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与你同行》教案
所在年级:七年级
课型:教唱课
教学课题:希望与你同行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合作的精神与力量。
2.让学生由此有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欲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与审美观。
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正常演唱全曲。
教学难点:区分几个希望的唱法,并能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希望与你同行》,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①本曲可以分为几段?
A+B+A
②本曲的旋律有何特点?
深情、亲切、温暖。
③本曲表达了哪几种感情?
友情、同学情、爱国情。
二、再次欣赏《希望与你同行》,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发现歌曲中的特殊音乐记号——从头反复记号与结束记号。
D.C.——从头反复
Fine——结束记号
在学唱歌曲之前,教师应向学生讲解青春变声期嗓音保健问题,及怎样养成良好的唱
歌习惯。
变声是身体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
变声期出现的声音沙哑、低沉、高音唱不上去等现象都是正常的。
变声期间应注意嗓子的保健:唱歌时音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音域不宜过宽,用气不宜过猛,以免嗓子过度疲劳而影响发声三、跟着伴奏,学生完整的、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教师进行本曲曲作者生平介绍。
四、
1.教师边弹琴边唱,学生用Lu跟教师轻声哼唱,
2.教师介绍曲中的特殊音乐符号——上波音与下波音,及演唱方法。
五、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难点解决。
“希望啊希望,希望与你同行,希望啊希望,希望与你同行。
希望啊希望,希望与你同行,希望啊希望,希望与你同行。
”
区分几个希望的唱法。
六、学生能够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正确演唱全曲,并进行分组讨论,加入表演动作,进行分组表演。
器官的正常发育。
无论是站着唱,还是坐着唱,都要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
头部正直,眼睛向前平视,双
手垂于体侧,小腹收缩,全身要有一种积极运动的感觉,切忌大声喊唱。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非常愉快地度过了一节课的美好时光,同学们精彩的表演给我、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班级是一个集体,也是一个家庭,让我们每个人多付出一些关爱,音乐将伴我们建立珍贵的友谊,伴我们走完三年的历程。
课后作业
熟练背唱《希望与你同行》。
教学反思
作为初一学生的第一节音乐课,在本课当中我可以很好的带领学生学唱《希望与你同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初中第一首音乐歌曲所带来的乐趣,帮助学生掌握好本课当中的一系列难点,例如波音记号、以及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提高对音乐的感受鉴赏能力。
但是在这节课当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在表演中不够大胆,并且在唱的过程当中不能很好的掌握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在以后的课堂当中还应该要注意帮助学生来进行更好的歌曲演唱。