改善?)案例07:调整工件方向案例08:工件焊接操作减少动作数原则——调整工件方向:利用便于抓取工具物料的工具物料箱轻快动作原则——最佳工作高度:调整座椅或者工作台高度本章内容小结:一)动作分析概述(理解动作分析的定义、掌握动作分析的常用方法)动作分析是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并将记录表格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点的一套分析方法。

(1)动素分析:观察人体中的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两手的动作顺序、方法与眼睛的各种活动联系起来,用描述最小动作单元的动素记号记录动作并加以分析的一种方法。

(2)慢速摄影分析:按每11s拍摄一张照片的标准对作业实施过程拍摄,以此进行观察分析,把握操作者和所有物件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3)VTR分析:用摄像机对作业的实施过程摄像,再通过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此法可忠实的记录作业的实施过程,并能马上放像,因此除用于动作分析外,也广泛用于其他的作业改善。

二)动素分析相关知识(理解动素和动素分析的概念、熟记动素分类及其符号,掌握动素分析表的应用)动素是指组成动作的以人的手、眼为中心的不能再进行进一步的细分的基本动作。

动素分析就是通过观察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动作的顺序和方法与两手、眼的活动联系起来详尽地进行分析,用动素记号记录和分类,找出动作顺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单手等待以及不合理动作、浪费的动作等问题并加以改进的一种分析方法。

吉尔布雷斯把动素总结的18种动素可分为3类:第一类为有效动素,共9种(分析、改善的重点是如何缩短其持续时间)。

第二类为辅助动素,共5种(除了非用不可者外,应尽量取消此类动素)。

第三类为无效动素,共4种(此类动素不进行任何工作,是一定要设法取消的动素)。

(提问1:请三位同学上台默写每类动素的名称和符号)动素的其他分类简介:介绍了台湾周道教授的分类方法,分为4类17种(发现),大家要有所了解。

三)影像分析相关知识(了解影像分析的概念和用途,了解慢速影像动作分析和细微动作影像分析的分析步骤)四)动作经济原则及其应用(理解动作经济原则的定义、熟记动作经济四条基本原则、掌握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吉尔布雷斯给动作经济原则下的定义是:动作经济原则,就是人为了以最低限的疲劳获取最高的效率,寻求最合理的动作时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人都能检查作业动作是否合理。

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数原则:主要考虑操作者作业中是否有多余的搜索、选择、思考和预置动作?工夹具和物料是否便于把握和装配?2)双手同时进行动作原则:主要考察操作者的双手中的某一只手是否处于拿物或空闲状态?或者双手的动作分配是否均匀?3)缩短动作距离原则:主要考察和分析操作者是否用不必要的大动作进行作业?移动中是否存在距离浪费。

另外,手的过度移动也会使人疲劳。

通常情况下,取放物品的距离经常被忽略。

但是即使是往返距离较短的作业,哪怕有一点距离浪费也会造成效率损失。

4)轻快动作原则:轻快动作原则主要考虑是否能减少基本动素数?操作者是否处于难于操作的不合理姿势?操作中是否存在需要力量的动作等。

明确了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通过结合动作方法、作业现场布置、工夹具和机器,将动作经济原则的内容归结如下表,共有31条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