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素描头像教案(完整)

(完整版)素描头像教案(完整)

素描头像教案课程名称:人物头像素描适用专业:艺术基础课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人像比例、结构,提高对人物面部表情、头部结构的认识,从而达到刻划对象心理情感的高度,对日后进行创作有较好的帮助,并通过头像的训练,对事物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是素描教学的较高级阶段。

教学重点:对人物头部结构及人物神态的刻划。

教学难点:对人物头部解剖结构的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直观与讨论相结合。

教材:《素描》刘虹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7—5621-1893-0参考书目:《现代素描肖像》孙建平著天津美术出版社 isbn 7-5315-0323-5/j.0323《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乔治.伯里曼著广西美术出版社isbn 7-80674-065-1/j.48《素描基础知识》郭绍刚著岭南美术出版社 8260.0718《素描技法》马玉如陈达青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8027.7210〈〈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素描教程〉〉贝洛乌索夫.柯尔布.卡别依金著曹春生译学时:6╳16人物头像素描一、人物头像素描的意义1、人物是素描研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很多专业画家研究的对象。

我们可以从很多大师那里找到他们画的人像素描,并可见其所具有的艺术质量,那些充满魅力的人像素描大多是创作画中的设计稿,但是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研究素描头像的作画技法应对有关艺术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和研究,使之在提高技法的同时对艺术的思维、观点进行培养和锤炼。

这样有利于在绘画成长的过程中发育健全。

研究人像素描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练习程序。

二、人物头像写生1、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从头骨研究开始并借助头骨及肌肉解剖知识以及面部细节的帮助,大致掌握不同角度俯仰透视时头部的关系和表现方法。

2、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在画头像时要掌握基本的构图规律、原则,要看好纸的大小,而后开始定位、高低左右、中心线等辅助线的勾画,再确定头部的尺寸及比例和它的运动趋势,然后轻轻的定位描画。

3、头像的画法步骤掌握画素描头像的方法和步骤,始终进行认真的观察、细致的比较,坚持从全局出发,从大处入手刻画,注意结构和比例关系。

小的细节如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只用长短不一的直线表示则可。

确定脸部的大轮廓、体积特征和比例之后,标出明暗交界线的位置,要考虑面部的高点和低点,细部的加工要仔细研究形体。

从各方面多角度观察模特。

找到对象的面部特征和心理表情,在逐渐加重暗部颜色的同时,更加清楚地画出明暗面、中间色,并使色调从属于整体并去掉那些不必要的细节。

画素描的过程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比例关系、构图和模特的特征上,训练学习习惯,从不同角度观察模特儿,在任何时候都清楚头部各个面在空间中的状态,头部骨骼和肌肉、在脸部不同表情状态下其结构在细节上的相互联系,明暗和色调以及对细部造型研究,所以这些都必须统一于一个整体,做到画面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完整性。

一、素描头像的方法步骤任何画面从观察到塑造都应该是从全局出发,由简单入深,从小到大,先整体后局部的。

我们应先从块面塑造和空间思维这两方面入手去分析他的明暗关系。

其实素描并不难,只要我们怀着塑造美的心态,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1.起型,画出大轮廓位置。

认真观察所画对象的形象特征和神态,以长而松动的线条概括出对象的轮廓,确定好五官的位置和大概特征。

2.找结构、明暗交界线,分出亮暗面。

明确五官的形状,将每一个物体与邻近的物体做比较,比较距离和大小。

再画出头部的结构关系,注意左右对比,注意点线面的关系,以及骨点。

3.铺调子抓住明暗交界线,将暗部统一,亮部别动,明确标出暗部投影的形状和大小,确立起大的黑白灰关系,明确五官的形状,强化体积感,注意头部球体的关系。

用擦笔或者是纸巾将调子檫匀,注意技巧。

4.塑造形体五官塑造好后,塑造头发,高光部位可留白。

塑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画面的整体关系,不要死盯着一个地方反复的画,这样很容易画闷。

5.深入塑造,刻画细节。

深入刻画的时候仍要注重整体黑白灰的关系,刻画明暗交界线周围的时候,脸部的明暗交界线转折的部位要自然。

从暗部开始深入,深入五官,建立起五官的体积感。

作业:临摹一张头像。

要求按作画步骤进行练习。

课时:6课时二、头部造型结构1、头骨的结构:头部骨骼:相当于地基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要扎实。

头骨是由呈球状的脑颅骨、额骨、颧骨、眼眶凹穴,以及连接牙齿的上下颌骨所构成。

2、头部肌肉:头部肌肉:相当于房子的墙体结构、房梁、柱子。

3、头部的体积,可以借助最简单的立方体来理解,再进一步分析正面和侧面是不同方向的两个面。

3、头部的动势和透视:找到头部的中心线与眼、鼻、嘴三条平行线成直角相交,头部倾斜时他们的关系不变。

4、头部的标准比例和五官的位置标准比例:发际到眉毛为上停,眉毛到鼻底为中停,鼻底到下巴为下停。

三停五眼:正面看脸部最宽处为五个眼睛的距离。

6、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要熟悉他们的形体结构,理解五官由于脸部表情的变化而形成的变化。

、眉、眼、鼻、嘴、耳:五官-素描眼睛的结构关系我们今天从眼部开始讲解。

整体把握眼部的结构眼球、上、下眼睑、眼眶和泪阜是眼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眉毛:表现眼睛还应包括眉毛和眶上缘及与鼻根、鼻梁的关系。

眉毛由眉头、眉峰和眉梢组成,眉头到眉峰的长度大约为眉长的2 /3 ,眉峰到眉梢的长度为1 / 3 。

眉头到眉峰部分的眉毛向斜上方生长,眉峰到眉梢部分的眉毛向斜下方生长。

眼球:呈球体,嵌在眼眶内,其表面湿润,反射光线强烈,往往会在上面形成一个高光。

高光点的位置依据主光源方向决定。

黑眼珠随透视角度的变化变成透视不同的椭圆,正面最为完整,全侧最小而瘪。

眼睑:眼睑又分上眼睑和下眼睑,它们分上下两部分包裹着眼球,呈圆弧状。

眼球露出的部分有眼白、虹膜和瞳孔。

或者停留在技术表现的阶段。

正面眼睛在刻画时要注意到的结构1 . 仔细比较下边三幅图就会发现:尽管对象眉毛的固有色是黑的,但是它受到眉弓形体的影响,正好长在眉弓的背光和受光面上,所以在表现时要把这种由于形体的转折所产生的深浅变化。

2 . 受眉弓形体的影响,眉弓底面是一个往里转的暗面,运用“ 重掐上、中间透气、轻掐下”的处理手法。

此外,眉头部位的眉毛是往斜上方生长的,而眉梢则是往斜下方生长的。

具体表现:在眉头部位“ 挑” 出几根重的眉毛;中间由于受光要画得含蓄些;到了颞线的转折处再画出些眉毛。

3 . 眼部外侧三角形面是由眉弓的截止点(① )、颧骨空间往后转的截止点(② )以及颞线到下巴的交界线(③ )组成,它的亮灰与上眼皮的亮准确地体现了前后的空间。

半侧面眼睛在考试中会经常碰到(下图)1 . 和正面角度眼部相比,半侧面眼部的高光会整体向外眼角一侧偏移。

2 . 眉弓在上眼皮上的投影会接近眉弓下缘,不过在塑造时还是要按照“重掐上、中间透气、轻掐下” 的表现规律进行处理。

3 . 变化最明显的黑眼球和瞳孔的形状,从正面的圆形变成了半侧面的椭圆形。

不过,眼部的塑造规律还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眉毛在眉头和眉梢部位的生长方向不同;上下眼皮一圈的方圆、虚实和深浅等变化;上下眼皮在内外眼角处的穿插关系;上下眼皮在横向和纵向上由于明暗的深浅形成的“球体” 的感觉等。

侧面眼睛的表现规律(下图)1 . 在侧面表现眼睛时,我们都会花较多的时间刻画近处的眼睛,而远处眼睛会被弱化处理,可弱化并不代表可以马虎。

如下图,远处眉毛在哪里虚、哪里实以及眼球与眼皮的穿插关系都要交代清楚。

远处眼睛上眼皮受光线的影响所形成的深浅变化非常明确,很好地加强了远处眼睛的体积感。

并且,上眼皮最靠前的部分要亮于后转的上方和下方。

2 . 远处眼睛的穿插关系不能忽视。

远处眼睛眉弓上下缘与上眼皮之间的穿插会形成一个窄小的灰面,而这个灰面在真人眼部非常模糊,很容易会被我们忽视。

3 . 眉毛随着眉弓的形体转折而呈现深浅变化,眉毛和眼睫毛往外翘起来的质感要表现生动。

4 . 黑眼珠在侧面的角度要稍微画扁一些,而且并不一定会画出高光。

正侧面眼睛刻画要点(下图) 1 . 上下眼皮是附着在眼球上的,一定要画出上下眼皮包裹着眼球的感觉。

2 . 上眼皮在下眼皮上的投影不能忽视,并且投影形状的方圆、虚实、深浅等变化也要交代清楚。

眼部常被忽视的局部塑造(下图)1 . 从右图中眼部示意图可以看出,眼睛的轮廓线不是一条简单的弧线,它还具有微妙的转折、虚实和方圆等变化。

2 . 不能将眼皮的厚度处理成一条线,要像图中那样表现出左右的深浅变化。

同时,下眼皮的顶面会形成一条很窄的受光面,并且该受光面从前到后也会有明度上的深浅变化。

3 . 顶侧光时,黑眼球的上方通常都会比下方略重,而且黑眼球的外圈不能用黑线勾死,注意其虚实和深浅等变化。

4 . 瞳孔最黑,刻画时一定要黑下去。

5 . 根据光源确定眼睛高光的形状:如果光源为管灯,那高光的形状会是一个长条状;如果光源为灯泡,那高光的形状会是一个圆点;如果光源为窗外自然光,那高光就可能会是一个窗户的形状。

另外,如果高光是一个长条状,也不能将其画成直的,它的形状要随着眼球的球体转折而发生变化。

同时,高光还存在一定的强弱变化。

眼部表现步骤的要点分析(下图)1 . 眼珠的朝向要一致,虹膜的位置要左右对比观察,同时要留意眼白部分会有面积大小的变化。

2 . 眉弓的转折用清晰柔和的明暗交界线表现出来,适当交代出眉毛的走向。

3 . 通过表现上、下眼睑和眼袋来体现眼球体积。

4 . 两个虹膜因为前后位置的关系,要加强近处虹膜的色调,远处虹膜做虚化处理,形成对比。

眼部的性别特征(下图)男性对象:男性眉弓的骨骼转折面清晰,体块方而有力,有明确的棱角和转折。

眉毛多浓密、粗黑,无明确的形状。

眼皮圆中带方,少睫毛。

女性对象:女性眉骨起伏平缓,没有强烈的体块转折和明暗对比。

眉毛多为淡、疏、细,经修饰多成宛如柳叶的形。

眼神清晰,给人明亮的感觉。

眼部的年龄特征(下图)中年对象:中年人眼神清晰,明亮,高光明确。

肌肉贴合骨骼和眼球,有较少皱纹。

下眼袋明显,面积增大,皱纹随眼轮匝肌生长方向颁密集。

老年对象:老年人眼神含糊,不清晰,无明确高光。

肌肉松弛,失去弹性,骨骼体块明显。

眼皮松弛、浮肿,起伏转折较多。

眉弓、眼球、颧骨的穿插结构清晰明确,暗部色调较重。

手把手教你画五官-素描鼻子的画法上一章节我们给大家讲解了眼睛的画法,很多同学反馈,这些资料来的好及时啊。

我们今天开始第二讲鼻部。

鼻部的结构与表现鼻子是脸部最凸显的部位,是重点的塑造对象。

它由鼻根、鼻梁、鼻头、鼻翼、鼻孔、鼻唇沟构成。

(具体参考右图)鼻根:鼻根紧靠泪阜与额骨的下弯处连接,它是最窄处,转折最急。

它与眼部的转折关系和对比关系较明显,但不能过于强调,只交待它靠近眼部结构的地方,以防削弱眼睛的表现。

鼻梁:鼻梁要注意中间与两侧三个面的形状和结构变化及与其相邻部分的衔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