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氯化硅原料以及工艺介绍-邮件

四氯化硅原料以及工艺介绍-邮件


(一) 原料物性: 氧化镍




中文名称: 氧化镍 英文名称: nickel oxide 分子式: NiO 分子量: 74.70 外观与性状: 绿色粉末。 密度:6.67g/cm3 熔点:1984℃。 性质:又称一氧化镍(nickel monoxide)。黑绿色固体,立方晶系。在空气中加热至400℃,氧化成 三氧化二镍。由隔绝空气加热草酸镍、碳酸镍或氢氧化镍制得。可用作陶瓷或玻璃的颜料 。 溶解性:难溶于水、氨水、强碱性溶液,为碱性氧化物。能溶于强酸。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致敏性。 导电性能:不导电,绝缘体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的影响在生产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皮炎或过敏性湿疹。皮疹有强烈的瘙 痒,称镍痒症。镍工可患过敏性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镍有致癌 性。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致敏性。
(一) 原料物性:
硅粉



硅粉(也叫微硅粉)(学名“硅灰”, Microsilica 或 Silica Fume ),硅粉又叫硅灰。 粉末状固体,色泽根据锻烧温度不同而至黑灰色或绿色。 密度:6.67g/cm3。 溶解性:不溶于水、硝酸和盐酸,溶于氢氟酸和碱液。 熔点:1410℃ 沸点:2355℃ 硬度:7 反应:低温时单质硅不活泼,不跟空气、水和酸反应。室温下表面被氧化形成1000皮米二氧化硅保 护膜。高温时能跟所有卤素反应,生成四卤化硅,跟氧气在700℃以上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硅。跟氯 化氢气在500℃时反应,生成三氯氢硅SiHCl3和氢气。高温下能跟某些金属(镁、钙、铁、铂等)反 应,生成硅化物。 赤热时跟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氢气。跟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放出氢 气。跟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 平均粒径在 0.15~0.20 μ m ,比表面积为 15000~20000m 2 /kg ,具有极强的表面活性。 制备或来源:无定形硅可用镁还原二氧化硅而得。晶体硅可用碳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而制得。超 纯度的硅为就个9至十个9,可在高温下用氢使四氯化硅或三氯化硅还原或加热使碘化硅分解而得。 单晶硅是经区域熔炼法拉制得。
(三)三氯氢硅的生产概况


从我国市场情况看,生产方面,近两年有十几个多晶硅大项目宣布 动工或投产。新光硅业在四川乐山目标投产4260吨,一期产量1260 吨。洛阳中硅目标产量8000吨,东汽乐山硅材料厂4500吨,另外深 圳南玻在湖北宜昌以及亚洲硅业在西宁的投产都比较大。 而且据各方资料统计,四川乐山地区成为了国内多晶硅的主要集中 地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乐山政府提供统计数据显示,乐山目前探明 的硅矿产量1500万吨,全市拥有工业硅生产能力6万吨,拥有可开发 量为670万千瓦的水电资源,盐卤(制造氯碱的重要原料)的地质资 源储量153亿吨,目前年产大约70万吨左右。 因此,众多规模较大的 如川投能源 (600674.SH)、乐山电力(600644.SH)、天威保变 (600550.SH)等上市公司汇聚乐山,投资建设多晶硅生产线。 另外 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在乐山建立 了一个中国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建在乐山的739工厂,在国内多晶硅 生产研制方面走在前列。
(一) 原料物性: 氢气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 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 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 业,须有人监护。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 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 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 粉。
三氯氢硅的应用领域

三氯氢硅不仅是制造硅烷偶联剂和其它有机硅产品的重要中间体,还是制造多晶硅的主要原料。硅 烷偶联剂是一种重要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有机硅复合材料,通过硅烷偶联剂可使非交联树 脂实现交联固化或改性,因此在玻璃纤维、铸造、轮胎橡胶等行业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生产三氯氢硅的主要副产品四氯化硅也是制造有机硅的主要原料,它的制成品有硅酸酯、有机硅油、 高温绝缘漆、有机硅树脂、硅橡胶和耐热垫衬材料等。高纯的四氯化硅还是制造高纯二氧化硅、无 机硅化合物、石英纤维以及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 多晶硅产品的主要用途: (1)可做成太阳能电池,将辐射能转变为电能; (2)高纯的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3)金属陶瓷、宇宙航行的重要材料; (4)光导纤维通信,最新的现代通信手段; (5)性能优异的硅有机化合物。
(一) 原料物性: 三氯氢硅



化学性质:三氯硅烷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刺激性恶臭易流动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 在空气中极易燃烧,在-18℃以下也有着火的危险,遇明火则强烈燃烧,燃烧时发出红 色火焰和白色烟,生成SiO2、HCl和Cl2: 三氯硅烷的蒸气能与空气形成浓度范围很宽的爆炸性混合气,受热时引起猛烈的爆炸。 它的热稳定性比二氯硅烷好,在900℃时分解产生氯化物有毒烟雾(HCl),还生成Cl2和 Si。 遇潮气时发烟,与水激烈反应:2SiHCl3+3H2O—→ (HSiO)2O+6HCl; 与氧化性物质接触时产生爆炸性反应。与乙炔、烃等碳氢化合物反应产生有机氯硅烷 。 三氯硅烷的蒸气和液体都能对眼睛和皮肤引起灼伤,吸入后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各种 症状(参见四氯化硅)。 三氯硅烷有水分时腐蚀性极强。可用铁、镍、铜镍合金、镍钢、低合金钢,不能用铝、 铝合金。可以用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合体、氟橡胶、聚氯乙烯、聚乙烯、玻 璃等。 火灾时可用二氧化碳、干石粉、干砂,禁止用水及泡沫。废气可用水或碱液吸收。
(一) 原料物性: 三氯氢硅



中文名:硅氯仿、硅仿、三氯硅烷 英文名:Trichlorosilane Silicochloroform。 分子量: 135.43 熔点:(101.325kPa):-126.5℃。 沸点:(101.325kPa):31.8℃。 闪点:-28.0℃。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极易挥发 。在湿空气中迅速水解生成氯化氢。 相对密度(水=1):1.37 相对密度(气体,空气=1): 4.7。 蒸气压(-16.4℃):13.3kPa;(14.5℃):53.3kPa。 溶解性:溶于氯仿、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遇水则分解。 燃烧性:易燃,在空气中能自燃。 在空气中的可燃限:6.9%~70%。 燃点:-27.8℃; 自燃点:104.4℃; 闪点:-14℃; 爆炸极限:6.9~70%; 毒性级别:3。 易燃性级别: 4。

(一) 原料物性: 四氯化硅物性文名 :氯化硅,四氯化矽 英文名称:Silicon tetrachloride 分子式: SiCl4 分子量 :169.90 蒸汽压:55.99kPa(37.8℃)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 熔点-70℃。 沸点57.6℃。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48;相对密度(空 气=1)5.86 分子量 169.90 蒸汽压 55.99kPa(37.8℃) 熔 点 -70℃,容易精馏提纯,高纯度Si原料。 高反应性:室温遇水、醇、碱等马上反应释放HCl。 沸点:57.6℃ 溶解性 :可混溶于苯、氯仿、石油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在潮湿空气中水解而成硅酸和氯化氯,同时 发生白烟。遇水时水解作用很激烈。也能和醇类起激烈反应。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钛、四氯化锡。 危险特性: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氧化硅。 稳定性:稳定 危险特性: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四氯化硅活化制三氯氢硅的相关资料简介
(一)原料及产品的物性数据 (二)三氯氢硅的行业现状 (三)三氯氢硅的生产概况 (四)三氯氢硅的生产方法 (五)生产工艺技术概述 (六)生产操作概述

(一)原料及产品的物性数据
1.四氯化硅 2.氢气 3.硅粉 4.氧化镍 5.三氯氢硅
(一) 原料物性: 四氯化硅物性





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 主要用途 用于制取纯硅、硅酸乙酯等,也用于制取烟幕剂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LC508000ppm,4小时(大鼠吸入)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及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角膜混浊,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肿。 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组织坏死。 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 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将地面洒 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果大量泄漏,最好不用水处理,在 技术人员指导下清除。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 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禁止用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